音樂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每個人的心中,總有那么一首歌,或一個歌手,駐扎在心靈的最深處,偶爾把他或他的歌從記憶深處翻出來,品一品,如一杯老酒。
而住在我心里的那一個就是黃安——一個詩人般的歌手,說起黃安可能有很多人不一定想得起來他是誰,但是只要一提到他的這首《新鴛鴦蝴蝶夢》,大家都知道,這首歌曾經火遍大街小巷,紅遍大江南北。
除《新鴛鴦蝴蝶夢》之外,《東南西北風》《樣樣紅》等許多他的成名曲至今仍舊銘刻在我的心里,但我的摯愛還是這首《新鴛鴦蝴蝶夢》,從過去到現在,每每回想,這歌聲一直回蕩在耳畔,伴我走過了人生的每一個地方。
愛屋及烏,因歌喜人,我想所有的人喜歡某個歌手,都是從某一首歌開始的吧,正所謂沒有無緣無故的愛。
《新鴛鴦蝴蝶夢》這首歌的創作,還有一個離奇的故事,據說是在1992年10月的一個晚上,黃安抱著女兒到樓下去散步時,偶發靈感創作的,此歌還涉及李白和杜甫兩大詩人,一個詩仙,一個詩圣,這“仙”“圣”二人無疑給這歌增添了不少古風,也給黃安罩上了“詩人般歌手”的光環。
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
作者:李白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佳人
作者:杜甫
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
關中昔喪敗,兄弟遭殺戮。
官高何足論,不得收骨肉。
世情惡衰歇,萬事隨轉燭。
夫婿輕薄兒,新人已如玉。
合昏尚知時,鴛鴦不獨宿。
但見新人笑,那聞舊人哭。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濁。
侍婢賣珠回,牽蘿補茅屋。
摘花不插發,采柏動盈掬。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李白的《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和杜甫的《佳人》這兩首詩基本定了這首歌的格調,古典的歌詞,配上古典的聲音,黃安把這首歌演繹得完美絕倫,也火遍了大江南北。
每當聽到“昨日像那東流水,離我遠去不可留,今日亂我心多煩憂……”我都會駐足停留,用心傾聽。就這樣一首歌,給我帶來了童年的歡樂,讓我學生時代對懵懂的愛情有了新的理解,也時刻提醒著我在現實生活中不斷奮進。
童年時光
還記得上個世紀90年代初期,那時我才上小學,電視都還沒普及。只記得那時鄰居家里買來了一臺黑白電視機,整個院子里的鄰居都覺得稀奇,每天晚上都去圍觀當時的熱播劇《包青天》。
我當時傻傻地以為這片尾曲是“包青天”或者是“展昭”唱的,每集結束的時候,打起一百倍的精神,跟著曲調在心里哼唱,用力去記憶歌詞。
后來學校里流行抄歌本了,基本每個同學人手一份。于是從同學那里借來了歌詞本,自己抄了一份《新鴛鴦蝴蝶夢》的歌詞,時不時地拿出來,對著歌詞哼唱一段,現在想來依舊是暖暖的泛黃的記憶。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就在這不經意的童年時代,莫名地喜歡上了黃安。那時還沒有“偶像”這個詞,也沒有“最贊”這種形容方式,只知道喜歡他的歌,毫無保留地、純粹地喜歡。
求學路上
“昨日像那東流水,今日遠去不可留。”美好的時光易逝,轉眼間就到了高中,青春年少,有了更多的煩惱,也有了愛情的困惑,對歌詞的意思更是有了深刻的體會。
懵懂的高中時代,上課時讓身邊同學悄悄地傳遞著紙條,有時相互不搭理對方,偶爾還會在課間“吵架”,抑或是好幾天都形同陌路,當時以為那就是“愛情”,整天哼著“由來只有新人笑,有誰聽到舊人哭,愛情兩個字好辛苦……”一副苦大仇深的樣子,現在想想有點荒唐可笑。
當我還沒來得及追憶高中時代懵懂的愛情,就迎來了高考,兩次高考的失敗,再一次告訴我一個殘酷的現實,也真正體會到了過去的輝煌就像昨天的流水,一去不復返。黃安的《新鴛鴦蝴蝶夢》,我聽出了勵志的道理。
聽著他的歌,我參加了第三次高考,也終于考上了重點大學,雖然離自己的目標還有一定差距,但我學會了用歌詞“知多知少難知足”“在人間已是巔,何苦要上青天”來安慰自己,伴隨著他的歌聲,我走進了魂牽夢繞的象牙塔。
結束語
當我看到我心中最贊的歌手征文時,我腦海第一個跳出來的就是“黃安”,原來在我的潛意識里早把黃安當成了最贊的歌手。
就算是現在,在工作中,這首歌都時刻提醒著我,昨日確實就是東流水,過去輝煌不過是過眼云煙,要學會知足常樂,不要再讓新人笑舊人哭的悲劇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