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邏輯層次最初由人類學家格里高利·貝特森提出,后由NLP 界的大師羅伯特·迪爾茨整理發展出來。邏輯層次是 NLP 發展過程中最具影響力的理論,迪爾茨提出在任何系統中,人的生活中,包括系統本身的活動,都可以通過不同層次進行描述和理解,它們是環境、行為、能力、信念價值觀、身份、愿景。
(1)愿景
愿景也可以叫使命,有的版本叫精神或系統,都是一個意思,說深一點,就是人生的意義是什么,說淺一點,就是你和世界上其他人的關系是什么。
(2)身份
你在家里是什么角色,你在公司是什么角色,你希望別人如何看待你,就是給自己定位,就是你以什么樣的身份實現人生的意義。
(3)信念/價值觀
為了配合上述身份,你需要一套怎樣的信念和價值觀?每個人活在這個世界上,不自覺地都有自己的身份,也已經有了一套相關的信念和價值觀,它決定了我們做每一件事情的態度,人們做某事時候都會這樣想,為什么做或不做,做這件事對我有什么意義?
(4)能力
為了做某件事,我必須具備什么樣的能力,我們一般說的能力,表面上看是某種技能,比如你懂不懂英語,你會不會做預算,能不能編程等,但細細想一下,其實它是一種選擇,也可以說是一種方向層面的問題。
(5)行為
這個層次指的是做什么,有沒有做,用什么方法做,如何行動。
(6)環境
環境包括了你身體以外的事物,即外界條件,世界上的種種人、事、物、時、地、金錢等都屬于環境,這里具體指這件事何時何地做。
? ? ? 一般情況層次越低的問題,越容易解決。當問題是在信念或身份的層次時,解決便較為困難了。一般來說,一個低層次的問題,我們需要到更高的層次里去找到解決方法。反過來說,一個高層次的問題,用一個較低層次的解決方法,是難以有效果。
? ? ? 在投資領域,關于一個投資標的,大家有不同的看法、不同的行動,主要可以歸納為兩種身份的人,一種是手上買了標的物的,一種是沒有買標的物的。買了的人唱多,標的物價格漲起來就拋售,真空頭;沒有買標的物的人唱空,標的物價格漲起來就接盤,真多頭。所以當價格上漲時,唱多的人多,那么價格很快就會降下來,這個時候如果沒有明白邏輯層次盲目由著貪婪和沖動的性子去追高,那么就會被套,成為被收割的韭菜;當價格下跌的時,唱空的人多,那么價格不久就會上漲,這時候如果因內心的恐懼而拋售,那么就會損失慘重,也注定成為被收割的韭菜。這就是為什么無論標的物上漲還是下跌大多數人在投資領域都虧損的原因!所以要想在投資領域賺錢的前提就是反人性操作,當大多數人都追高的時候拋售,當大多數人割肉離場時你來布局。屁股決定腦袋,身份不一樣決定了想法不同。
? ? ? 在生活當中,不同的人對同樣的事得到的結果也是千差萬別,原因關鍵在于邏輯層次里面的價值觀不同,同樣的半瓶水,悲觀的人會說:就剩半瓶了;樂觀的人會說:還有半瓶水。猶太人為什么能成為全世界最有錢的民族,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他們有信仰,所以遇到困難更容易克服。洛克菲勒在他當學徒的時候,并沒什么錢,一直保持著捐贈,當他特別有錢的時候也一樣,直至辭世也沒有給子女留下多少金錢,大部分都捐贈出去,相比我們國內的一些富豪窮奢極欲,這愿景都不知道差了多少個數量級!
? ? ? 關注邏輯層次的人,如果只在環境、行為或能力方面勞心費神,成就有限。所有高手都必守在信念、價值或者身份層次,并且有著過人的掌握和心得,才能走的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