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9月25日實習,再到10月9日上報,到現在將近3個月的時間了,長期機關工作的經歷讓我很快的適應了當前的工作和生活,同時忙碌的時間節點以及內心的壓力也讓我減少了讀書進步的信念。
好在手機里樊登讀書軟件,因為一點強迫性的打開,又讓我在求知、進步的軌道上前進了一步。
曾國藩,歷史的評價度很高,我也比較崇拜。最早接觸當然是從歷史課本開始的,關于他的書大學時期認真的讀了一本,當時還做了厚厚的一本日記。因此在打開APP的時候,第一眼瞄準了《曾國藩的正面與側面》。
書上講,曾國藩的身體不好、腦子不好、性格也不好,有時候感覺跟他挺像的,但是就是這樣一個人,卻成了中國歷史上的濃墨重筆,他為什么能崛起呢?
1.要經常反思,是真的反思,不管是什么事情,不僅要在思想上反思,還要落實到紙面上,把自己的心理活動一點一點的寫出來。這就跟我們平時寫日記一樣,據一些大卡們講,每天能堅持寫日記的人能取得成就的比例很高,更何況曾國藩這種堅持寫反思自己、剖析自己的人了。
2.經常寫東西,寫下來幾千萬字的內容,這還是用毛筆寫的。寫東西,不僅是思想輸出的過程,同時也是大腦整理匯總的過程。就像今天公眾號一樣,假如一個人真的能堅持輸出2年,不談錢,光是思想境界也得牛了一逼了。可惜,現在的普羅大眾又有多少能堅持寫東西的人啊。
3.多買書多讀書,真正是要讀進去,讀出來。道理很簡單,這樣做的人也很少。每天坐地鐵,刷手機、看小說、看電影、聽音樂等等吧,能看書的確實是少數,而且就我自己來說,最近也真的沒怎么看書。所以說,想取得成就,想日子過好點,真的還是先從讀書開始。
4.有自知之明。你得知道自己的素質在哪里。曾國藩看自己就看的很清楚,他打仗,書上說是“結硬寨,打呆仗”,不主動攻擊,到一個地方先挖壕溝。這要是放在一個諸葛亮等一些軍事大神眼里弱爆了,可就是這樣,他完成了許多清軍將領沒有完成的任務,消滅了太平軍。我們自己也是,在做一個決定、做一個大事的時候,首先得想想自己適不適合,能不能堅持住。現在好多公司包括是上市公司都倒了,為什么,肯定有不知道自己是誰的原因。
5.勇于轉變性格。曾國藩有一個由強勢、剛硬轉為平和、和光同塵的過程。經歷很艱難,但是成效很明顯。現在社會好多都提倡釋放個性,確實現在的社會需要形形色色的人民,但是你得想想,你生活工作的環境可不代表社會,你既然做不了海里的魚,那么就應該把自己變變“性”,成為案上的咸魚,這樣你還能得到一些贊揚,有一個新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