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深究學問,只探討實用。淺讀《黃帝內經》,惠及尋常百姓。
? ? ? ? ? ? ? ? ? ? ? ? ? ? ? ? ? 一一一? 山果花開
今日話題:
1.我們的身體與四季怎么相處?
2.人為什么要順應天地之氣?
3.你相信的亡羊補牢還好嗎?
淺談閑敘:
防患未然,風調雨順。
1.
人要如何與四季相適應?
我們來看看,春天的三個月是推陳出新、萬物復蘇的季節。天地自然生機勃發,草木開枝展葉,萬物欣欣向榮。這樣充滿生氣的季節里,人們應該入夜即睡,清晨早起;放松身心,多去戶外適當運動,讓你的神志隨著春陽升發。處事待物方面要應當助其生發,不要濫行殺戮,多施予少索取,多獎褒而少責罰,這樣來適應了春生之季,是我們調養生發之氣的最佳選擇。如果違背了春發陽升之氣,就會損傷到肝臟,到了夏天,由于供給夏季盛陽的春陽匱乏,就容易發生陽氣不足而得虛寒的病癥。
夏季指四到六月,這個季節天地萬物繁茂秀美。正當天氣下降地氣上騰之際,天地陰陽之氣互相交合,植物也在開花結實,旺盛生長。這個季節晝短夜長,人們應晚睡早起,少怨氣候炎熱,讓神志怡悅舒暢,避免焦燥,心平氣和,適應夏氣而容色秀美,讓體內的暑氣向外渲泄,保持體內的陽氣通暢,精神飽滿與外界相適應,對外界事物有濃厚的興趣。這就是與夏天陽氣旺盛相呼應,保護長養之氣的方法。如果違背了夏陽旺盛的道理,就會損傷心氣,由于陽氣未能充分發泄,等到了秋天,供給秋天收斂能力減少,則容易發生疾病。身體少了存儲,到冬天來臨時可能會患上重病。所以夏季注意陽氣的的通暢,對身體尤為重要。
秋天的七到九月,是所謂“收容平藏”萬物成熟的收獲季節,自然景象因萬物成熟而平定收斂。此時的天氣秋高風氣大,地氣清萬象清明。為適應這一時令,人們應早睡早起,效仿雞的活動時間為宜,保持神志的安定寧靜,緩和秋季肅殺之氣對人體的傷害。收斂心緒,控制激情以內守精神,適應秋季和平的特征,不使神志外馳,保持肺氣的平和勻整。這就是適應秋季特點而人體收斂之氣的保養方法。如果違逆了秋氣收斂的道理,就會傷及肺臟,等到了冬天,陽氣應當收藏時卻不能藏,就容易發生陽虛腹瀉之癥。
冬天的三個月,“緊閉堅藏”是陽氣潛伏萬物蟄藏的季節。這期間,水寒成冰地凍龜裂。不要輕易地擾動陽氣、妄事操勞。人應該早睡晚起,天光大亮時起床為佳,讓神志深藏于內,安靜自若,就好像自己的隱秘嚴守不外泄,也像是得到了渴望的東西而把它密藏起來一樣;身體要躲避寒氣,保持溫暖,避免皮膚開泄出汗以免陽氣散失,這就是與冬天陽氣潛伏相呼應,培養藏氣的選擇。違背了冬季的閉藏之氣,定會損傷腎臟,到了春天,就容易發生痿病和厥癥,供給春季生養的能力就減弱了。
為什么要“春護肝、夏養心、秋潤肺、冬固腎”你明白了嗎?
2.人為什么要順應天地之氣?
天氣本來是清凈光明的,蘊藏其德,運行不息,因為不暴露自己的光明德澤,所以萬古長存而不衰。如果天氣陰霾晦暗,日月昏冥,陰邪氣乘虛而入釀成災害,因此陽氣閉塞而不通,大地朦朧濁陰,云霧迷蒙,不能升為精微之氣,相應的雨露不能下降。地氣不能上應,天氣不得下降,即天地不能相交,萬物的生命不能延續,巨大的樹木也會死亡。惡劣的氣候發作,風雨失調,草木生機郁塞,萬物枯槁而不榮。賊風暴雨不時而襲,天地四時失去了平衡秩序,違背了正常的規律,萬物的生命就會過早地夭折了。類比人也是這樣,只有圣人能順應這種自然變化,注重養生之道,所以身體不會有重病。萬物如果都不背離自然規律,生機就不會枯竭。
如果違背了春天的生氣,少陽之氣就不生發,導致肝氣內郁而產生病變。違背了夏天的長氣,太陽之氣就不能旺盛,導致心氣內虛和悸動。違背了秋天的收氣,太陰之氣就不能收斂,導致肺氣燥悶。違逆了冬天的藏氣,少陰之氣不能潛藏,導致腎氣消沉衰減,容易注泄陰冷等。
可見,四時陰陽之氣,是萬物生長之本。所以圣人在春夏季節保養心肝之陽,在秋冬季節調養肺腎之陰。順應了陰陽消長進退的規律,所以能與萬物一樣,在生長收藏的四時循環中得以維養。如果違反了這個養生的原則,就會使本元受到傷害,損壞身體的真氣。因此,陰陽四時是萬物生長收藏、終而復始之元,是盛衰存亡的根本。違背了它的規律,就要發生災害,順從著它,就不會罹患疾病,這樣才可說懂得了養生之道。對于養生之道,圣明之人能夠加以遵循,愚昧之人則違背而行。
順應了陰陽消長的規律則能生,違背了這個規律,便導致了死亡。順應了它便會太平,違背了它,就會產生混亂。如果與四時陰陽變化背道而馳,就會使機體與自然相抗拒,從身體內部格殺自己。
所以呢,圣人不會等發病再治療,而是在疾病發生之前做好預防,就如同治國理家,不要等到混亂已經發生再去治理,而是重視亂事發生之前的防范。如果等疾病發生了才去治療,國家動亂待起時才去治理,就如同“臨渴而掘井”,臨陣才開始鑄造兵器,不也太晚了嗎?
你相信的亡羊補牢還好嗎?如果身體還在很健康時就進行保養調理,自然是防患于未然,在春夏保養心肝之陽,在秋冬調養肺腎之陰。順應了陰陽消長進退的規律,如同天地萬物一樣,在生長收藏的四時循環中得以維養,哪有疾病侵入的機會?
如果我們的身體已經感到不適,及時的調養和修正,亡一些羊補牢也為時不晚,但是如果你你仍然掉以輕的心,生命之羊是有限的,你真的亡不起啊!尤其對于新生代,越早懂得生命之源,調養之本越好,不要等到亡羊補牢時,你身體的內部已經格殺了自己的好多能量。
讀《四氣調神大論》,提醒正在透支身體的親們,是掉頭發還是腰膝酸痛,鑒對一下,春生夏長秋儲冬藏,你的生活里有需要改進的嗎?
上節鏈接~冷暖自知……
下節我們將分享~《生氣通天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