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鄉宜昌,氣候溫暖濕潤,山水相連。大多數時間,一望無際的丘陵山地,云山霧罩,特別適合茶樹生長。
上周末的早晨,我隨幾個閨蜜,去三峽富鼎茶園,攝影體驗采風。
在三峽茶山上,我們與幺妹一起采茶。累了,用當地的山泉水泡茶品茶。第一次,真正體驗了茶農們不一樣的生活。
三峽茶園的采茶實踐,也使我粗略了解幾點,與茶樹種植、采摘以及三峽茶文化相關的小知識,分享給朋友們。
詩云:“烹煮黃金芽,不取谷雨后,同來二三子,三咽不忍漱。”
每年的春天,是采茶品茶的好時節。
說起茶,世人皆知茶道。
家鄉湖北不止茶道,更有"茶經”與好茶。
茶圣陸羽
關于世界茶文化,湖北老鄉,茶圣陸羽是亮點。
陸羽,字鴻漸,湖北天門人,字季疵,號竟陵子,又號 “茶山御史”。
唐代茶學家陸羽,被譽為“茶仙”,尊為 “茶圣”,祀為“茶神”。
陸羽所著書《茶經》,成為世界上第一部茶葉專著。
陸羽開啟了一個茶的時代,為世界茶業發展作出卓越貢獻。
陸羽對茶葉有濃厚的興趣,長期實地調查研究,熟悉茶樹栽培、育種、加工技術,擅長品茗。
陸羽一生嗜茶,精于茶道,唐朝公元760年,陸羽隱居浙江湖州,撰《茶經》三卷,詳細對茶的性狀、品質、產地、種植、采制、烹飲、器具皆有論述。
【 茶 經 】
江南生異草
? ? ? 日月養精光
始作神農藥
? ? ? 方成陸羽湯
香氛宜雅俗
? ? ? 氣韻化陰陽
愛此壺中道
? ? ? 相傳可久長
《 茶經 》
陸羽所著《茶經》共三卷十章七千余字,分別為:
【卷一】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
【卷二】四之器
【卷三】五之煮,六之飲,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圖。
陸羽所著的《茶經》,是唐有關茶葉科學知識和實踐經驗系統的總結;
是陸羽躬身實踐,篤行不倦,取得茶葉生產和制作的第一手資料,遍稽群書,廣采博收茶家采制經驗的結晶。
《茶經》一經問世,即風行天下,為時人學習和珍藏。
《茶經》中,陸羽除全面敘述茶區分布、茶葉生長、種植、采摘、制造、品鑒外,有許多陸羽首次發現的名茶。
如浙江長興縣的顧渚紫筍茶,經陸羽評為上品,后列為貢茶;
江蘇宜興的陽羨茶,是陸羽直接推舉入貢的。
《茶經》共十章,七千余言,分為上、中、下三卷。十章目次為: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飲、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圖。
一之源,概述中國茶的主要產地及土壤、氣候等生長環境和茶的性能、功用;
二之具,講當時制作、加工茶葉的工具;
三之造,講茶的制作過程;
四之器,講煮茶、飲茶器皿;五之煮,講煮茶的過程、技藝;
六之飲,講飲茶的方法、茶品鑒賞;
七之事,講中國飲茶的歷史;八之出,詳細記載了當時的產茶盛地,并品評其高下,記載了全國四十余州產茶情形,對于自己不甚明了的十一個州的產茶之地亦如實注出;
九之略,是講飲茶器具何種情況應十分完備,何種情況省略何種:野外采薪煮茶,火爐、交床等不必講究;臨泉汲水可省去若干盛水之具。但在正式茶宴上,“城邑之中,王公之門”,“二十四器缺一則茶廢矣。”
最后,陸羽還主張把以上各項內容,用圖繪成畫幅,張陳于座隅,茶人喝著茶,看著圖,品茶之味,明茶之理,神爽目悅,這與端來一瓢一碗,幾口灌下,意境自然大不相同。
飲茶思源
陸羽的《茶經》,是古代茶人勤奮讀書、刻苦學習、 潛心求索、百折不撓精神的結晶。
以茶待客,以茶代酒,清茶一杯亦醉人”。
淡泊飲清茶,是中華民族珍惜勞動成果、勤奮節儉的真實反映。
以茶字當頭,排列茶文化的社會功能有:
“以茶思源、以茶待客、以茶會友、以茶聯誼、以茶廉政、以茶育人、以茶代酒、以茶健身、以茶入詩、以茶入藝、以茶入畫、以茶起舞、以茶歌呤、以茶興文、以茶作禮、以茶興農、以茶促貿、以茶致富…
茶是中國的驕傲、民族的自尊、自信和自豪。
世界著名科技史家李約瑟博士,將中國茶葉作為中國四大發明之后,對人類所作的第五大貢獻。
陸羽善詩
陸羽,一生鄙夷權貴,不重財富,酷愛自然,堅持正義。《全唐詩》載有陸羽一首詩,真正體現了他的人品:“不羨黃金罍,不羨白玉杯;不羨朝入省,不羨暮入臺;千羨萬羨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來。”——《全唐詩》第308卷007首〖歌〗
陸羽另一首:“月色寒潮入剡溪,青猿叫斷綠林西。昔人已逐東流去,空見年年江草齊。”——《全唐詩》第308卷008首〖會稽東小山〗
歷代文人為茶圣陸羽所撰聯:
陸羽六羨西江水,盧仝七碗玉川泉。
茶因陸羽,擺脫自然束縛而獲解放,一舉成為華夏飲食和精神縮影。
? ? ? ?
陸羽軼事
唐代竟陵積公和尚,善于品茶,他不但能鑒別所喝是什么茶,還能分辨沏茶用的水,而且還能判斷誰是煮茶人。
這種品茶本領,一傳十,十傳百,人們把積公和尚看成是茶仙下凡。
這消息傳到了代宗皇帝耳中。代宗本人嗜好飲茶,也是個品茶行家,宮中錄用了一些善于品茶的人供職。代宗聽到這個傳聞后,半信半疑,就下旨招來積公和尚,決定當面試茶。
積公和尚到達宮中,皇帝即命宮中煎茶能手,砌一碗上等茶葉,賜予積公品嘗。
積公謝恩后,接茶在手,輕輕喝了一口,就放下茶碗,再也不喝第二口茶。
皇上因問何故,積公起身摸摸長須笑答:“我所飲之茶,都是弟子陸羽親手所煎。飲慣他煎的茶,再飲別人煎的茶,就感到淡泊如水了。”
皇帝聽罷,急問陸羽現在何處?積公笑答:“陸羽酷愛自然,遍游海內名山大川,品評天下名茶美泉,現在何處貧僧也難知曉。”
于是代宗皇帝命朝中百官,四處尋找陸羽,不幾天在江南舒州(今安慶)的山上找到陸羽,立即把他召進宮去。
陸羽,說話有點結巴,其貌不揚,但出言不凡,知識淵博,代宗有幾分歡喜。
代宗皇帝說明緣由,命他煎茶獻師,陸羽欣然同意,就取出自己清明前采制的好茶,用泉水烹煎后,先獻給皇上。
皇帝接過茶碗,輕輕揭開碗蓋,一陣清香迎面撲來,精神為之一爽,再看碗中茶葉,淡綠清澈,品嘗之下香醇回甜,連連點頭,稱贊好茶。
陸羽再煎一碗,由宮女送給在御書房的積公和尚品嘗。積公和尚端起茶,喝了一口,連叫好茶,一飲而盡。
積公放下茶碗,興沖沖地走出書房,大聲喊道:“鴻漸(陸羽的字)在哪里?”
皇帝吃了一驚:“積公怎么知道陸羽來了?”? 積公哈哈大笑道:“我剛才品的茶,只有漸兒才能煎得出來,喝了這茶,當然就知道是漸兒來了。”
代宗皇帝十分佩服積公和尚的品茶之功,和陸羽的茶技之精,就留陸羽在宮中供職,培養宮中茶師。
但陸羽不羨榮華富貴,回到苕溪,專心撰寫《茶經》去了。
【 白毫銀針 】
白毫銀針是三峽茶中的茶仙子。它以大白茶和水仙樹種的單芽,經萎凋、干燥、揀剔等特定工藝,得天時而曬青陳化,謂之白茶。
【頭采標志】
nalag形如槍旗,挺直如針,素有茶中“美女 ”、“茶王”之美稱。
滿披白毫( Ful pekoe),毫香馥韻,香氣怡人。
(Buds tatness )芽芯肥壯,富含豐富的營養物質和微量元素。
素裹魚葉 Fish leaf,頭采首日芽的標志。
Tea stl ,梗短直挺,品質上乘,價同金埒。
氣屬太陰,多白茶脂,健脾潤肺!
【 微量元素豐富 】
三峽好茶,從生長就已經決定了茶的好品質。
三峽好茶,經過整個冬季的養分積累,茶內營養物質豐富,鮮嫩度高。茶葉富含硒元素、茶氨酸、各種氨基酸、茶多酚、礦物質、活性酶、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B1、維生素K 、維生素B2等營養物質,茶湯口感鮮爽甘甜。
【 綠茶保健排毒 】
茶葉對身體的作用很大。它涼血消腫,清熱解毒,補充人體微量元素,排毒養顏,美容效果也棒棒噠!
【三峽頂級牡丹王茶】
三峽宜昌的福鼎,這幾天溫度上升,茶葉雖然還在尾期,但茶農一貫堅持、品控牡丹王茶的采摘和炒制標準。不允許有絲毫馬虎懈怠。
牡丹王茶的采摘,雖然剛剛開始,但最佳采摘時間,只有三兩天,就結束了。
頂級茶葉,采摘時間非常關鍵。時間短,數量少,因而好茶極其珍貴。
【 三峽頭采銀針】
春芽來了,春芽來了……
頭采銀針,顏值在線。
【 荒野茶 】
荒野銀針來啦!
福鼎美如畫,福鼎?有好茶。
頭采荒野銀針,是真正的荒野茶。
頭采荒野銀針的生長,全憑茶樹自身真本事。
它是純天然,極品綠色好茶。
野茶發育慢,發芽少,產量極低,但口感色澤好,茶湯品質絕對一流。
【 茶道 】
不過分
? ? ? 傾倒自己
也不過分
? ? ? 滲透別人
任何時候
? ? ? 保持一杯清茶
的距離
? ? ? 歲月靜好
品茶有道
【 茶道 】
不隨意評價
? ? ? 任何一款茶的好壞
喜歡就多喝一點
? ? ? 不喜歡就輕輕的放下
靜靜欣賞
? ? ? 耐心體會
時間煮水
? ? ? 歲月知味
既便不表達
? ? ? 也是精彩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