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與狼性-狼圖騰分享

姜戎的狼圖騰記得是在大學的時候讀的,開篇就被陳陣穿越草原上群狼驚出一身冷汗。書中由一連串狼的故事組成,狼的每一次偵察、布陣、伏擊、奇襲的高超戰術;狼對氣象、地形的巧妙利用;狼的視死如歸和不屈不撓;狼族中的友愛親情;狼與草原萬物的關系等等躍然紙上。

想當年區區十幾萬蒙古騎兵為什么能夠橫掃歐亞大陸?中華民族今日遼闊疆土由來的深層原因?歷史上究竟是華夏文明征服了游牧民族,還是游牧民族一次次為漢民族輸血才使中華文明得以延續?為什么中國馬背上的民族,從古至今不崇拜馬圖騰而信奉狼圖騰?企業經營也是一個沒有硝煙的戰場,如何在強手群集中勝出,在狼的身上我們有哪些可以借鑒的呢?

團隊協作

在描述圍捕黃羊的時候,狼王調兵遣將,有狼去尋找大雪坑,有狼去騷擾,有狼去伏擊,在總攻的時候也是井井有條,狂而不亂。更讓人稱絕的是,狼群即使在撤退的時候也井然有序,猛狼沖鋒,狼王靠前,巨狼斷后,完全沒有鳥獸散的混亂。

這在現代企業經營中是非常關鍵的一點,除了要很強的團隊協作以外,充分的信任也很必要,你能否把你的性命放心地交到你的隊友手中?對企業領導的決策能否堅定不移地執行?大家各司其職而又相互幫助,才是最有戰斗力的團隊。

不打無準備的仗

狼能利用大雪窩圍捕黃羊群,能借白毛風的勢全殲軍馬群,能利用地形給小狼崽選擇最安全的洞穴,這些無不是建立在它們對草原環境極其熟悉的基礎上。

企業發展也是,你了解你的行業大環境嗎?你了解你的競爭對手嗎?你了解自身的優勢和劣勢嗎?你的決策充分調研過嗎?自然選擇讓狼的性格變得謹慎而又狡黠,因為一次決策的失敗可能帶來整個狼群的性命損失甚至群體覆滅,它們必須要有這種憂患意識,作為企業經營者是否應該多一點這種競爭的壓力,少一點拍腦袋的想當然?

置之死地而后生的血性

狼群攻擊馬群的那一段描寫特別精彩,那種不要命的狠勁讓人毛骨悚然。在狼王的指揮下,狼群發狠了,發瘋了,整個狼群孤注一擲,用蒙古草原狼的最殘忍、最血腥、最不可思議的自殺性攻擊手段,向馬群發起最后的集團總攻。一頭一頭大狼,特別是那些喪子的母狼,瘋狂地縱身躍起,一口咬透馬身側肋后面最薄的肚皮,然后以全身的重量作拽力、以不惜犧牲自己下半個身體作代價,重重地懸掛在馬的側腹上。這是一個對狼對馬都極其兇險的姿勢。對狼來說,狼掛在馬的側腹上,就像掛在死亡架上一樣,馬跑起來,狼的下半身全被甩到馬的后腿側下方,受驚的馬為了甩掉狼,會發瘋地用后蹄蹬踢狼的下半身,一旦踢中,狼必然骨斷皮開,肚破腸流。只有那些牙齒鋒利,個大體重的狼,可以不用借力,只用自身的利牙和體重撕開馬肚皮,然后落地保命。這一毒招對馬來說,更加兇險要命,它如果踢不掉狼,就會因負重而掉隊,最后被群狼圍殺;它如果踢中了狼身,卻又給狼牙狼身加大了撕拽的力量,有可能被猛地撕開肚皮,置自己于死地。被殺的馬群和自殺的狼群,都在凄慘絕望中顫抖。

狼群懂得用最小的犧牲去換取最大的利益,懂得放棄。更重要的是企業需要這種血性,《孟子二章》中說: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沒有外敵,會滋生安樂的土壤,狼性退化成羊性,貪圖穩定,服從,甚至逐漸失去了戰斗力。華為在企業經營中就很注意這一點,經常創造假想敵,甚至營造出企業內部紅藍對決的局面,就是為了能夠保持這份警惕和憂患意識,一團和氣的企業表面看起來和諧,實際暗藏危機。

華夏民族要想自強于群狼逐鹿的世界之林,最根本的是必須徹底清除農耕民族性格中的羊性和家畜性,把自己變成強悍的狼。至少也應該有敬崇狼精神狼圖騰的愿望……

以上,國家民族如此,企業也是如此。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