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my彩色沙漠
“我還沒有做好當媽媽的準備。”
這是我懷孕乃至兒子睿睿出生幾個月之后仍然會向好友講出的真實想法。尤其是休假結束剛回到工作中那陣,所有的節奏都不對了。
疲于應對一切,工作做不好,帶娃不知所然,就是我當時的狀態。
可定心想想,我懷念詩和遠方,可生活更重要的還是走好眼前的路。于是近半年來不斷調整自己,通過努力嘗試,終于逐漸找回了生活的正確節奏。
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下,怎么做才能更好地在職場和新晉寶媽中互換自如。
1.
給自己一個過渡期
經過十月懷胎,以及四個月左右的基本產假,這至少14個月中,你工作的性質和內容或多或少都會有所變動,注意力也都集中在怎么保護肚中的寶寶和帶娃。
而14個月后,很多寶媽都可能像我一樣還處在蒙圈、手忙腳亂的帶娃狀態,一下子回歸職場,任誰也不可能瞬間恢復以往的神勇之勢。
所以每一個寶媽都應該給自己一個過渡期,這個時候告訴自己兩點:
①沒有人天生會做父母,自己也需要學習;
②正好是個重新審視工作的機會,慢慢來;
給自己一個心理預期,和自己來場和解與約定。
因為什么事都要有個限度,否則就會變成懶惰的擋箭牌。要根據自己的工作性質、身體狀態、寶寶狀態設定一個合理的節點。
我當時也恰逢春節,睿睿又經常夜醒導致我的睡眠質量很差,所以我給自己定的是兩個月。
更好的狀態是,你也能適當和老板溝通一下,獲得他的理解。這樣用這個過渡期可以充分緩解新晉職場寶媽的焦慮,內心也不會嚴重地抗拒上班。
2
讀書交友,業余生活自帶節奏
過渡期就是調整期,不代表什么都不做。一進入自定的過渡期,你就需要有所行動。
工作之外的生活除了帶娃還能有什么?
行動方向往往是茫然,不知道應該做些什么,或者說感覺時間全被娃占滿,還能做些什么。
一個最好的選擇就是,讀書。讀書的好處就是,可以在任何場合、任何時間,做家務時候、上下班路上聽書,娃睡了、睡前起床前半小時看書。
另外建議選擇多種類型的書,其中有一定比例是和工作相關的,在讀的同時也是學習,并運用在工作中去實踐。
這里推薦幾本我讀過的書,適用從事各行各業的朋友。
《優秀到不能被忽視》,顛覆了我以往的職場激情說,也讓我重新審視自己職場資本的不足。
《夠了,創意》,作者聯系自身的多重職業身份和四頂帽子,用生動有趣的語言介紹了“創意”的概念。生活中,創意無處不在。
《精要主義》、《極簡》,讓自己用批判地角度看到自身生活中,那些無意義的精力和時間上的浪費,開始重視時間和精力管理。
就是因為這一本本書,好像一塊塊拼圖,逐步拼出更大的世界。而越久地堅持下去也越發現,自己可以更容易地隨時將心智切換到“工作模式”。
除了讀書,還有一個選擇,去結交一些新的朋友。你的朋友圈其實也是你的眼界,當你被當下的生活困頓住,最好的方式就是走出去。
新的朋友可以打開一些未知的領域,讓我們知道人生還有其他的可能。彼此交流一些有趣的、有用的經驗,包括育兒經驗,幫你更快地過渡期。
這樣在工作之外的業余生活,讓自己有了選擇權和控制力,而不是永遠跟著娃走的無力感,內心會開始豐富起來。
3
做寶寶的榜樣而不是超人,和家人互相理解,讓寶爸更多參與。
經常有人說,每個媽媽都是超人,其實我們都只是普通女人,沒有三頭六臂。
為什么寶寶嗯一下,我們就知道他拉屎了?為什么寶寶哼唧,我們知道餓了?只是因為我們陪伴的更多。
是的,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剛剛說要讀書、要學習沒錯,可很多媽媽會犯一個錯誤:一邊帶娃一邊玩手機、看電視。
千萬不要只是“假裝”帶他,時間久了家人會埋怨。而寶寶雖小可他內心是能感受到你的忽略,這樣的寶寶會缺少愛和安全感。
媽媽不是超人,但要做寶寶的好榜樣,首先做事要專心,不能三心二意。如果真的離不開手機,不如把刷朋友圈換成播放古典音樂,和寶寶一邊玩游戲一邊聽,小小的他也會受到熏陶。
如果你要去工作了,要想想你不再是為了一個人。做事效率、人際溝通,這些能力你沒有,你的孩子可能也不會有。因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同樣的理念,也要傳輸給寶爸,因為爸爸對孩子的性格影響和三觀建立是非常重要的。
我對寶爸在睿睿成長過程的參與度就非常重視,對他做的一切努力也會非常鼓勵和感激。
而睿睿也很“配合”,都說寶寶和媽媽親,而且我帶娃時間更長,但在家里他卻和爸爸最親,這也讓寶爸對照顧睿睿更上心、積極主動。
說真的,寶爸們能夠參與,絕對減輕寶媽的負擔,無論身體和心理上。有時周末,我就會讓寶爸帶娃一兩個小時,自己可以專心看書或寫字。
看看那些產后抑郁的媽媽,大多都是爸爸只管上班、回家就做甩手掌柜的主。
另外大多情況,夫妻倆白天上班時候,基本是自己的父母或者公婆幫忙帶孩子。這個時候要知道,父母們都是幫忙,不是理所當然。記得要時刻帶著感恩之心。
無論他們做錯了什么,不能帶著埋怨指責的態度,否則很容易傷了父母的心。尤其是和公婆之間,更容易引起夫妻矛盾。
我常常說,對待公婆要比對待自己父母更好,因為你可以和父母生氣耍小性,卻在公婆面前要更多地忍讓。
但這樣做卻可以換來老公更多的寬慰和疼愛,老人們在其它方面給予更多地包容和理解,這樣是不是更值得。
家是人最溫暖的港灣,只有這個港灣牢靠,你才能安心出去遠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