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閱讀教學模式
學生圍繞課文和學案開展學習。學案:包括學習目標、重難點、學習方法、8個思考題。每篇課文用2―3課時完成。自主學習環節和小組合作學習環節每個學生都要完成課文自學和學案的學習任務,展示環節每個小組負責主講1個問題,由抽簽決定。
課堂環節
? ? ? ?環節 ? ? ? ? ? ? ?目標任務 ? ? ? ? ? 時間
環節一:教師引學生學―自主閱讀并完成學案 ? ?25分鐘
環節二:小組合作學習―交流學習及互助釋疑 ? ?15分鐘
環節三:班級展示反饋―展示小組成果及疑難 ? ?25分鐘 ?可分環節進行,
環節四:師生點評訂正―點撥重難點形成能力 ? ?15分鐘 ?也可展示與點評同步
環節五:檢測鞏固拓展―完成測試題及拓展題
環節一:(用批注法、問題導讀法、讀寫結合法自學)
老師引學生學――自主閱讀并完成學案
1、老師明確學習目標,提示學習重難點、方法;簡介作者或寫作背景,辨體解題。
文體不同,學習的目標、重難點不同:
寫人記敘文重點批注:故事情節(開端、發展、高潮、結局);人物描寫(外貌、語言、動作、心理、神態);環境描寫、側面描寫、人物形象(性格、品質、處境)、社會現實。
記事類記敘文重點批注:事件的發展經過(起因、經過和結果),蘊含的意義和道理。
寫景類記敘文重點批注:景物描寫及特點,人物的心情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狀物類記敘文重點批注:物的特征,物的比喻義和象征義,作者的思想感情。
議論文重點批注:論點、論據、論證方法和論證思路、嚴密的議論語言
說明文重點批注:說明對象及特點,結構方式,說明順序,說明方法及作用,準確的說明語言
2、學生第一遍初讀(認讀感知):
1)勾畫、批注生字詞,結合語境學習生字詞的字音、字形、詞義;并初步感知文章結構、主要內容、主旨、寫法等。
3、學生笫二遍細讀:(定向問答―深入理解)
a、問文章寫了什么(主要內容:敘述什么事即誰在什么情況下做了什么事或何時、何地發生了何事;寫了什么景、物;抒了什么情;說了什么理。)
b、問作者為什么寫(寫作目的――主旨)
c、問文章怎么寫的(文章結構、寫作方法)
2)批注情節結構。劃分層次歸納層意,或復述主要情節(開端、發展、高潮、結局),或寫結構提綱。
3)批注中心思(主旨):本文記敘(描寫)了……,表現(歌頌)了……,表達(抒發)了……。
4)勾畫批注人物描寫(外貌、語言、動作、心理、神態)、環境和側面描寫及其作用。
5)批注人物形象。(性格、精神品質、心情、處境、情感)
6)批注關鍵段落(開頭段、過渡段、結尾段、抒情段、議論段)的表達手法、意思、作用。
7)勾畫批注關鍵句子(中心句、首括句、概括句、總結句、抒情句、議論句、反復句、修辭句)的手法、意思或含義、作用。
8)批注關鍵字詞(動詞、形容詞、副詞、關聯詞、疊音詞、諧音詞、反復詞)的意思或含義、作用。
9)批注閱讀惑悟和自己的疑問。
10)縮寫、改寫、續寫、仿寫
4、學生第三遍讀思考題找讀答題:抓局部(關鍵段落、句子、字詞)結合整體(主要內容、寫作目的、寫法)答題。
環節二:小組合作學習(兵教兵)
學習小組:設組長、副組長、四名組員。組長組織,副組長協作,組員參與。
先由組員交流自主學習的成果(一是課文學習情況:全文的主要內容―主旨―結構―寫法;二是學案的完成情況)。
再由組長、副組長針對自主學習中存在的問題組織小組成員討論交流,互助釋疑。
最后梳現本組的學習成果以及還未解決的疑難問題,為班級展示反饋做準備。
環節三:班級展示反饋――展示小組成果及疑難
(8個問題,人人學習,每個小組負責主講1個問題,第一課時結束后抽簽決定。)
每個小組展示本組負責主講的1個問題及提出疑難問題。每次展示由不同組員主講,其他組員可以補充,否則扣5分。
其他小組認真傾聽、做好筆記并提出本組的不同意見以及本組的疑難問題交全班討論。
如果負責主講的小組不能很好完成任務,視其情況扣1―3分,其他小組同學可以回答并視其情況加1―3分,一學月總結一次并獎懲。
(字音、字形、詞義、文學知識、背誦內容在小組訂正,不展示,早自習用默寫檢測。)
環節四:師生點評訂正――點撥重難點形成能力
老師梳理班級展示反饋時具有普遍性又與學習目標有關的疑難問題,引導學生再學習、再交流并教給相關知識、學習方法和答題方法。(也可在每個小組展示后跟隨點評)
環節五:檢測鞏固拓展――完成練習冊及拓展題
學習小組授課式:
全班分八個學習小組,每組由六個同學組長。設組長、副組長各一人。組長組織,副組長協助。
每個學習小組承擔兩篇課文的試教任務:
(一組―1課)(二組―2課)(三組―3課)(四組―4課)(五組―5課)(六組―6課)(七組―7課)(八組―8課)
(一組―9 ?課)(二組―10課)(三組―11課)(四組―12課)
(五組―13課)(六組―14課)(七組―15課)(八組―16課)
學習小組在老師指導下,由組長、副組長組織小組圍繞學案集體學習、備課(1.作者簡介,2.生字詞:字音、字形、詞義),3.理清作者思路(劃分層次并歸納層意),4.理解文章主旨(寫作目的),5.寫作特點,6.閱讀思考題,7.其他組同學提出的問題。
上課時,全班同學先自主學習,完成自學任務;再分小組合作學習,互相幫助;再由該課的授課小組,推舉同學指導全班同學學習并回答其他同學提出的問題。(本小組成員都可以回答問題,如果該組成員不能或回答不好問題,其他組同學可以回答,但要扣該小組的分,每一問扣5分)。最后再由老師點撥、強調、評價。
滾動作文法
每一輪四個作文題,每次每個大組完成其中一個作文。下次依次輪換。如:
1―a ?2―b ?3―c ?4―d
1―b ?2―c ?3―d ?4―a
1―c ?2―d ?3―a ?4―b
1―d ?2―a ?3―b ?4―c
1、作文指導課:
老師簡要說明每個作文的寫作要求、思路、方法,然后學生快速寫作。(基本要求:字數足,開好頭,結好尾,書寫美)
學生完成后分大組交流學習、修改,然后分組上交老師,老師分組評判出甲、乙、丙三等作文并找出每組作文的優點和不足。
2、作文講評課:
老師點評每組作文的優點和不足并展示每組的優秀作文供所有同學學習借鑒。然后進行下一次作文(方法同前)。
每學期進行二至三輪(完成8―12個作文)
第一輪:
1、以“我第一次 ? ? ”(做飯、出遠門、哭了、上臺發言、挨批評)為題,寫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2、以“我的爸爸”“一路上有你”為題寫一篇600字以上的作文
3、以“童年趣事”為題寫一篇600字以上的作文。
4、寫一段你閱讀某一本課外書籍的經歷及體會(600字以上)
第二輪:
1、以“我的――”(爸爸、媽媽)為題寫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表達你對親人的感激之情。
2、寫一篇表達你對親人感情變化(依賴、親密—誤會、不滿—理解、感激)的文章。
3、以“我的老師”“成長路上有你”為題寫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用幾件典型事例來寫)
4、寫一篇表現陌生人(可以是一個人,也可以是幾個人)心靈美的文章,“平凡中的發現”“美麗的插曲”)(600字以上)
第三輪:
1、以“我也是一束陽光”為題寫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用一件典型事例來寫)
2、以“讓我后悔的事”“錯過――”“我真――”為題寫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用一件典型事例來寫)
3、以“讓我難忘的人、事”為題寫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用一件典型事例來寫)
4、以“我喜歡的一堂語文課”為題寫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第四輪:
1、自擬題目寫一篇童話(500字左右)
2、以“美的瞬間”為題寫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用一件典型事例來寫)
3、以“上學路上”為題寫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用一件典型事例來寫)
4、以“我想對你說 ? ? ? ”為題寫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用一件典型事例來寫)
附:學習、復習資料
1、生字詞(音、形、義)集中學習資料
2、詞語(成語)運用資料
3、病句判斷修改資料
4、標點判斷運用資料
5、文學、文體知識,課文主要內容、寫法資料
6、詩、文默寫資料
7、古詩詞學習資料
8、課內、課外文言文學習資料
9、口語交際、語言綜合性學習資料
10、課外現代文閱讀資料
11、作文寫作指導資料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