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十五
“今年十五有社火嗎?在哪里演出?”
“快看社火去,讓關公給娃過個關。”
“我早上七點多就在這里等著呢。”
……
……
年過到正月十五,又會掀起一個新高潮。賞花燈,耍社火,吃湯圓,猜燈謎,放煙花……男女老少那個激動勁兒,感覺渾身上下都有使不完的力氣,必須要偕老帶幼,擠著趕著看個社火,俗稱跟十五,那才叫個心里美。
其實從年前開始,四鄰八鄉的社火隊就開始集結了。冬季里,閑下來的鄉親們穿起行頭,涂上油彩,扮演關公的舞起了青龍偃月刀,舞龍耍獅子的跳得老高,真如生龍活虎一般。生、旦、凈、末、丑,也悉數登場,只聽得鑼鼓咚咚鏘鏘,讓安靜的鄉村多了些嘈雜,也多了份熱鬧,竟驚擾了冬的好夢,喚醒了春暖花開。
各路人馬操練一番,只待正月十五這天,在大街上演出。
等到了正月十五這天,社火隊伍匯集地點早早就擠滿了觀眾。接踵摩肩,你擠我,我擠你,有白發蒼蒼的老人特地帶了凳子,坐著好好欣賞一番,還有稚嫩的小孩子或被爸爸扛在肩頭,或被媽媽背在背上,因為興奮,他們的笑臉紅彤彤的,手里還抓著一只大公雞模樣的氫氣球,都只為了近距離一睹社火的真容。
來了!來了!只聽得鞭炮齊鳴,鑼鼓喧天,前面領路的是高大氣派的社火彩車,緩緩駛過,緊接著是彩旗方陣,整齊劃一,彩旗獵獵,讓人不由側目。接下來的花束秧歌隊更是讓人們眼前一亮:鮮艷的服飾,在陽光下熠熠生輝,隨著音樂扭起歡快的秧歌,彩綢飄動,舞步飛旋,讓人看了心生歡喜。更有別出心裁的社火隊,編排的節目有著濃濃的異域風情,一句藏語“扎西德勒”道不盡節日的祝福。
傳統社火必不可少。這不,佘太君颯爽英姿,領著楊門女將過來了;唐僧師徒四人也來了;龍也舞了起來,獅子也搶奪著秀球,引得眾人喝起彩來。那畫著夸張妝容的丑公丑婆,怎樣搞笑怎樣來,只逗得大伙一陣歡笑。
瞧,那丑婆在肚子里揣了好幾瓶礦泉水,邊走邊向路邊的觀眾曬著她的大肚子,冷不妨,一瓶水掉了出來,丑婆手忙腳亂的撿拾著,讓大家樂不可支。
社火隊一路走過,萬人空巷。來得遲了的,就只好站在一堵人墻的外面,聽著鑼鼓聲聲,只能看得見別人的后腦勺,急得抓耳撓腮,也沒辦法。不過,群眾的智慧無窮盡。有人就干脆轉過身去,在路邊高樓的玻璃鏡墻面上看,照出的影像倒也逼真。
各方記者也紛紛趕來,航拍,特寫,直播,全方位多角度進行采訪報道。假如沒來現場,不著急,朋友圈很快被正月十五的社火表演刷屏,精彩不會錯過。
社火匯演結束后,這十五還沒跟完。各大購物場所,就餐場所又是喜迎八方來客,異常爆滿。
只到夜幕降臨,華燈初上,人們似乎才記起歸家。街邊的彩燈照亮了路人的笑臉,返程的公交車里乘客滿滿當當,出租車也是客滿。站在高樓上俯瞰,街上車水馬龍。
難得好天氣,十五的月亮特別圓。意猶未盡的人們回家吃一碗湯圓,又準備著去看焰火,賞花燈。正月十五,注定又是一個不眠之夜。
夜,終于暗了下去。當最后一束煙花燃盡時,一切又歸于平靜。正月十五一過,年,終于過完了。生活,又將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