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老師今天講的是公平和效率之間的關系,大家經常討論這個問題時,一般會覺得,要么是公平優先,要么是效率優先。它們兩個是此消彼長、互相對立的關系。
今天用100多年前的一個真實案子。來幫大家思考,那就是非常經典的馬糞案。
1.馬糞案的故事
這個案子發生在美國,1869年4月6號,案中原告請了兩個幫工,到馬路上撿馬糞,晚上6點鐘開始干活,干到晚上8點,兩個小時。這兩個幫工,在馬路上堆了18堆的馬糞。馬糞可是寶貝,堆起來以后,馬糞太多拿不動,兩個幫工就回去拿車去了。
這18堆馬糞也沒做任何標志。第二天早上,案中的被告看見了這18堆馬糞,就問巡邏的人這馬糞有沒有主人,有沒有讓別人把這馬糞給搬走。巡邏的人說,不知道這馬糞是誰的,也沒有讓別人搬走。被告聽了以后,覺得這馬糞沒有主人也沒有標志,就把馬糞搬回自己家里,撒到自己的田里去了。
到了中午,昨天的那兩個幫工帶著車過來。看見馬糞沒有了,一問之下,才知道原來是被告拿走了。雙方發生爭執,最后鬧到法庭上。
2.鼓勵創造財富,還是鼓勵對財富做標志
如果你是法官的話,會把馬糞判給誰?要是很較真的話,你當然會說,這馬糞真正的主人是馬,糞是馬拉的,或者第二個主人,就是馬的主人。在案子里面,這點確實也是辯論過的。他們雙方,原告和被告都認為馬糞的第一個主人就是馬的主人。但馬的主人已經放棄了對馬糞的擁有權,他把馬糞丟在路上,已經走了。
于是原告說,是他自己派兩個幫工把馬糞堆起來,付出了勞動,所以馬糞應該屬于他。但是被告說,不對,這馬糞掉到地上,它就屬于地上的一部分,這個地是公家的,所以不屬于原告。原告讓幫工把馬糞堆起來,只是改變了馬糞所在的位置,并沒有改變它原來的所有權,所以馬糞不歸原告所有。
從公平的觀念出發,你能說出誰對嗎?雙方好像都有一點道理。
(案情進行到這里,我認為馬糞應該歸那兩個幫工的,因為前面的所有者已經放棄了權力,那么就應該是先到先得的原則。)
但我們想想,這馬糞是經過人類無差別的勞動堆積起來的,它是財富,那么這財富應該歸誰?最重要的是,我們到底要鼓勵創造財富,還是鼓勵對財富做出標志。
僅僅18堆馬糞屬于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個判決本身對后代人的影響,以及對后代人行為規范的影響。
3.鼓勵人們創造財富,社會才會越來越好
我們先把公平放在一邊。設想一下,這世界有兩個村子發生同樣的案子,唯一不同的是,在第一個村子里,把馬糞判給了原告,也就是堆積馬糞的人。第二個村子把馬糞判給那個看見馬糞,就把馬糞拿走的人。這兩個村子,過50年、100年后,會發生什么樣的變化。
可以設想,在第一個村子里面,由于把馬糞判給了創造財富的人,那么生長在這個村子里的人,就會有一個預想,凡是聚積了人類勞動的財富,你就不能隨便拿走它,你就要設想它是有主人的,要尊重別人的財富,不能見到好東西就拿走。那在這個村子里,人們保護財富所需要的努力就不用很大,就不會抵消財富本身的價值。只有這樣,人們才會積極地去創造財富、積累財富。這個村子里的人就能活下來,而且會活得越來越好。
另一個村子,你只要看見別人的東西沒人看管,就可以把它拿走。這時候,在那個村子里面,人們花在保護財富上的努力就很大,大到足以抵消那財富的價值。那么在這個村子里,大家就沒有積極性去創造和積累財富。或者說他積累的財富也會被他們保護財富的努力所抵消掉。50年、100年后,一個村子能夠繁榮,另外一個村子可能就消失了。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故事。
(用兩個村同時來對比,10年50年100年之后,會產生什么變化?這個思考的模式值得學習。)
4.公正背后是效率考量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很多人討論什么才是公正。他們沒有想到,其實在這公正背后,討論的是一個效率權衡的問題。
我們不能隨隨便便就把一個人投到監獄里面去,除非我們給他一個公正審判。不然的話,它是不公正的。它的含義是什么?不僅是不公正,也是低效率。
如果你能隨便把一個人投到監獄里去的話,那人力資本就會受到很大破壞,沒有人會有積極性去積累自己的人力資本,所以這是低效率的。當我們說不能隨便拿人家的東西,除非你給出補償,如果不給補償,這是不公正的。在我們說這話的時候,它背后的含義是說,如果你隨便拿人家的東西,那就不會有人有積極性去愛護、積累自己的財富,或者為了保護自己的財富,而花了太多的努力。
我們說一個交通肇事者,他應該負責任,當我們這么說的時候,我們是說,如果交通肇事者不需要負責任的話,那么馬路就會非常混亂,馬路的價值就會消失。
課堂小結
每當我們在講公正的時候,背后的含義是說,它是符合效率的。只有那些讓社會里每個人都有積極性去積累財富的規則,才是公正的規則;
只有那些讓社會能夠存活下來的規則,才是公正的規則。也就是說,效率決定了公平,這就回到了我們在開頭提到的問題。
當別人在討論到底是公平重要,還是效率重要的時候,學過經濟學的人會明白,其實在公平背后是效率的考量,不是單個人效率的考量,而是整體社會長遠發展的效率的考量,它們兩者是一體的。
課后思考
你能不能在生活中找一個例子,看上去是個公正的規則,但它背后其實是有效率的考量的?
我聽過一個管理學的故事,說為了解決分蛋糕的公平性,管理者定下了規則,誰負責切,誰最后拿。這樣的規則看起來不公平,而恰恰是最有效率的解決了公平的問題。因為無論誰來拿刀,他都因為是最后一個拿,所以必須把蛋糕切成非常均勻的每一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