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爾赫斯1899年8月24日出生于布宜諾斯艾利斯的書香門第之家,從小沉浸在西班牙文和英文的環境中。
? ? 博爾赫斯受家庭熏陶,自幼熱愛讀書寫作,很小就顯露出強烈的創作欲望和文學才華。7歲時,他用英文縮寫了一篇希臘神話,8歲,根博爾赫斯1899年8月24日出生于布宜諾斯艾利斯的書香門第之家,從小沉浸在西班牙文和英文的環境中。
博爾赫斯受家庭熏陶,自幼熱愛讀書寫作,很小就顯露出強烈的創作欲望和文學才華。7歲時,他用英文縮寫了一篇希臘神話,8歲,根據《堂吉訶德》,用西班牙文寫了一篇叫做《致命的護眼罩》的故事,譯文,署名豪爾赫·博爾赫斯,其譯筆成熟,竟被認為出自其父的手筆。9歲的時候,他進入正式的學堂,直接讀4年級,開始系統地學習西班牙和阿根廷的古典文學。
1914年,父親因眼疾幾乎完全失明,決定退休,所以豪爾赫·路易斯隨全家赴歐洲,遍游英、法之后,定居瑞士日內瓦。博爾赫斯正式上中學,攻讀法、德、拉丁等諸多語文。憑借得天獨厚的語言環境,好學的博爾赫斯如虎添翼,如饑似渴地瀏覽世界名著。他讀都德、左拉、莫泊桑、雨果、福樓拜,讀托馬斯·卡萊爾、切斯特曼、斯蒂文森、吉卜林、托馬斯·德·昆西,讀愛倫·坡、沃爾特·惠特曼,讀海涅、梅林克、叔本華、尼采……這對他日后的文學創作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并打下了極為堅實的基礎。
1921年,回到布宜諾斯艾利斯后,博爾赫斯仿佛受命運的驅使,來到他心中的天堂——圖書館,并終身從事圖書館工作,歷任布宜諾斯艾利斯市各公共圖書館的職員和館長,是一位資產階級民主主義者;同時進行文學創作,辦雜志,講學等活動。
1946至1955年,庇隆執政期間,他因在反對庇隆的宣言上簽名,被革去市立圖書館館長職務,被侮辱性地勒令去當市場家禽檢查員。為維護人格和尊嚴,他不畏強權。拒絕任職并發表公開信以示抗議,得到知識界的廣泛聲援。庇隆下臺后,他被起用為阿根廷國立圖書館館長;同時,還兼任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哲學文學系英國文學教授;六十年代,曾到美國得克薩斯大學等學校講學。
不幸的是,他當時因嚴重的眼疾雙目已近乎失明。他自嘲他說:“命運賜予我80萬冊書,由我掌管,同時卻又給了我黑暗。”但失明并沒有奪去博爾赫斯的藝術生命,在母親和友人的幫助下,他以無窮的毅力繼續創作,并修訂和整理出版了一些早期作品。
他在40歲之后,作品屢次獲獎。雖然與諾貝爾文學獎擦肩而過,但是他作為二十世紀最有影響力的作家,這一身份不容置疑。功成名就之時,他已是一個耳順之年的失明老者。但是他的作品穿越了語言的壁壘,超越了阿根廷和英語世界的國家,使全世界的讀者都深受啟發。
語? 錄
* 插圖來自M.C.埃舍爾,荷蘭科學思維版畫大師,他的繪畫作品如博爾赫斯的小說中的迷宮,或彷徨、或沮喪、或在其中摸索來釋放自己的迷惘和壓抑的情緒。他的繪畫經常使觀者產生一種眩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