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我的文友小久來布宜諾斯艾利斯了!我們開始了一段難忘的旅行,一起在這南半球的夢幻城市里追尋博爾赫斯的足跡。
豪爾赫?路易斯?博爾赫斯(Jorge Luis Borges)是在世界上最著名的阿根廷作家,也是整個20世紀(jì)影響力最大的作家之一。
1899年,他在布宜諾斯艾利斯市出生。不久后,他的家人搬到巴勒莫區(qū),在那里他度過了童年的大部分時光。1914年至1921年間,為了給博爾赫斯的父親治病,一家人搬到了歐洲。這使得博爾赫斯有機會接觸到歐洲先鋒派文化。
1923年,博爾赫斯返回布宜諾斯艾利斯后,正式出版了他的第一本詩集《布宜諾斯艾利斯的激情》。博爾赫斯一生著有大量作品,主要形式為短篇小說、散文和詩,其中小說集《虛構(gòu)集》和《阿萊夫》都是膾炙人口的杰作。
博爾赫斯于1961年獲得了他的第一個國際文學(xué)獎項,他與愛爾蘭作家塞繆爾·貝克特分享了當(dāng)年的福門托獎。1980年,他獲得了西班牙的塞萬提斯文學(xué)獎。
1986年,博爾赫斯在瑞士日內(nèi)瓦去世。
追尋博爾赫斯的足跡——布宜諾斯艾利斯文學(xué)之旅
第一站,我們來到博爾赫斯的童年故居——圖庫曼街840號。他的父親和母親,豪爾赫·吉列爾莫·博爾赫斯和萊昂諾爾·阿塞韋多,結(jié)婚時搬到了這里。博爾赫斯于1899年在這里出生。現(xiàn)在,他們的老房子已經(jīng)不復(fù)存在了,能看到的是基督教女青年會樓房上掛的一塊紀(jì)念牌匾,寫著此處是“20世紀(jì)最偉大的作家之一”的出生地。
第二站,我們到圣馬丁廣場附近去看作家在麥布街994號6樓B的公寓。博爾赫斯是1944年搬到此處的,之后在此生活了很長時間。鄰近的城市書店是他常常光顧的。而維阿蒙特街340號則是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xué)哲學(xué)和文學(xué)學(xué)院的舊址,博爾赫斯從1956年起在那里擔(dān)任英國文學(xué)教授。
沿著雷孔基斯塔街往南走,穿越五月廣場,國防街,就到了第三站——位于墨西哥街564號的阿根廷國家圖書館舊址,在這里博爾赫斯做了18年的館長。在此期間,博爾赫斯失明了,他寫:
“上帝以如此絕妙的諷刺,同時賜予了我書籍和黑夜”。
接下來,我們走到波埃多區(qū),找到米蓋爾·加內(nèi)市立圖書館,這里是博爾赫斯開始第一份工作的地方,還保存著他用過的書桌和其他辦公用具。
巴勒莫區(qū)是對博爾赫斯的作品影響最大的城區(qū)之一,這里有他童年的居所(塞拉諾街2135號,現(xiàn)在這條街道已改名叫博爾赫斯街),有讓作家了解了市井生活的埃瓦里斯托?卡列戈之家(洪都拉斯街3784號),還有紀(jì)念他的好朋友——畫家蘇爾·索拉的博物館。不遠(yuǎn)處的日本公園也能讓人想起作家對日本文化的推崇。
在胡里昂·阿爾瓦雷斯街1036號,有博爾赫斯的遺孀瑪利亞·兒玉特別提到過的希臘東正教堂,他們經(jīng)常一起去那兒,隨著儀式聽音樂和歌唱。
里科萊塔區(qū)也是博爾赫斯曾居住過的地方:金塔納街222號(1924年)和263號(1943-1946年間),以及布埃伊雷東大街2190號五樓(1929-1939年間)。
里科萊塔區(qū)以其貴族公墓聞名。
蒼蒼的墳?zāi)故敲赖模?br>貧乏的拉丁語和末日的鎖環(huán),
大理石與花朵的會合點,
涼爽如庭院的空地
和歷史的數(shù)不清的昨天
如今是凝滯的、唯一的。
我們將這寧靜混同于死亡
并且相信我們渴望結(jié)束自己
盡管只是渴望睡夢與冷漠。——博爾赫斯《布宜諾斯艾利斯的激情·里科萊塔》
最后一站,我們到了位于安喬雷那街1660號的豪爾赫?路易斯?博爾赫斯國際基金會。為紀(jì)念博爾赫斯,他的遺孀瑪利亞·兒玉成立了基金會,這里收藏著一些作家生前用過的物品,包括他的書、拐杖、照片。
從基金會出來走幾步路,就是博爾赫斯1938至1943年間曾住過的地方,在那里,他寫了《環(huán)形廢墟》。
他寬慰,他謙卑,他惶恐,他明白:他自己也是一個幻影,一個別人在做夢時看見的幻影。
——博爾赫斯《環(huán)形廢墟》
寫到這里,鬧鐘響了,我感到一切從我身邊迅速散去。
我張開了眼睛,原來,這是一個夢。
我的文友離我萬里之外,我們有11個小時的時差。
是文字讓我們的靈魂做起了美麗的夢。
夢里我們走過文學(xué)之路,行過詩的足跡。
我愿這個夢有一天會成真,我靜靜地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