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剽悍晨讀給我們分享了一本好書叫《微習慣》,這讓我們從最小的目標做起,從而能養成一個好習慣。正如這本書的內容簡介所寫的這樣“微習慣是一種非常微小的積極行為,你需要每天強迫自己完成它。微習慣太小,小到不可能失敗。正是因為這個特性,它不會給你造成任何負擔,而且具有超強的“欺騙性”,它也因此成了極具優勢的習慣養成策略。,是不是感覺特別神奇,怎么可能小到不能失敗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一、什么是微習慣?
微習慣就像是喝水這個動作,隨時可做、毫不費力,不會給自己帶來任何負擔、不滿、煩悶的情緒。一般我們都習慣制定偉大藍圖,認為目標不大不足以表示我們的決心,認為目標夠大才會有動力去執行。但是真實的情況是開始我們想打了雞血一樣超級有激情,沒過兩天就像是霜打的茄子——蔫啦!有遠大理想沒有錯,每個人都應該有有個崇高、遠大的理想,但是在具體的執行過程中,我們應該學會拆解目標,將之拆分成每天可做、會做、必須做的小任務,最后的累積效應也是特別客觀的。
二、微習慣的好處
這里談到了“邊際效應遞減”的概念,之前沒聽說過,但是在生活中經常會經歷。就比如,你發現一家特別好吃的餐廳,第一次去發現這里的飯菜好好吃啊,整個人感覺超幸福,吃到根本停不下來;但是當你第二次去吃的時候,還是幸福的,但是感覺好像比第一次去少了點什么;再等到第四次、第五次去的時候你就不會有特別強烈的幸福感,會越發覺得就這樣吧,沒有特別的感覺,這就是邊際遞減效應。
微習慣的好處在于它特別小,小到就想喝水一樣平淡無奇,不會給大腦帶來任何負擔,不用大腦強制發出某種命令讓你去執行,完成微習慣的動作是流暢的,甚至是不假思索的。
三、怎樣培養一個微習慣?
001.制定一個每天都能做的微習慣。
即使你再忙、再累也能有時間和動力去完成的小目標,一開始目標一定要足夠小,這樣完成的時候才不會有壓力。其次,我們一定要將微習慣賦予一定的意義,因為人們總是希望自己做的一切事情都是有意義,對自己有好處的,不然為什么要去做,做了也是浪費時間?。?/b>每天喝一杯水是為了身體更健康,每天閱讀30分鐘是為了讓自己遠離愚昧,更加明智,心境更平和。
002.執行
再小的微習慣也需要高效有力的行動力,不過在行動的過程中,要記得設置獎勵機制,這是為大腦制造愉悅感,為的是更好、更久地執行。其次,我們要記得堅持記錄,將每天的完成情況記錄下來并放在顯眼的地方,這樣能更好地提醒、激勵自己。
003.養成
不同習慣的養成的時間成本是不同的,不用跟別人去比,根據自己的情況設置合理的預期,當你對這件事感覺習以為常、不再抗拒、不再有期待情緒時,你可能就養成了一個習慣。
讀到這,聯系自身,自從加入小灶群以來,每天都有寫晨讀感悟、參與話題討論(中間有斷過2-3次),剛開始的時候都沒怎么好意思將自己的這些小感想發到群里,因為覺得自己的想法都很空洞,感覺不能為貓友們提供有價值的東西。但是后來想,每個人也不是一上來就能出口成章,觀點獨到的,這都需要時間的積累。就像現在,每天聽晨讀成了每天早晨的開機鍵,必做不可,因為我已經習慣聽著美女主播們充滿智慧的聲音去思考人生啦(關鍵也是時間不長,但收獲滿滿),這真的是像喝水一樣的,每天都要做,沒什么大不了的。我立了四月的flag,就是在群里堅持發晨讀感悟、積極參與話題討論,到現在不論多晚一定要完成,不完成就不能睡覺,自己立的flag不能讓它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