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中市太谷縣是壺瓶棗的發源地,當地有種植紅棗的悠久歷史。金田種植合作社位于榆次區莊子鄉井峪村,由羅金梅和其他農戶注冊成立,注冊資金 萬元。主要種植壺瓶棗,少量早脆王,冷白玉,子彈頭等。
合作社經營狀況
從名稱上看是合作社,其實是企業化經營,主要是羅金梅自主經營,目前有管理人員5名,同時也是生產和技術人員。千畝棗園主要采取包產到人的經營模式,20名農民人均50畝的棗園,主要負責2-9月份的種植,采摘。噴藥.施肥,抹芽等生產的關鍵環節由合作社統一進行。
銷售主要采取采摘+加工棗產品的方式。較好的區位優勢加上品質優良,以及合作社的運營,多數紅棗在九十月以休閑觀光采摘方式銷售,剩余部分收獲后經分級,清洗,烘干制成棗加核桃或者酒棗出售。
投資收益投資主要包括工資支出,物質投入和土地租金三部分。
金田合作社工資支出約為60萬元(主要包括5位長期生產管理人員每月3000元的工資,20位承包者半年的工資和淡季的臨時工資,抹芽,采收等農忙時的短期雇工工資)。
物質投入主要是灌溉,施肥,噴藥等,約為30萬元。主要是灌溉采用自家井滴灌的方式,只產生用電支出;施用有機肥和營養液約為20萬元,藥劑支出約為7萬元。
土地租金約為65萬元,每畝約為650元。井峪村土地承包期為2010-2020年,郝都村土地承包期為2010-2060,50年。每年一付。
銷售收入約為100萬元,包括休閑觀光采摘業務收入80萬元和初級加工棗產品收入20萬元
獲得政策支持情況
合作社初建時期的滴灌和道路這兩項基礎設施建設由財政支持,隨后的每年獲得各項財政資金70-80萬元。
經營經驗
1.技術管理要到位,尤其是生產的關鍵環節,如抹芽,坐果期,留枝。坐果期及時噴灑赤霉素,可以提高坐果率,3年以上的樹枝就要修剪,促使新枝掛果,新枝抗病害能力強,掛果多。
2.機械化程度提高,節約成本。由最初經營時候的50人左右,減少到目前的25人,主要是農業機械的使用。生產管理人員改裝的噴藥設備,由一人可以操作,1000畝的棗園噴藥只需3個人3天就可完成,極大的提高了生產效率,節約了人工成本。施肥也采用小型拖拉機開溝。
3.和政府部門關系融洽,一方面多渠道申請了各類項目的財政資金支持,另一方面也增強宣傳,帶來豐富的客源,擴大了影響力。比如2017年已經和當地旅游局達成協議,將帶來2萬人的觀光采摘收入,同時還申請了國家農業綜合開發產業化財政補助項目資金20萬元。
4.銷售模式較好,收入高于普通經營農戶。觀光采摘一方面出售的價格較好,另一方面節約了采摘及收獲后的人工成本;紅棗烘干后初級加工制成棗加核桃,提高了產品附加值,延長了產業鏈;酒棗的儲存時間較長,適口性不錯,不失重,價格也高于鮮棗。
思考
1.制約紅棗規模經營的主要因素首要是機械化程度低,關鍵生產環節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工;其次,一般農戶經營能力較差,紅棗的價格波動較大近年來,隨著面積的擴大,價格越來越低,一般農戶卻還要承受高昂的地租,抗風險能力差,不能夠持續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