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世上瘡痍詩中圣哲,民間疾苦筆底波瀾。”
? ? ? ? ? ? ? ? ? ? ? ? ? ? ? ——題記
? ? ? 在中華文明的歷史上,有一種人,無論身處如何的困境,無論面臨怎樣的磨難,卻總是心懷天下,憂國憂民。“即使是在荒村里忍受著饑腸,卻也常常想到死填溝壑,為了人間壯美的淪亡而不斷的唱著哀歌。”
? ? ? “李杜文章在,光輝萬丈長。”杜甫經歷了萬方多難,其文學創作達到了世人罕有的高度。但相比他的詩歌,筆者更欣賞他的為人。漂泊一生,卻又憂民一世。
? ? ? 杜甫和大多數文人一樣,都有著“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醇”的壯志,奈何當時政治正顯露出日趨腐化的征象。仕途失意,壯志難酬,就連生活都難以得到保障。困居長安,流亡在外,在這十二年里,杜甫的步履從貧乏的坊巷到貴族的園林,從重樓名閣、互競豪奢的長安到好奢淫樂、政風腐敗的鳳翔。一路的所見所聞使杜甫淚濕青衫,讓他企圖用最真實的筆鋒去減輕百姓的痛苦。“野曠天清無戰聲,四萬義軍同日死。”
? ? ? “行呤惠義腹中詩,沉郁高揚賦我思。”杜甫一腔憂國憂民的熱血在青史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三吏”道出了在殘酷兵役下人民所遭受的苦難;“三別”歌頌了人民忍受最大的犧牲為祖國獻身的精神。“上憫國難,下哀民窮。”杜甫用他并不健壯的軀體承載著一切,駕一葉平平仄仄搭起的小舟,穿梭于暗流涌動的江水中。徘徊于盛唐的下坡路,弓著腰、低著頭蹣跚前行。但弓著腰卻更顯其身軀之高大,低著頭卻更覺其品德之高尚。
? ? ? 杜甫的心是與千千萬萬勞苦大眾連在一起的,是真正的人民“代言人”。他以自己那并不寬闊的肩膀扛起了一份屬于君王的責任,用最真實的筆鋒書寫了一部關注民生疾苦的“詩史”。
? ? ?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那穿著裹滿滄桑的寬厚布衣、清清冷冷的身影,將笙歌奏響在破碎的山河大地,在風雨中不住地搖曳。如那冰冷的北極星,以孤獨而深刻的情懷給了中國詩壇一場三千繁華一個夢,給了中國歷史一個不可磨滅的記號。
? ? ? “戰血流依舊,軍號動至今。”這漂泊的民族魂,如今已不再漂泊,他已找到他的歸屬,那就是中華。
? ? ? 簡以作詩以頌之:
? ? ? ? ? ? 偉哉杜甫,流芳千古。
? ? ? ? ? ? 憂民堯舜,漂泊孤鶩。
? ? ? ? ? ? 饑腸轆轆,哀歌處處。
? ? ? ? ? ? 壯志難酬,行吟野賦。
? ? ? ? ? ? 謳云頌月,吐盡疾苦。
? ? ? ? ? ? 詩韻天成,難抒痛楚。
? ? ? ? ? ? 世上瘡痍,天寒日暮。
? ? ? ? ? ? 山河破碎,涕淚濕褥。
? ? ? ? ? ? 顛沛一生,德音卓著。
? ? ? ? ? ? 偉哉杜甫,流芳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