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級教師,這名字夠神氣。意思是說它是從廣大優秀教師中篩選出來的最優秀的教師。
特級教師不在中小學職稱序列,它是榮譽稱號,兼具先進性和專業性。特級教師應該是師德楷模、育人模范、專業高手。目前大多數地方實行的都是終身制。獎勵補貼金額各地不一,大多每月幾百塊錢,也有個別地區每年幾萬的。
從它的價值內涵上看,爭當特級肯定是廣大教師追求的職業目標。北京某重點小學校長在臨退休前一年評上了思想品德特級教師,幸福得不得了,好似是給自己的職業生涯一個完美交代。
本人也忝列其中,算來有六個年頭了。盤點一下這些年的作為,真是汗顏。
就專業水平而言,沒有長足進步,沒有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沒有把自己的教育經驗整理成冊;就輻射帶頭作用而言,參加了一次省級特級教師送教下鄉、兩次市級名師送教下鄉活動。走訪共14個縣,形式為同課異構和培訓講座,輻射教師近千人。但是,這項工作在本區域沒有突破,輻射作用明顯不足。
六年來沒有哪個組織對特級教師進行過評價,一切自動自發。由此生發了很多擔憂,特級教師“特”在哪里?因此也更加關注有關特級教師那些事兒。
特級教師整體水平有待提升。特級教師中教育家型的人才比例過低。就我所在的省份看,除了唐山的張麗鈞、張家口的尤立增、個別特級教師校長在全國有些影響,其他就比較平庸,影響力不大。某市組織特級教師送教下鄉活動,一說要做示范課,有的人不是病了就是家里有事,搞得很尷尬。特級教師做示范課犯怵,這真是諷刺。老師不就是上課的嗎?咋就不敢講課了呢?凡此種種,透露出整體水平堪憂。
特級教師構成結構不合理。一是學段結構不合理。一說到特級教師不是小學的,就是高中的,初中特級人數偏低。這一點從某省歷屆公示的特級教師榜中就能明顯看到。二是分布不均。城鄉不均、校際不均。從這幾屆的特級公示結果看,農村地區入選率低。還有就是校際不均。有的個別名校居然每一屆產生2至3名特級,有的名校連續幾屆一名也沒有。從某市來看,特級教師分布不均衡極其明顯。某市最大最有名的高中,評選制度30多年了,目前共計四名特級教師,其中一名已經退休。顯然,這透露出評選的諸多問題。
特級教師的評選機制有待完善。一是要向初中傾斜,向農村及偏遠地區傾斜;二是要敢于破格評選。有些教師師德水平特別高、專業能力特別強,由于個別條款不夠,不能進入到特級行列,非常可惜。像高中語文教師、河北作家馬德,其文章入選香港、新加坡教材,多篇文章作為中高考背景材料且著作頗豐。其教學成績也很優異,曾獲得教學成績優勝獎,更是受學生歡迎的好老師。但是,像這樣的全國也罕有的好老師卻與特級無緣。還有一例奇怪現象。高中語文名師熊芳芳有自成體系的語文教育思想,出版語文教育專著幾部。她的“生命語文”教學理念被廣泛傳播,得到像朱永新等教育大家的推崇,全國追隨者眾多。個人任班主任兼兩個班的語文課。語文成績名列前茅,指導班級學生常有作品在優質報刊發表。這樣的老師竟然也不是特級教師。這真是叫人大跌眼鏡,唏噓不已。
特級教師的評價機制有待加強。評上特級后,由于評價機制沒有跟上,造成了一勞永逸現象。有的干脆脫離了一線教學崗位,退居二線或者到了別的崗位。有的特級教師不安心本職工作,到處飛來飛去如同走秀,特級稱號甚至成了撈金的本錢。各地考核評價特級教師的文件是否起到了其應有的作用,是個問題。
應該說,特級教師是在特定歷史時期產生的,體現了國家尊師重教的良苦用心。這一制度實施以來,產生了一大批教育專家,像于漪、魏書生、李希貴、李鎮西、竇桂梅、吳正憲等。他們的教育思想影響著萬千教師,是廣大教師的榜樣。這一制度對推動我國的教育事業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毋庸諱言,特級教師隊伍現狀參差不齊,整體素質有待提升。其評選及評價機制更是有待完善與加強。
是時候了。破除特級教師終身制,勢在必行。
破除特級教師終身制,牽一發而動全身,一切問題就會得到關注,從而逐步解決上述問題。特別是保證了特級教師的口碑并切實發揮其輻射引領作用。
期盼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