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布鞋的奶奶

半醒半夢中,我迷迷糊糊地呢喃著,“我要這雙鞋,這雙鞋邦高些,穿起來暖和些?!?,隨后呵呵地笑了起來。

睡在旁邊的老公把處于似醒非睡地搖了我一下,疑惑地問“你在說什么,做什么夢了,要什么鞋?”

這時,我是徹底醒了。

我是做夢了。夢里,我從一個不知道的很遠很遠的地方,回到了老家。夢里,我和奶奶坐在我們老家特有的火柜里烤著火。挨著火柜的桌子上擺著一排的布鞋。奶奶慈祥地看著我,笑盈盈地說,“加加,這些鞋全都是我今年新做的。來,讓你先挑一雙,你看看喜歡哪雙?!?/p>

我從小是跟著奶奶長大的,但奶奶出現在我夢中的次數卻是不多。印象中,有關奶奶的所有的夢,都是和鞋子有關。要么是奶奶讓我給她找鞋子的紙樣,亦或是給奶奶穿針,有時又是奶奶讓我挑選用哪種花色的布做鞋面。。。。。

奶奶是家鄉方圓百里的女工“達人”。做衣服,做被面,做鞋子,哪怕是做繡球,做給菩薩祭拜用的紙鞋紙衣,反正沒有奶奶做不了的,也沒有她做不好的。不過,奶奶這么多技藝中,最讓鄉親們佩服的還是做鞋子。如果有人看到別人穿的布鞋好看,最高的贊譽就是,“你這雙布鞋,是蔡滿娘做的么?”或是夸別人的鞋子做得好,就會說“你這么能干,鞋子做得這么好,都和蔡滿娘做得一樣好了?!贝蠹铱谥械牟虧M娘,說的就是我奶奶。

老家任何一家人嫁女,陪嫁品中,最不能少的就是奶奶幫做的十雙布鞋。

家鄉的冬天來得早,10月份就有點冷了。而這個時候,家鄉的農活,除了喂豬放牛,基本就沒什么其它了。爺爺又是勤快人,家外的農活都會搶著做完。奶奶就只需要在家里洗衣做飯,煮豬食。這么多的空余時間,奶奶則會一直坐在火柜里,蓋著一條稍小稍厚的被子,開始了要延續到第二年2月份的做布鞋日程。

奶奶有一本厚厚的書,這本書是爸爸給她的一本過時的語文教科輔導書。奶奶把各式各樣,各種碼數、大小的鞋子紙樣夾在書里。那鞋子紙樣就像是標本一樣,被奶奶夾放得整整齊齊,就連折痕也都是平平整整得像是被精心熨燙過的一般。那厚厚的一本鞋樣,起碼有70多張。奶奶能很清楚地知道,這個鞋樣是誰做過的,那個鞋樣又是誰的。那本書里,有我們一大家族人的親朋好友的鞋樣,還有一些則是鄉里親鄰。

做布鞋,實在是一項極其復雜耗時的事情。首先要選一個太陽較大的天氣,將用大米熬的米漿用刷子細勻地刷在從棕樹上剝下的一片一片的棕皮上,然后貼在木制門板,讓太陽將它曬干。這樣做出來的棕皮既平整,又硬挺。它是用來做鞋底的。但它只能做鞋底中的第二層。這一層是最關鍵的,因為這一層決定的是鞋底的版型。

鞋底的第一層,也是接觸地面的那一層。這一層是用舊衣服布料做的。也要選一個陽光明媚的天氣,用米漿,將舊衣服褲子的邊腳料剪掉,然后將布塊用米刷在門板上。布塊要一塊一塊地疊加起來,讓它們粘在一起。通常要疊十來層布。所以鞋底的這一層,又叫做千層底。千層底要根據棕鞋底的版型,然后周邊往外加大紙0.5CM左右剪出成形。

這第一層和第二層,必須要粘在一起固定。到了這一步,下面要進行的就是大家都知道的納鞋底了。納鞋底用的線,必須是用麻搓成的繩子,每根繩子搓成大約三米長。然后要放大鐵鍋里,用水煮開,把繩子煮軟,然后再曬干。這樣反復三次,叫做三煮三曬。這樣加工過后的繩子,既軟又白。納鞋底的時候,還要把繩子在蜜蠟上過一次蠟。

奶奶納的鞋底,針線慎密,布置均勻。奶奶每次納鞋底前,必定是要用肥皂將手洗得干干凈凈。所以鞋底納完,整個兒都還是白白的。不像有些婦女,鞋底納完,整個鞋底也由白色變成了灰色,或者黑色了。

鞋底納好后,最后要用一層呢料布或是厚點的棉料布,蒙在向鞋底向腳心的那一邊,在鞋底和呢料布中間再平整地墊上棉花,將用針線將他們縫合在一起。

做鞋面花的時間,則比做鞋底要少得多。奶奶依舊會從鞋樣的書本里,拿出一個合適的鞋面樣,然后根據穿鞋人的腳,來對鞋面做些相應的調整,比如將穿這雙鞋的人,他的腳肉多偏厚,那就要增寬一些;如果腳扁平偏瘦,那又要減縮一些。這都是要非常有經驗才能做好的事情。

然后,奶奶會再將調修好的鞋面樣,放在同樣用米漿做好的布層上剪理鞋面夾層。再將樣放在呢布或是棉布上,剪出棉面底布。鞋面的最外層用料是最講究的。流行的是用黑色,或是紅色的燈芯絨布料。一般成人的會用黑色的,而小孩的也則會用紅色或是其它有花色的。不管哪種色,都是燈芯絨的。

最后要用針線將這三層布料縫合在一起,周圍用黑色的棉布滾邊,更講究的是會用毛料滾邊。

如果說前面的工序只是需心靈手巧就夠了,那鞋面鞋底縫合(方言把這工序叫做“上鞋”)的工作則需要更多的手勁。要用錐子從鞋面鞋底穿出一個孔,再用兩頭搓進粗硬的野豬毛的麻線,用我不懂的方法,將他們縫綁在一起,拉緊。這樣縫一圈,一只鞋子基本就做完。然后用切刀將鞋底的毛邊切平整。這樣,才算是將一只鞋子做好。

奶奶做鞋的時候,都會帶著老花鏡。白天,奶奶坐在火柜的一頭做鞋子,我坐在火柜的另一頭做作業。晚上,作業完成了,奶奶隨會一邊做鞋一邊講故事給我聽。奶奶的爸爸和哥哥都是私塾先生,所以奶奶認識很多的字,會講很多的故事。奶奶給我講過的故事中,陳世美拋妻,董永和七仙女,孟姜女哭長城,田螺姑娘,還有關于玉皇大帝,王母娘娘,唐僧孫悟空之類等等。我小時候聽過的所有故事,全部都是奶奶講給我聽的。

奶奶講故事講到精彩之處,便會放下鞋子,扶一扶搭在鼻梁上的老花鏡,然后喝口開水。像是進行一個儀式一樣,然后再開始講精彩情節。有時候,我急著想聽,催奶奶不要喝水。奶奶則會呵呵笑幾聲,怪嗔地說,“莫急,莫急,馬上講。”

一個故事,奶奶講過幾遍,我便也會記得。等爺爺閑時,坐到火柜里來時,便要我講給他聽。這個時候,對祖孫三人,則是最幸福的。

就這樣,從頭年十月份到來年二三月份的的將近半年的時間,奶奶能給家人、親戚、鄉親們做好五六十雙鞋子。方圓很多人,都是從小穿奶奶的鞋子長大的。有些講情份的鄉親,找奶奶拿好好的鞋子時,會給奶奶拿些布料,或是糖果點心什么的,以表謝意。當然,這些糖果點心什么的,爺爺奶奶也就嘗嘗味,最后全都給我這個大孫女吃了。有些人則是鞋子做好了,直接就拿走了,有時候一句感謝的話都沒有。我有時候看不過,奶奶幾天幾夜,帶著老花鏡辛辛苦苦地給你把鞋子做好,你別說拿點什么東西給奶奶甜甜口,連句中聽的話都沒有,也是有點過分。我便會向奶奶叨嘮幾句。奶奶是大度之人,只是笑一笑,緩緩地說,“做雙鞋,幾天的事,反正也是閑著沒事做。”下次,這人還要找奶奶幫他做鞋,奶奶還是一口應承。

現在奶奶也已經有80多歲了。前幾年,奶奶眼睛看不太清楚了,但還是給我當時未出生的寶寶做了好幾雙鞋子,從一歲多至五歲,每年一雙。現在還有一雙新鞋在鞋柜里。小家伙明年應當能穿了。

奶奶做布鞋是如此心靈手巧,讓人稱贊。在為人處世方面,奶奶也是深得人心。這么多年來,從來沒有任何人說過奶奶的一句不是。奶奶說的話,做的事,總是讓人信服。

愿奶奶余生健康幸福,平平安安。

???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我喜歡穿布鞋,特別是自家做的千層底布鞋。 在我的生命中有三個為我納鞋底做布鞋的女人,這就是我媽,我外婆,我老婆。 ...
    米老爹閱讀 2,015評論 88 67
  • 家鄉的椿樹葉子綠了又黃,謝了又長,光陰不緊不慢地掠過樹的年輪。奶奶做的布鞋存放在我心上,我會不畏漂泊,記得歸鄉。 ...
    窩書閱讀 751評論 0 1
  • 已經許多年沒有穿過,手工布鞋了,結婚的時候,姨媽給我和我們彭先生一人做了一雙,千層底兒,黑色燈芯絨的鞋面,每雙鞋子...
    司墨軒閱讀 487評論 6 9
  • 謹以此文懷念我的母親 從小到大我穿過許許多多的鞋子,有運動鞋、皮鞋、布鞋、膠鞋,要說最舒服的,也最值...
    心若在夢猶在閱讀 475評論 2 6
  • 大一那會我在圖書館認識的小米粥。 當時我們班有一個學霸,每每臨近考試周,他的身邊都會多出一群擁躉,然后那天我有幸成...
    林終閱讀 344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