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不知何時“霸凌”這一詞闖入我的大腦庫存。或是某個時間看了某個新聞,或是看了某部影片,又或是看了某篇報導。緣由無從追溯,不知何種原因,我對這個詞匯異常敏感。可能覺得施霸的人很可惡,受害人很可憐吧。
? ? 《聲之形》這部影片讓我對“霸凌”有了新的認識。影片講述的是想要贖罪的少年石田將也與聽覺障礙的少女西宮硝子再次相遇的故事。他們第一次相遇是小學時期,硝子作為轉學生來到將也所在的班級。那時的將也不可一世,常常帶頭欺負聽覺障礙的硝子。硝子一心想融入這個集體,想要交朋友,卻遭到排擠。當事態變得不可收拾,將也被老師指責,將也控訴他人也曾欺負硝子,卻被朋友們反咬一口。
? ? ? 自那以后,被霸凌的對象突然間變成了將也。將也遭到小團隊的排斥,孤身一人。將也漸漸意識到自己的過錯,努力學習手語,想要再次見到硝子時彌補曾經的過錯。多年后他們再次相遇,將也笑著和硝子說想要成為她的朋友。將也陪著硝子喂金魚,陪著她看電影,陪她做這做那。其實一直以來,將也都有自殺的念頭,他恨透了自己。這場“好朋友的游戲”只是為了讓自己走的心安理得一些。作為當事人的硝子也在忍受著痛苦,她配合著將也,她知道這樣會讓將也心里好受一些。自殺的念頭一直存在,善良的硝子認為唯有自殺會給身邊人帶來平靜和幸福。
? ? ? 硝子是霸凌的受害者,將也未嘗不是受害者?
? ? ? 在一場煙火表演中,硝子獨自回到家,準備伴著絢麗的煙火結束自己的生命。危急時刻,將也抓住了她的手,將也卻不幸墜落。這場意外是影片的轉折點,在昏迷中將也意識到過去的時間里他一直在逃避,不敢直視他人的臉,甚至當再次與硝子見面也不曾真正道歉。
? ? ? 村上春樹曾說“人若真的受傷,通常會無法直視傷口,想隱蔽它忘卻它,把心門關起來。”
? ? ? 當年將也在行動上欺凌將也,而小團隊其他人對硝子做的是心理上的欺凌。和將也一樣,他們無法直視自己曾經的過錯,再次與硝子相遇,親熱的玩“朋友的游戲”。潛意識里,他們已經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甚至厭惡那樣不堪的自己,但都選擇了去掩蓋。因為他們無法直視犯下的過錯。
? ? ? ? 這部影片讓我想起了很久之前看過的一本書《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書中的主人公多崎作和將也一樣,因年少時受過的傷,盡管外表活得光鮮,而內心想得最多的是怎樣結束自己的生命。我想要“傷痛的成長”這個短語概括這兩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