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xiāng)碎片

題記:對于家鄉(xiāng)我沒有完整的記憶,就如同孤兒無法回憶父母。搜腸刮肚,將僅存的碎片從記憶的「犄角旮旯」清理出來,湊了半笸籮。

家鄉(xiāng)于我而言,只是寫在戶口簿中的地名,填寫履歷表「原籍」時那個陌生而遙遠的城市。

思鄉(xiāng)是與生俱來的天性,和「兒不嫌母丑」異曲同工。

家鄉(xiāng),按照咱們的習(xí)慣就是父親出生長大的地方——湖北省武漢市武昌鎮(zhèn)的金口街。我僅僅知道這么多。

天上九頭鳥,地下湖北佬。

奶奶的瑣碎是對家鄉(xiāng)最初的印象

幼年,都是聽著奶奶的鄉(xiāng)音和她做的一手家鄉(xiāng)菜——珍珠丸子、粉蒸肉、藕湯排骨,來感知自己是個小湖北佬。小伙伴們到家里來,他們和奶奶的交談都是我來翻譯。盡管我不太會講湖北話,但是奶奶的話我都能聽懂。

奶奶做粉蒸肉的時候先把糯米用冷水浸泡至軟,然后用搟面杖碾碎,這種沒啥技術(shù)含量的活兒我最愛干。

奶奶沒文化,她娘家姓楊,為人妻后便按習(xí)俗被稱為簡楊氏。于是當她從收音機里聽到「沈陽市」時就有了自己獨特的理解。后來我才知道四川真有個簡陽市。

那時候,沒見過奶奶洗頭,長年累月都是用篦子梳頭,她頭發(fā)又黑又長,油光水滑,在后腦勺盤成個髻,一絲不亂。一直到后來「破四舊」剪了短發(fā)才開始洗頭。同時被破的還有幾枚珍藏多年的「袁大頭」,記得奶奶一直包在手絹里。

篦子并不是家家戶戶都有的用品。奶奶有好幾個做工精美的篦子,齒間細密,遠看竟看不出縫隙。因常年被頭油浸潤,水汪汪的帶著光亮。

母親家在旗,女人都無需裹腳。所以奶奶被纏過的足,是我見過的唯一。每次看到都替她疼得慌。五個腳指頭被裹成一個尖兒,整只腳看起來像個粽子。當然奶奶還有很長的裹腳布。

隔三差五,會有武漢的親朋好友,帶來一種帶有豆面兒的酥糖,那種入口即化的香甜酥脆,是我對家鄉(xiāng)美食最清晰的渴望。

陰錯陽差的城市貧民

爺爺病故的時候,父親只有四五歲,他對爺爺沒有絲毫印象。奶奶二十九歲便開始守寡,且已育有五個娃【厲害】,父親行四。

爺爺在的時候,家里是開布店的,日子相當過得去。爺爺走后,家道中落一貧如洗。奶奶只能靠打零工做些粗活,或跟親戚借點錢,勉強維持生活。

大兒子和小女兒先后夭折,只剩下三個兒子,仍舊入不敷出。奶奶無奈,狠著心又把老二過繼給兩姓旁人,改肖姓。就是我下文中提到的肖伯伯。

不幸中的萬幸。父親的家庭出身因爺爺過早離世被認定為「城市平民」,否則,也就沒有后面的故事了。

父親小時候的事兒我?guī)缀醪涣私猓恢浪L到十五六歲時便輟學(xué),開始打工賺錢貼補家用,其間受盡了屈辱。再之后就和幾個小伙伴兒去了延安,那是一九三八年,父親十八歲。

【后來看到父親五十年前寫給大哥的家書,才算是對父親那幾年的生活有所了解。】

父親投身革命后就沒回過湖北老家,直到四九年解放,才把奶奶接到北京一起生活。至于父親離開家鄉(xiāng)那十幾年,奶奶和留在身邊唯一的兒子是怎么生活的,從來沒聽父親說過。


竟然流浪到距離家鄉(xiāng)最近的地方

我生在北京,長在北京,要不是因為那個「特別情況」,我恐怕不會在那個時期去武漢。

時間回到六九年,那年我讀初一,不到十四歲。初冬,比往年寒冷。突然刮來「一陣風(fēng)」,讓家家戶戶都離開北京。當時說法是「疏散人口」。人心惶惶,一時間不知如何是好。

那時大哥已經(jīng)當兵去了無錫。家里剩我和二哥,還有奶奶。往哪里疏散呢?父母當時已經(jīng)都下了河南信陽的“⑤⑦gan笑”。最后決定把奶奶送回武漢的肖伯伯家,我和二哥跟隨父母去河南。

北風(fēng)呼嘯中,拖著帆布箱子,卷著鋪蓋卷,拎著暖壺洗臉盆,一家老小逃難般擁上了南去的綠皮車。

當時父親和母親分別在兩個連隊(Gan笑其實是原來的勞改農(nóng)場,所以都按照連隊編制稱呼)。雖然相隔不算太遠,在當時沒有任何交通工具的情況下,見面也難。

母親說春節(jié)帶我去武漢肖伯伯家看奶奶那年,父親又出事兒了,被關(guān)了「牛peng」,便不能和我們同行。二哥因為到了初中畢業(yè)季,他提前回了北京,參加畢業(yè)分配。

至于父親當時又出了什么事兒,也是后來聽母親說的。此前,組織上已給他佩戴過大紅花了,后來又莫名冒出來一個壞人組織,叫做「⑤①⑥」。當父親被迫承認自己是「⑤①⑥」組織的黑后臺時,母親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母親因此得了甲亢,當時她四十出頭。

在家鄉(xiāng)我瞬間長大了

這是我第一次去武漢,也是唯一的一次。

肖姓伯伯住在漢口的大蔡家巷,奶奶此時和這個當年過繼給外人的兒子生活在一起。而這里距離老家金口還隔著長江大橋。

奶奶瘦了,目光呆滯,頭發(fā)剪得很短,干枯凌亂,發(fā)型有點兒像南霸天,看起來挺有喜感。

肖伯伯和伯母熱情地接待了我們娘兒倆,媽說她給奶奶做衣服的布,穿在了肖伯母的身上。

武漢的冬天太冷了,因為室內(nèi)沒有暖氣,室內(nèi)外溫度幾乎一樣。在房間里哈出來的氣都冒著白煙兒。

除夕夜,我蜷縮在被窩里,也許是凍得太狠,我竟然在被窩里嚶嚶地哭了起來。

媽媽問我怎么了?我委屈地說「想爸爸!」媽媽輕嘆了一聲。我滿腦子都是爸爸消瘦的背影——腋下夾著小馬扎,大雨中,泥濘的田間小路,一下子跌落在河溝里斷了六根肋骨的情景,在我腦中揮之不去。

這一天,十四歲的我,突然懂事了。

回望家鄉(xiāng)

幾十年了,家鄉(xiāng)變化非常大,聽說金口現(xiàn)在叫江夏區(qū),是一個舒適美麗的地方。可「少小離家老大回,鄉(xiāng)音未改鬢毛衰」,好像都離我好遠。

去年年初的一場災(zāi)難,全世界的目光聚焦武漢。我的家鄉(xiāng)突然「病了」!華南海鮮市場,武漢協(xié)和醫(yī)院,一個又一個人、物、事【此處省略若干】,從陌生到熟悉,魂牽夢繞;一天又一天攀升的數(shù)字,撕心裂肺!

他們有的走了,有的活了下來。張定宇,好聽的名字,錚錚鐵漢,漸凍癥患者,拖著越來越不聽使喚的腿,晝夜奔忙!那些天,我流盡了今生的眼淚,為我的老鄉(xiāng),情感失控,為他的英勇果敢驕傲。

家鄉(xiāng)病了,游子心碎。媽媽派大哥給堂哥堂嫂撥通了電話,還好,他們安康如舊。社區(qū)的工作人員為他們的生命安全筑起了一道道屏障!

看了電影《我和我的家鄉(xiāng)》,觸動了我內(nèi)心最柔軟的地方。我的家鄉(xiāng)在哪里,我可曾真正走進她。

突然就有了回家看看的沖動。

我的家鄉(xiāng)一直在,是奶奶,是父親,是種血濃于水的牽絆,是對青山綠水的向往,是忘不掉又回不去的夢境,更是當年那個懵懂女孩兒突然長大的地方。

【去年舊文,認真寫的。因數(shù)次申訴無果,理由:文章中存在新聞,涉政敏感等內(nèi)容。無奈,翻新,整段垮掉面目有些混亂,再開次盲盒,預(yù)祝成功。】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nèi)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禁止轉(zhuǎn)載,如需轉(zhuǎn)載請通過簡信或評論聯(lián)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xiàn)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30,362評論 6 544
  • 序言:濱河連續(xù)發(fā)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xiàn)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fā)現(xiàn)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9,577評論 3 429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8,486評論 0 38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jīng)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3,852評論 1 317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jié)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2,600評論 6 412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fā)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944評論 1 328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nèi)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944評論 3 447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cè)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3,108評論 0 290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shù)厝嗽跇淞掷锇l(fā)現(xiàn)了一具尸體,經(jīng)...
    沈念sama閱讀 49,652評論 1 336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nèi)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1,385評論 3 35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fā)現(xiàn)自己被綠了。 大學(xué)時的朋友給我發(fā)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3,616評論 1 374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nèi)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9,111評論 5 364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zhì)發(fā)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huán)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798評論 3 350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205評論 0 28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jiān)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6,537評論 1 295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2,334評論 3 40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8,570評論 2 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