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北宸寫作課教會我的9件事

#師北宸一塊聽聽寫作課#

這是我上過的第四個寫作課,這卻是第一個我按要求完成了所有作業的寫作課。

最初的時候以為不過是來聽另外一個課程的,沒過幾天卻發現這簡直是一個系列懺悔錄:先是反省為什么要寫文章,接著反省為什么寫不好,再接著開始懷疑自己對待工作和生活的態度,后來又發現對待別人的態度好像也有很多進步空間......總之,這并不是一個那么 愉快的過程:我開始懷疑人生。

但是,當我耐住一次又一次半路放棄的沖動,摒著性子寫完所有離完美無比遙遠的作業時,才發現:“完成比完美重要”這句話,不止對于文章如此,對于任何一件你想做的事都是如此。堅持到最后,才能看到更多的風景。

這次寫作課教會我的那些事,包括:

1. 只是站在岸邊,永遠都學不會游泳

可以選擇的寫作課很多,質量有好有壞,但有一點是共同的:老師講得再好,不一定能推動你開始行動;而只要你不行動,你的寫作水平永遠都不可能進步,換言之,課程對于你除了裝飾之外就沒有別的意義。

行動的第一步,是做作業。更具體的描述是:按照要求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所有的作業。這是課程效益最大化的基礎要求,對于你想學習的哪個課都一樣。

而不行動的后果,其實并沒有什么后果。正如以往你所錯過的每一件事一樣,你永遠都不知道自己因為沒有做而究竟錯過了什么。

如果你剛剛開始想要選擇一個寫作課,那么選擇那個你認為你最有可能做完所有作業的課吧!

2. 記住你的初心

寫作課進行到一半的時候,我把微信公眾號的名字改成了“悠游小?!?--那是七八年前用過的新浪博客的名字,卻正好用來形容此刻自己的期望:希望有一天能夠悠閑地游走在這世間。可是有多少時間我已不記得為什么要寫文章了?不為流量、不為別人的認同、不為有一天能變現,只為了寫本身就是一件快樂的事情,或者說,最初,這是一件可以讓內心平靜的事。

我依然記得,去年李辛老師的講座,臺下的學生問:照您說,我們應該平心靜氣,不執著,那是不是我們就不應該奔著目標奮斗了?老師停了下,平靜地說:我要喝水,然后輕輕拿起桌子上的水杯喝了一口水。放下后,急吼吼地說:我要喝水,然后急吼吼拿起杯子做了個喝水的動作。再放下,惡狠狠地說:我要喝水,然后用力拿起杯子,水都濺了出來。最后他問:目標是喝水,你看到這做的過程中的差別了嗎?

你還記得你最初為什么開始寫嗎?你在前進的過程中是急吼吼的、惡狠狠的,還是淡定的呢?

3. 在能力圈的邊緣練習

芒格說,

如果你確有能力,你就會非常清楚你能力圈的邊界在哪里。沒有邊界的能力根本不能稱之為“能力”。

第一次看到這句話的時候我完全無法理解到底什么是能力圈。我第一次開始理解這個詞,是在用“英語流利說”開始上L6課程的時候,一句句子的長度有三個不算短的短句那么長,沒有字幕,復述的時候我根本沒法再像以前那樣一次就說對,一般都得重復好幾遍。然后我知道,自己現在的英語水平就在這里。在這里練習,過一段時間我肯定會進步。

最開始寫作的時候,能堅持每天下筆寫就不錯了。但是如果你希望你的寫作水平不斷提高,在熟悉的范圍中不斷地做低水平重復是遠遠不夠的。你需要找到自己會與不會的邊緣。比如我想從自我的角度切換到讀者的角度上,現在還在不斷地掙扎和練習中。

4. 如何更好地觀察

寫作課對應的簡書專欄到目前為止收錄了這次課程的接近300篇作業,每一篇我都打開看了。作業的質量有好有壞,但是,在同一個命題下,當你抓心撓肺想著怎么組織自己的文章,再去看別人怎么組織他的文章的時候,自己犯過的那些錯在別人身上看到時就會格外觸目驚心,而別人做到了自己卻做不到的也會更有感觸。

再往后的時候開始習慣用Google搜要寫的主題,對比之下開始體會到人與人之間思維方式的差異。而能夠覺察的前提,是你和別人都在寫同樣的主題,你曾經努力去寫,以及愿意去注意別人。

5. 如何得到反饋

想要得到什么,就先付出什么。

我為數不多的優點之中絕不包括“熱情”這一項。此外,看了別人的文章,第一反應只有“好”和“不好”,總感覺說了也是白說,于是一直很少評論別人的文章。而這一次,因為簡書的專欄很方便閱讀(相對于每個人在各自的公眾號上發文章而言),看的文章多了,總有那么幾篇讓我想說點什么的,就直接說了。

意外的驚喜是我的文章也得到了很多人的反饋。然后開始明白,在你的文章還沒有好到讓很多人贊同或抗議的時候,別人對你的興趣受你對別人的興趣的影響。

6. 如何得到更有質量的反饋

這點是從OneWing同學身上學到的。我們都知道對于現階段的我們來說,批評性的建議比正面的夸獎更有價值,但我們很少能夠得到有價值的批評建議。

我有一次半開玩笑地委婉地跟OneWing提了一條建議---畢竟不熟也不了解人家的實際情況;我以為這就結束了,一般情況下人家會回是啊是啊,或者解釋一下為什么會這樣(我經常這么干),要不就干脆不理。結果他很快回了一條:可以請教具體是哪些點需要改進的嘛?然后我只好回過頭去把他那篇我認為寫得不夠用心的文章仔細看了好幾遍,以便告訴他到底哪里讓人覺得不用心。

再往后的時候,我開始給更多人反饋,然后發現,給別人反饋的認真程度也取決于寫文章的作者在文章中表現的開放程度,以及他對待評論的態度。沒有人有義務給你反饋,更沒有人愿意被別人認為交淺言深。所以,如果你一直沒有得到什么建設性的意見,可以和我一樣,認真思考下,是不是自己在文章中和給別人的回復中表現出來的態度是:我不想聽你說。

7. 如何更有創意

如何找寫作話題的那個作業,開始時自己努力在那邊想,拼死拼活也想不出五個以上的方法。然后求助了下Google,看到一篇文章寫了43個創意。看完對比的時候,發現了自己的問題:一是見識不多---這個短時間內還無法改變;二是見過的東西沒有記錄,過一段時間就忘了;而第三點,是不夠具體,沒有細化下去。其實人家并沒有比你多更多的方法,只是你的“方法”正是別人的“類別”,而他在這個類別下面又拓展開來,于是就有了更多創意---這樣做的另外一個好處是看到的人覺得更容易操作,畢竟說我們去“打羽毛球”遠比我們去玩“球類運動”更不容易引人誤解吧。

當你覺得沒有創意時,試試先分類再細化吧!

8. 如何提升你的品味


我第一次看到朋友家剛裝修完的地下室(上圖)時,深深感覺到了人和人之間審美的差距,同樣的東西在不同人的手上,最后變成了中式園林和儲物間的差別。

而文章與文章之間也是有著巨大的品味差距的,你到現在看不出來,很有可能是:你沒有見過足夠多足夠好的文章。那怎么辦呢?盡你所能去尋找最優質的文章,然后模仿;如果是英語的話你可以從翻譯開始。

9. 別讓你的喜歡只是葉公好龍

我一直認為自己很喜歡自己的工作,以及很喜歡太極拳,但是我從來沒有寫過任何跟這兩方面相關的專業性的文章。太極給我帶來了很多直接的好處,我確定自己會一直練下去,也一直在寫學習小結,但是我一直不愿看書---入門的書籍們已經在我的書柜里躺了七八個月了,我只看完了其中一本,并且忘得差不多了。

我當然寫不出專業文章,因為完全沒有理論積累。而老師雖然一再強調,不看書是練不出功夫的,我也沒當回事---因為大部分人都不看太極的專業書嘛。

可是大部分人本來就是練不出功夫的,正如不管任何技能,大部分人其實都是打醬油階段不夠專業的水準。

你到底有多喜歡那些你希望成為專業的東西?有喜歡到愿意為了它去做一些額外的、不那么容易的事情么?還是和我一樣,突然發現自己的所做所為,和葉公好龍并沒多大差別。

如果沒法判斷,試試發展下這方面的專業寫作吧!


最開始在老師的公眾號上發現課程介紹的時候,報名人數還只有6。我看了看,走開了。幾天以后覺得自己一周一篇公眾號的節奏有點維持不住,想想,不如還是再上個寫作課調節下寫文章的節奏吧,就著直播前的末班車進了這個班。

很慶幸我進來了。

如果沒有來,這些事這些道理,我終究也會懂得,在不知何時的將來的某一天。感謝老師,感謝同行的小伙伴,很高興遇到你們。以及,感謝那個認真做作業一直到最后的自己。我想,這只是開始。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歡迎關注我的公眾號:讀書主義 更多精彩等著你! 這個讀書方法,可能會顛覆你對讀書以往的認知|開卷 或許讀書已經成為...
    米米粒粒閱讀 34,825評論 9 209
  • 親子日記第1天 4月24日,星期一,小雨 今天開始寫親子日記,記錄孩子成長的點滴,希望自己可以堅持下去,每天至少一...
    月兒貝貝閱讀 7,706評論 2 22
  • 小時候讀武俠小說,印象最深的是“掉山洞情節”——主角在面臨無法應對的危機時,會失足摔下懸崖。TA不會死的,會在一個...
    Gracelyj閱讀 984評論 6 6
  • 畢業之前,我堅信未來自己掙的錢肯定會超過我老爸,畢業之后,這個想法發生了動搖。同時還產生了一個非常大的疑問,為什么...
    小綿羊閱讀閱讀 192評論 0 0
  • 遠遠地,我望見一扇古樸的大門高高地佇立著,灰白色的門滲出滄桑的歷史氣息,斑駁的紋路在它身上留下歲月的刻痕…...
    暗香拂來閱讀 271評論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