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讀書 繼續沒大錢

畢業之前,我堅信未來自己掙的錢肯定會超過我老爸,畢業之后,這個想法發生了動搖。同時還產生了一個非常大的疑問,為什么我的學歷比老爸高很多,知識比老爸多很多,掙到的錢卻比他少很多?(如果你工作畢業不久,就輕易超過你老爸,除了個別幸運兒外,我只想說出生在60、70年代那樣財富瘋狂增加的年代你老爸老媽都沒抓住機會,在金錢這個維度上,只能說他們是失敗的。)應該說,在農村有這個疑問的不僅僅是村里的大學生們,還有這些大學生們的父輩們。“為啥花了這么多錢供他們念書,最后掙的錢完全沒有預想得那樣可以撐起一個家呢!”這也是很多人覺得讀書無用論的最強說辭。

今天之前,對這個問題我也是無解的。但是就在剛才,我有了一些眉目。如果我們有能力跳脫個人的狹隘局限,在更高的層面上去看待中國的經濟,我們家庭的財富,就會明白一些什么。應該說80、90這兩代人已經錯過靠白手起家實現財富爆炸性增長的時代,野蠻成長的年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現在我們經常在新聞上看到在互聯網圈,很多80、90后的小鮮肉們動不動就是啥CEO,開跑車,泡美女,住豪宅,偶爾約個優衣庫,身價千萬,甚至上億。媒體大肆宣傳,我們都以為我們這一代人特牛逼,瞅瞅父輩在這個年紀還在泥里打滾的沒出息樣。其實,只想告訴你一聲,不要想太多。你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錯覺,第一要怪媒體無節操的宣傳;第二你低估了前輩。60、70年代的那幫人,有相當一部分人在自己30幾歲的時候就能坐上中國首富的寶座。現在一個80或者90后在同樣的年紀成為中國首富的幾率基本為0。因為馬云、王健林這幫60年后的家伙還在,你要拼什么都行,就是不能和他們拼錢。

之前的商業時代,只要你有膽略有點腦子,靠倒買倒賣,或者能投資房地產市場,你的財富在短時間內迅速增加是比較容易的。然后在60、70年這幫人30幾年的搗鼓下,當我們長大也想玩這種模式的時候,我們悲哀地發現蛋糕早被切完了,只有一些碎雜兒。

我們必須找到一種新的商業模式才可能追上我們父輩的步伐甚至超越。現在看來,互聯網是個突破口,但是我自己觀察發現互聯網帶來財富的能力雖然有,但是分到好處的年輕人卻不多。一家好的互聯網公司,盈利總額可能是傳統企業的好幾倍,但是你發現互聯網公司一般員工的工資卻沒比傳統企業高多少,而且還經常加班。都被萬惡的CEO和天使投資人吃了。

所以當你念了那么多書,掙得錢沒有你老爸多的時候,你也不必太過自責,特別是城里的孩子。應該說,越發達城市的孩子,你這輩子掙得錢要超過你老爸的要越困難。

那我為啥要念書呢?要的。如果不在金錢這個維度上,你會發現自己比你老爸高明很多。你可能懂很多知識,天文地理;你有很多興趣愛好,騎馬揚帆;你關注自己,也關愛他人,你樂于付出,善于分享,你想法新穎,你行動快速,你為自己而活。你與金錢平視,不仰視它也不俯視它。這樣的我們,更健康也更幸福。

當然,我對通過正當手段掙到大錢以及有真才實學卻沒有大錢的前輩們都懷有深深的敬意。我不認為有錢就發表著擁有一切,但身處貧窮卻不想著去改變,我覺得這是可恥的。我自己出生在農村,畢業后在城市工作,城里的孩子在父母的幫助以及自己的努力下,他們的眼界見識遠在我之上,但是我內心有強烈的渴望,自己能夠趕上甚至超越他們,所以我現在都是以跑的方式去一點一滴縮小這二十幾年形成的差距。

所以我們還是繼續讀書,繼續沒大錢,卑微但是快樂地活著。

順便提一句,我還是有自信這輩子掙得錢超過我老爸的啦!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