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3題0天1抱怨 今天再次測了情緒色彩,依然需要在綠色與黃色多努力,要學會放下自己的一些面具、圍墻、輕裝上陣。面對兒子的一些行為今天還是破功了,大聲對兒子說話,抱怨兒子不聽話。晚上讓先生幫忙收衣服回去,先生說沒空,一會再收吧,我繼續問:在做什么呢?刷牙?我聽著有些不舒服了,在里面自己生悶氣了,我自己也還有一堆的事情還沒有做好,一會你還要我幫你按摩腰,還要收拾回去老家的東西,覺察日記還沒有寫,又想繼續看一會書,覺得時間不夠用,在內心抱怨先生不幫忙做事,還要我幫他按摩,不耐煩,怎么我就不可以直接拒絕先生呢?(站在自己的角度)假如我是家庭關系規劃師的身份,先生腰不舒服,想讓我幫忙緩解一下,這也是作為太太樂于為先生服務的事情,先生正面動機是想要我關心他。
今天午睡在鬧鐘響起來的時候我醒了,可是我依然在夢中,在還沒有睜開眼睛之前,我要把下午夢里的事情記得與冼老師分享,和夢中的這種感覺在一起。當我打開手機微信與冼老師分享的時候,告訴冼老師,今天午睡我沒有恐懼了,有了這兩天看的一本書《遇見未知的自己》開篇提到的“我是誰”、與書里面提到圓圈,圓圈中間是就是我們生命能量來源(真我、愛、喜悅、和平)最外圈是(角色扮演、身份認同)與早上剛剛聽回去謝導的21天不抱怨第2天語音內容是一樣的,中間三圈內容是(思想、情緒、身體)鳳珊老師講BMEA,這個圓圈一部分內容和慧萍講的自我曼陀羅是一樣的,好像夢中一直圍繞著這些問題,當把角色扮演、身份認同、思想、情緒、身體都扒開的時候,也就找到了“我是誰了”,在研究要怎么才可以扒開這些呢?找到“我是誰呢”?講著講著的時候,突然不記得夢中發生的事情了。在書里面提到了能量相同的時候吸引同頻的人,剛剛好看到另外一微信群,大家談到了“臣服”兩個字、覺得在這群里覺得好舒服,我就有一種同頻的感覺,馬上把自己對“臣服”兩個字一直在琢磨著,感悟分享出來,也得到一位朋友幫我梳理一下,我也更加地清晰了,能量場是可以相互影響的,所以我們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