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我們早已經過了談癌色變的時代,這個大的病系每天都在奪走無數人的生命,而我們依然缺乏基本的了解。 聽到癌癥這個嚇人字眼,我更好奇這個癌癥怎么就成為每個人的戰爭了?該怎樣與癌癥進行作戰呢?
? ? ? ? 此書的作者大衛·塞爾旺-施萊伯是美國匹茲堡大學醫學院精神科臨床教授,同時也是一位有18年抗癌經歷的腦癌患者。專業的醫學背景讓作者的分析可以結合第一流的醫學研究和臨床實驗,而患者的身份又讓他清晰地知道,普通患者最關心什么。
? ? ? ? 癌癥是典型的慢性病,癌細胞和免疫細胞一直在博弈,我們能做的,是增強免疫細胞,減少癌細胞生存空間和給養。
? ? ? 現在工業的迅猛發展,曾經引起過很多大規模的職業病,而癌癥,應該算是大環境給每個人的潛在職業病。生存環境的惡劣,各種化學物質深入土壤,植物生長的養分變壞。
? ? ? ? 同時,我們的飲食習慣進一步變得不健康,各方面的綜合因素,都在給癌癥生長空間。我們沒有辦法改變大環境,也沒有辦法真正決定食物的根本來源,但是我們可以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
? ? ? ? 個人的生活習慣,包括生活作息和心理健康與癌癥的病變休戚相關。人,最珍貴的是生命,進一步講,是有質量的生命,最起碼的要求就是健康。但是,最珍貴的東西,往往最容易忽視。
? ? ? "其實,人和癌癥之間的戰爭,本質上是人和自己的戰爭。勝負取決于你有多大程度上能聽命于自己,取決于你能否吃健康的食物、按時休息、經常鍛煉,增強自己的體勢,消滅癌癥生長的環境。如果不能聽命于自己,那就只能任由命運。"? ? ? ?
? ? ? ? 聽完此書,我想我會給自己一個暗示,我要關心自己的身體,會一點點注意和改善不良的習慣,有積極向上的心態,畢竟積極向上的心態,是我們面對未知的一大法寶。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