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
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
白云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于二月花。
遠上寒山石徑斜,
遠上,A.上山已經上了很遠。B.到遙遠的地方,或者遠離親人和朋友的地方去上一座山。
寒山,為什么選擇用“寒”來形容描述這座山?A.肌膚反應。與下文“霜”呼應,一座讓人肌膚有寒冷之感的山,氣溫低。B.心理反應。一座讓人內心感到寒冷的山。內心可能并不喜歡這個目標,這個目標可能讓自己內心感到寒,或者上的過程遭遇上內心感到寒。
遠上寒山,可能在敘述一種人生的境況,或者人生的狀態。
石徑斜,為什么用“斜”形容和描述石徑?A.上山的石路彎彎曲曲,是事實描述。B.斜,不正,是一種價值評述,路不正。山的“寒”也許和斜有關系?
遠上寒山石徑斜,也許作者在描寫自己當時的人生狀態,也許更重要的不是寫實,而是在寫內心的感受和評價。一開句作者就密實地描述自己當時的一種人生境遇,這種境遇也許正好和當天發生的生活事件“山行”內外暗合。
白云生處有人家。
白云生處,應該是描述在很高的地方。有的版本是“白云深處”,描述其高,可能更側重描述其隱蔽,遠離世人??赡軓娬{要拜訪的是個隱士;或者自己在向更高的,或者更遠離世人的地方進發;也可能作者已經到達了白云生(深)處,看到了有人家。
有人家,可能是隱士,強調其遠離世人;也可能隱喻攀登極高之人,白云生處已經有人到達,而自己還在中途;也可能暗示自己也已到達。
停車坐愛楓林晚,
停車,看來路并不太壞,山上得也不太艱難,至少還有車啊。
坐愛,由于愛,因為喜歡。也可能因為停下來,坐下來而發現了所愛。也可能因所愛而停下來,坐下來,慢慢欣賞。
楓林,點名了對象,或者旁邊的重要事物,楓林。
晚,一個時間詞語。A.點名停車時的時間,天色晚。即使天色已晚,也要停下來品賞。B.一個表明時間變化的詞語,坐下來的時間很長,一直坐到天色已晚。C.傍晚的(楓林)。
也許中途發現所愛,也許在白云生(深)處發現所愛。山雖寒山,林非寒林,葉非寒葉。遇到意外所愛。
霜葉紅于二月花。
更加具體地描述自己的所愛,霜葉。
霜葉,經霜后的葉子。這里作者描述的肯定不是自然事物與現象,否則他就不是詩人了,而是在描述一種生命的狀態和階段。作者在這里第二次把現實事物與人生境況比照。葉子就是個生命體,到達了生命的秋天。已經擁有了生命春天,夏天和秋天的閱歷,也遭遇了生命的秋霜考驗。
紅于,展示了生命的紅艷程度,更紅,更漂亮,也是一種個人主觀觀點。
二月花,在描述一種生命的狀態和階段。處于生命的春季,嬌嫩,美艷,潔凈。二月花曾經應該是作者所愛的生命階段和狀態,也許現在還有自己當年的影象。但是現在,生命經歷了春季,夏季,秋季,自己已經改變了看法,生命的汁漿已被春天,夏天,秋天囤滿和調和,霜葉的紅已比二月花的紅更紅,更美,更重要。
套用一首藏族民歌的歌詞:當秋天飛過的時候/楓葉已不再是從前的模樣/因為它那翅膀的陰影/曾經撫在了大山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