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蟬趣

中午,聽到了今年第一聲蟬鳴。

兒時的我,就有一種篤定的想法:只要聽到了蟬鳴,夏天就到了,就能穿裙子了。還是上小學(xué)時,一個剛剛有蟬鳴的夏天中午,全家里人圍在一起吃飯,我跑到父母房間,從鑲著一面大鏡子的衣柜里找出那條特別喜歡的短裙,穿在身上,鏡子前轉(zhuǎn)幾個身,再跑出去給父母看。父母說我臭美,但滿含笑意的眼神卻透出內(nèi)心真實的、帶有些許驕傲的高興:女兒長大了,知道打扮了!那是一條普通的白底藍(lán)花短裙,只是媽媽的手巧,腰部穿過三條松緊帶,既舒服有好看,我特別喜歡。在以后的歲月里,就是穿上幾百塊一條的裙子,也再沒有過當(dāng)時那種歡快的心情。

上了初中,就不穿裙子了。因為長成姑娘了,心里追求美的那種蠢蠢欲動,總是不愿意第一個表現(xiàn)出來,怕別人說“洋相”。雖然那種想臭美又多了幾分畏懼的顧忌,稍稍剝減了追求美麗帶來的兒時快樂,但那時捉蟬的幼蟲、捕蟬、尋蟬蛻帶來的歡樂卻是不曾減少,也永遠(yuǎn)存在記憶里。

蟬的幼蟲,這是我在上了初中,學(xué)了一篇叫《蟬》的文章,才知道的這種動物的學(xué)名。在我們老家那地方,土話稱這種小東西為“jie了龜兒”,這個“jie”到底是哪個字,大家都不知道,所以在這里,我稍微書面一點,權(quán)且叫“知了龜兒”吧。

記得小時候,“知了龜兒”特別多。傍晚來臨,太陽還沒有完全落下去的時候,我這個饞貓就開始行動。拿一把小鐵鏟,到我家屋后的大水灣邊,在一棵一棵樹下,彎著腰仔細(xì)搜尋“知了龜兒”的小洞口。只要看到那種邊沿土層很薄的小洞,就抓緊蹲下,拿小鐵鏟的一角,輕輕一挑,一只“知了龜兒”的頭就漏出來了,再用食指與拇指捏住頭部,一拉,一只沾著泥土的“知了龜兒”就落入我的手掌!也有時,拿不準(zhǔn)某個洞里有沒有藏著我的獵物,本著“不放過一只”的原則,用鐵鏟挖下去,一邊挖,一邊膽戰(zhàn)心驚:不會是蛇洞吧?!

我們家夏天的晚飯喜歡在院里吃,一家人圍在一個比較矮的長方桌邊,每人做一條很矮的板凳,一手吃飯,一手搖著類似芭蕉葉做成的“荷葉扇”。這個時候,往往就有“知了龜兒”悄悄的爬到某位家人的腿上,引起一片笑聲。然后,我和兩個哥哥就會爭先恐后去把院子里的兩棵石榴樹、五棵棗樹、還有記不清顆數(shù)的楊樹上、甚至是墻上,都檢查一個遍。當(dāng)然,落入我們手中的“知了龜兒”的下場肯定是被放到“咸菜缸”里,第二天中午變成入口美味。

單靠我們家小小院子里出現(xiàn)的這幾個“知了龜兒”來解饞,是遠(yuǎn)遠(yuǎn)不夠的。晚飯后,我們都要提著一只底面直徑有一尺左右、高有一尺半的小鐵筒去村西的河堤上去捉。現(xiàn)在,那只小筒依然在,但那吸引“知了龜兒”的河堤兩側(cè)茂密樹林卻不在了。那個時候,我年齡小,總是感覺從我家到河堤的路很遠(yuǎn),而且“知了龜兒”又是晚上出來,我膽子又不大,總是央求兩個大我五六歲的哥哥帶我去,兩個哥哥還總是不情愿的在父母的說情下才勉強帶我去,當(dāng)然,會剝奪我拿手電筒的權(quán)力。我一路都在想:為什么“知了龜兒”總是晚上出來?等它以后白天出來了,我就不用求你們了。到了河堤上,看到遠(yuǎn)遠(yuǎn)近近那么多手電筒的光在上上下下、左左右右紛飛著尋找,我也就忘記這個問題了。所以至今,我也沒去追解到底為什么“知了龜兒”晚上出來。

我們?nèi)齻€,一般用一兩個小時的時間,尋遍河堤上南北三四里的范圍,就可捉到半筒“知了龜兒”,那可是一個不小的勝利!帶回家,認(rèn)真的洗凈,一邊往“咸菜缸”里放,一邊數(shù)著個數(shù),還一邊幻想著明天中午的美味佳肴……。臨睡覺前,還會很不放心地掀開“咸菜缸”蓋子,檢查一下有沒有生命力強的“知了龜兒”,順著老蘿卜咸菜爬出“咸菜湯”面,而脫殼成蟬,逃脫我們的虎狼之口。

雖然有這多么的“知了龜兒”成為人們的美味,但依然還有很多的蟬在高歌。小時候,夏天的中午往往是不愿意睡覺的,雖然被父母勉強關(guān)在家里,勸上床,但腦子一直在想:怎樣去捕蟬?于是,趁著父母睡著了,悄悄的爬起來,拿了一頭套了小網(wǎng)的竹竿,也就是我的捕蟬工具,就一溜煙地跑了出去。

我還算是幸運的,纏著爸爸給我做了這樣一個專門工具,有很多小朋友,根本沒有工具,所以就想出了一種土法子:在自己家糧倉的出糧口,掏一把小麥粒,放在嘴里嚼一嚼,再拿出來,粘在竹竿的一頭,走在樹下,來一個“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悄悄地,悄悄地,對著蟬就點下去。但這種方法成功的機率很小,所以,在當(dāng)時,我那個簡陋的捕蟬工具就成了大家羨慕的對象,還被好多小朋友的家長仿制過。蟬,捕來是不能吃的,只能喂給家的雞鴨鵝,現(xiàn)在清楚的記得我們家的一只鴨,整口吞下了一只蟬,蟬還在它的胃里鳴叫,估計它是嚇的,圍著我們家的院里瘋也似的跑了兩圈后,那蟬才沒有了聲音。

爸爸是個醫(yī)生,據(jù)爸爸說,蟬蛻是一種很好的藥材,有疏散風(fēng)熱作用,于是,我們?nèi)齻€就比其他小朋友多了一種玩法:找蟬蛻。這種玩法帶給我的樂趣,較捉“知了龜兒”,“捕蟬”小了一些。因為不用太想辦法,就能拿到,所以,對蟬蛻的記憶,只有掛在我家牛棚里的那兩只滿滿的蛇皮袋子。后來,我上了大學(xué),因為給我湊學(xué)費,牛賣了,牛棚空了,那兩袋子蟬蛻去了哪里,是不是真的去做了中藥,也不清楚了。

小時候,捉“知了龜兒”的河堤,已經(jīng)變成了農(nóng)田。前幾天,有老家的微友發(fā)了一張我們村南的林蔭道,兩邊是高大的楊樹,不知道有沒有“知了龜兒”?暑假回家的時候去尋訪一下!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nèi)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nèi)容

  • 夏天到了,遠(yuǎn)處村莊的樹林里,傳來隱隱約約的蟬聲,聽著吱吱的蟬鳴,不由的想起童年捉蟬的情景。童年那個無憂無慮,天真爛...
    鄉(xiāng)村的月兒閱讀 772評論 4 0
  • 文/阿關(guān) 我像往常一樣下樓散步,隨風(fēng)飄來陣陣花香,是金桂的味道。秋天的水秀新村,桂花成了主角,很多人甚至專程來賞花...
    捌天閱讀 1,086評論 6 3
  • 像陷入了無邊的風(fēng)中, 又像停在了寂靜的河里。 我拿著一支破碎的船槳, 望著河對岸城堡里的你。 無力的劃向你, 不如...
    六熊閱讀 578評論 0 49
  • 皇宮,一棵樟樹在清風(fēng)中悠悠的搖曳著,淡淡的清香彌漫在整個園子里,讓人不禁駐足,忍不住走進(jìn)靈愿圓,許下美好的愿望。 ...
    z竽閱讀 181評論 0 1
  • 國慶七天,我竟也在家宅了七天,因為實在覺得無聊,買了毛線,自己勾了只小兔子來打發(fā)時間。 本來不能熬夜的我,今天在看...
    愛笑的兔兔閱讀 436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