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拖延癥的一大法寶就是即刻去做,但是這里的做,我覺得是做重要且緊急的事,在我看來,立刻去做未必就一定是好事。
?第一:人的感情瞬息萬變,人的想法也是千奇百怪,開心的時候和悲傷的時候所做的決定是不一樣的,真正的決定應該是在心態平穩且長期思考之后下的,與其按照自己的心情來,還不如想好了再動手。
?第二,磨刀不誤砍柴工。怎么說呢,我原來以為有個大致計劃就可以,結果是在做的同時老是想著下一步計劃,或者開始反思計劃的正確性,以至于降低效率。而且在做的過程中會不斷遇到問題,或者誤估時間,到最后計劃不是計劃,全是變化。
?第三,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要立刻做的。個人以為,想本身也是一件事,當然這里是有效思考而不是胡思亂想,一想到就做的事經常是生活上的瑣事,或者領導的任務,對于長期工作來說,一段長時間的思考是必要的。
?那么我們該如何區分,如何讓自己能夠堅持做好每一步呢?
?第一,絕不忽視計劃的作用。我們做的計劃都太過隨意,甚至只是想想。在做計劃之前我們要明確幾點。一個是,計劃和目標分不開,比如這一年要讀一百本書,讀完之后對你的工作有什么影響呢?像我,要是要讀一百本書,肯定是關于管理和閱讀方面的,因為這是基本能力,是根基,現在我讀雜書,效果就不明顯。第二個是計劃一定要細,要肯花時間!我們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低估完成任務的時間,李笑來說要把任務分為熟悉的和不熟悉的,熟悉的按照經驗來,不熟的先自己嘗試做兩天,有個記錄,然后再估算!這是一種方法,另外,雖然低估不可避免,但是我們要盡量理性,分配任務的時候要客觀,把握120%原則,寧可多花點時間,把所有的任務保質保量,就比如背單詞,總要考慮到復習的時間吧,不可能沒有遺忘啊?要做到這一點就要在平時積累經驗,明白基本的學習,記憶規律和方法,這里我的各種本子們就有用途了,每天學習的習慣我確實堅持的不錯。要相信積累的力量,對于各類計劃的制定,我還需要多學習,所幸的事,最近喜馬拉雅上訂閱了小強的音頻,利用周末好好學學!
?第二,把任務分成一個個小的可執行甚至容易執行的部分,這樣就有了堅持下去的動力。我決定就和現在一樣,每周養成一個好習慣或者改掉一個壞習慣,我們要相信時間的力量,不是嗎。
?我這個人本身就愛想太多,但是缺乏行動力,現在我知道了,這不是我先天不足而是我一直想一口吃出個胖子,如果這樣,那我豈不是成了天才?算了,我還是當個正常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