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中午和同事吃飯,因有人說到了自己上周末的一次相親經(jīng)過,于是大家像抓到繡球似的找到了聊天的主題,愛情。這個話題已同“幸福”一樣,成為眾所周知卻很少去主動觸及的敏感詞匯,每個人心里都有自己對愛情的詮釋,然而對于太多單著的人,愛情像一塊掉進井里的石頭,深埋在水底。等到有天水干,孤單到難以名狀的時候,它露出頭來,你才想,噢,愛情到底是什么,為什么我還單著?
話雖如此,真要讓每個人說說心目中的愛情,能說清的怕也沒幾個。
《后會無期》里有句臺詞,叫“聽過很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我談過好幾次戀愛,卻從未見過愛情的樣子。我承認自己是那說不清愛情是什么的大多數(shù)人中的一個。如果你要聽我講我的戀愛經(jīng)歷,我倒是能講很久,真要聽的話,建議你先煮壺咖啡,準備一包沒開封的蘇打餅干,找一個舒服的沙發(fā)躺下,最好再拿一把蒲扇。當然這是玩笑,我還不至于不害臊到當著所有人的面講自己的戀愛史,我不會講,你們也不愿聽。
但問題是,像我這樣活了幾十年,談過多次戀愛,有些甚至結了婚生了孩子,孩子都能走路喊我叔叔,卻從未體驗過真實的愛情的人不在少數(shù)。我們之所以戀愛、結婚,大多是因為孤單太久,而不是找到了真愛。雖然牽過Ta的手,吃過Ta做的飯,陪Ta逛過街看過電影,甚至酣暢淋漓的做愛,卻依舊覺得愛情就像鬼,只聽過沒見過。
偶爾會有真愛的感覺出現(xiàn),比如公交車上坐你前面座位的少女,身材苗條,扎著馬尾,帶一副黑邊眼睛,打扮清爽,穿著得體。你被她的一舉一動所牽引,心想,這就是我想一起過一輩子的女孩。于是你在心里上演如何與她搭訕:先輕輕拍下她纖細的肩膀,她回過頭,然后你裝作一副好奇的樣子問她要到鳳凰匯見一個朋友,應該在哪站下車。她則微笑著告訴你應該在三元橋下。于是你可以說你手機沒電了,能不能借她手機用一下給朋友打個電話告訴對方自己馬上就到,安慰朋友別著急。她說可以呀,拿去用吧,還會覺得你這家伙挺細心。然后你拿著她手機撥通了自己的號碼,最后找到了真愛。等你幻想完,她已經(jīng)下了車。
即使她一動不動的還在座位上,你也永遠不會有所行動,你與愛情總是擦肩而過。寧愿與你不愛的人做愛,也不會為了真愛勇敢一次。
我喜歡的一位電臺主播青音,她曾說過這樣一段話:為什么你至今沒有愛過呢?那或許是因為,你太在意你自己了,你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肯出來,但是又從未真正接納過真正的自己。
因為不肯接納不夠完美的自己,所以總是被動地接受虛假的愛情,更沒了自信去愛你真正想愛的人。沒見過愛情也便不足為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