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涵宇 xidea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812118/answer/39161833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注明出處。
現在是一個信息爆炸的年代,信息越來越多,越來越雜。所以對于用戶來說,應該把注意力集中在有效的信息本身上面,而不是界面上。扁平化設計將界面弱化,將多余裝飾Less掉,將信息突出,更加能夠適應現在以及未來世界的發展。
在iPhone剛剛推出的那個年代,大部分用戶還并不太熟悉這種使用手指操作的設備。擬物化設計因為更加接近于現實生活中的各種物件,所以在當時有利于降低用戶的認知門檻,有利于引導用戶更加“自然”的使用設備。但現在智能設備已經非常普遍,用戶對于“使用手指,通過屏幕來操作設備”這件事情的基本方法已經比較熟悉了,對于現在的大部分用戶,給他一個方框,里面寫兩個字,他就知道這是按鈕,能夠接受點按操作。所以綜合第一點,類似陰影、按下效果等等擬物化元素已經沒必要了。
擬物化有一個重要的好處,就是它更加接近于真實世界,以至于,它更加容易引導用戶獲得“沉浸式體驗”。就僅僅是基于這一點,擬物化設計不但不會死,而且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都會活得很好。比如說:
對于游戲的UI設計,十有八九是擬物化更加合適。理由很簡單,因為游戲是一種需要引導用戶獲得“沉浸式體驗”的東西。一個游戲好不好玩,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它的“畫面逼真程度”。
對于特定的用戶,例如老年人,他們可能并不是很熟悉計算機或者觸控類設備的操作。所以如果你要設計一個老人手機,或者給老年人使用的電子設備,那就可以考慮回歸擬物化設計。因為這玩意兒更加接近于現實世界,能夠降低這些特定用戶的認知門檻。
至于有人認為扁平化時代的到來意味著不再需要專業設計師,這種觀點簡直懶得討論了。舉個例子,假設你想表達一個“橘子”的形象,最容易的方式,是拍一張橘子的照片,還是只用單色繪制出一個讓人覺得像“橘子”的簡單圖形呢?有沒有想過,你畫出的“橘子”圖形,可能會讓人誤以為是橙子或者檸檬。事實上,扁平化的設計因為細節變少了,所以對設計師的表現力的要求,不但沒有變低,反而是變得更高了。
綜上,我認為雖然從邏輯上,扁平化是一種所謂的“趨勢”。但是人總是很奇怪的,很多時候我們追求的并不僅僅是高效,很多時候我們并不是“理性”的。有人喜歡簡約的宜家風格,就會有人喜歡所謂的歐式復古風格。所以我更加傾向于認為,扁平化和擬物化只是兩種不同的設計風格而已,現在看起來好像是扁平化更加“流行”,事實上流行這事兒,你還真說不準以后會怎樣。我們不應該僅僅為了“趕時髦”而將什么都拍平了。
作者:劉涵宇 xidea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812118/answer/39161833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