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話推薦】
毅力就是在正確的時間做出正確的選擇。
【作者簡介】
本書作者是美國的吉姆.蘭德爾,他畢業于著名的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是一位律師兼企業家,主要從事商業地產買賣、開拓新市場等。他本人致力于研究理財能力、個人成長與管理長達30年之久,在紐約大學和哈佛大學商學院等高校,都做過關于企業家精神等領域的演講。他著有一系列個人成長和個人管理類叢書,如《時間管理-如何充分利用你的24小時》、《說服力:如何讓他人改變想法》、《成功--為何不是你》等。蘭德爾一直相信,只要愿意付出代價,一切都是有可能的。同樣也因為吉姆.蘭德爾這種契而不舍的精神和毅力,鑄就了他的卓越成就。
《毅力:如何培養自律的習慣》這本書里,作者首先向我們講述了保持毅力,實現目標的方法和步驟。接著講述了減少毅力,養成良好習慣的方法。最后闡述了如何鍛煉毅力,養成自律,實現自我掌控。本書以用輕松有趣的方式,通俗易懂地詮釋了如何保持毅力,去養成自律的習慣,一步步實現人生目標。
1、如何保持自己達成目標所需要的毅力?
2、如何減肥最有用?
3、如何培訓自律習慣最有效?
【本書金句】
1、毅力就是在正確的時間做出正確的選擇。
2、一旦人們建立起強大的毅力,鍥而不舍地向著自己的目標或夢想勇往直前,慣性就成了人們偉大的朋友。
3、每一個取得成功的人都曾經掙扎過,也多次想到過放棄。但成功者通常只不過是那些堅持不懈、沒有放棄的人而已。
4、有了這種自律能力,就沒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沒有它,即使是最簡單的目標,看上去也可能就像白日夢。
【推薦閱讀】
書名:毅力-如何培養自律的習慣
作者:吉姆.蘭德爾
譯者:舒建廣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說起毅力,就不得不提到我們熟知的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樹。他在幾十年里一直堅持著跑步和寫作,每天寫作四小時,跑步十公里。他利用自己的恒心和毅力,戒掉了幾十年的煙癮,改變了晚睡晚起的習慣。他讓自己成為了一個高產高質的作家,幾次入圍諾貝爾文學獎;30年間參加了33次參加全程馬拉松,他變成一個體育健將,身體越來越健康,成為了真正的人生贏家。而這一切都是自律所給他帶來的。
誰不想要讓自己變得如此自律,還擁有開掛的人生?只是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是“常立志而不立長志”。往往事情做到一半,遇到一點困難就堅持不下去了。難以持之以恒,致使事情無疾而終,還使得自己愈加焦慮無助,更是找不到正確的方法和出路。
其實很多人無法持之以恒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他們的思想和行動沒有達成統一。比如,思想上期望自己瘦身成功、事業有成;行動上卻是管不住嘴,邁不開腿,工作上遇到一點困難就不敢繼續嘗試,忘記曾定下的夢想和目標。任由自己慢慢成為“思想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再深入來說,這就是因為缺乏做事情的毅力,不清楚如何鍛煉和保持自己的毅力,不懂怎樣運用毅力與負面情緒、誘惑等做斗爭。
那么,究竟如何擁有和保持堅強的毅力,培養自己的自律能力呢?如何用積極的行動,擁抱自己的夢想呢?讀完這本書,你將會得到答案。
《毅力:如何培養自律的習慣》這本書的作者是吉姆.蘭德爾,他畢業于著名的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是一名律師,也是一名企業家。作者本人致力于研究理財能力、個人成長與管理長達30年之久,孜孜不倦的精神、契而不舍的毅力鑄就了他的卓越成就。我們今天解讀的這本書,是作者吉姆.蘭德爾分析了諸多成功的人士的成功之道,以及閱讀了眾多關于毅力的書籍和資料后所著作出來的,教育我們如何通過培養自律的習慣,形成堅韌不拔的毅力,來實現夢想。
好了,事不宜遲,我們馬上來學習一下這本書的具體內容。
那么,在拆解原書的過程中,根據內容的邏輯性,我們先來探索有哪些方法可以保持達成目標所需要的毅力。接著,我們來分析如何減少毅力的消耗,如何將積極良好的行為轉化成習慣。最后,我們來研究如何培養堅毅的心理素質,練習鍛煉毅力,養成自律的好習慣。
2
我們先來看,要如何才能保持達成目標所需要的毅力,為什么有的人做事情能有著堅韌的毅力和持久的恒心,而你卻常常三分鐘熱度,一旦遇到困難,就停滯不前呢?本書將會告訴你,保持毅力是有章可循的。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如何保持毅力?
首先,保持毅力,持之以恒,要對自己的目標有著極度的渴望和不懈的追求,做到全身心投入。
作者吉姆在研究毅力的時候,得出了一個結論:“一個人的毅力與追求該目標的迫切程度成正比”,也就是當你越渴望達成目標時,在實現這個目標的過程中,你就會越有毅力,更能讓自己全身心投入地去實現。相反,如果你覺得一件事情對你可有可無,沒有非必實現它的源動力,這會導致你的行動變得遲緩、拖延,直至到最后以放棄、失敗告終。
書中提及了一個例子。一位肥胖的女人一直致力于減肥,在過去20多年的時間里,都沒有減肥成功。直到后來,她的兒子得了很嚴重的病,需要進行腎移植手術。醫生告訴她,她配型成功,可以把自己的一個腎移植給兒子,來拯救兒子的生命。但腎移植的前提是,她必須最大限度地將體重減下來。這位母親極力想要挽留自己兒子的生命。于是,她真的做到在幾個月內就成功減了約64斤的體重,達到了能為兒子進行腎移植的條件。
由此可見,如果你對一個目標極度渴望,會讓你的“體溫”升高。當然,這里的“體溫”指的是你渴望達到目標的熱切程度。有了這個極度渴望的目標后,你將會投入全身心地去關注它,不惜一切代價想要實現它。因此在達成目標的過程中,你就會保持極大的毅力,積極行動,不會因為任何困難和挫折就輕言放棄,因為你的目標對你來講,可能就是至高無上的感覺。
好了,有了對目標的渴望和極度的期待,接下來就要開始行動了。如果盲目行動,光想著一口就吃成個大胖子,必然會加重自己的挫敗感,所以要對具體目標進行科學的分解和計劃,把大目標分解成易于消化和完成的小目標。
人容易有趨易避難的心理。對于比較容易達成的小目標、容易掌控的事情,我們總是會覺得“我能行”,以此不斷給予自己積極的心理暗示。同時也會增加對下一個目標的興趣和信心。我們通過累積完成每個小目標,就能更容易地去實現大目標了。
舉個例子,大家都知道,馬拉松是一項考驗人的毅力和忍耐力的競技運動。日本著名馬拉松運動員山田本一,在很多次國際馬拉松比賽中都取得了優異成績。有人問他成功的秘訣是什么?山田本一說,他在每次比賽前都會騎車去熟悉跑道周邊的環境,然后將沿途比較有代表性的建筑或標志記下來,把四十公里的賽程分解成若干小部分。
當他開始比賽的時候,就會拼勁全力去實現一個個小目標。到達第一個路標后,再把目標定在下一個路標,這樣越跑越有信心,并會相對輕松地跑完全程。試想一下,如果他一開始就把目標定在終點,那么有可能使他的心理產生恐懼,畢竟馬拉松的賽程非常長,容易讓自己感到緊張和疲憊,甚至會因此中途放棄。
所以,對具體目標進行科學的分解和計劃,能充分調動和有效保持自己的毅力,有利于目標更容易地實現。
除了以上兩點,還有比較重要的一點方法就是,要對自己充滿信心,保持樂觀愉快的心態,積極地思考和行動。
因為在目標實現過程中,總是會荊棘叢生,我們會遇到很多困難和挫折,而保持積極心態的人會充滿正能量和堅持的勇氣,能夠堅定地給自己一個承諾和期許。
我們來看一個書中的真實例子,底層出身的吉姆立志成為一個成功的演員。然而他剛來到好萊塢的時候,既身無分文又不認識任何制片人,典型的三無人物“無錢無關系無人脈”。但他沒有消極失望,內心仍有一腔熱血和不屈的毅力與行動力,懷著積極的心態和自信心,為自己簽訂一份約定。他給自己開了一張1000萬美元的支票,支票的兌換時間是在五年后,以此來激勵自己。
于是,在這種積極行動的暗示下,他不斷去試鏡,去劇組嘗試各種角色。他經歷了無數次的失敗和打擊,每當他堅持不下去的時候,就會想到那張千萬支票,仍未實現對自己的承諾。憑借對自我的承諾和樂觀的心態,他持續不斷地去努力爭取和奮力拼搏,終于在四年后,因大片《神探飛機頭》,他一舉成名,給自己兌現了那張千萬美金支票,也就實現了對自己的承諾。
可見,即使面對著遙不可及的目標,只要對自己充滿信心,保持樂觀愉快的心態,積極行動;只要不屈不撓地去嘗試,保持毅力,就有機會促使自己去實現目標。
所以說,如果我們想要保持住自己的毅力,利用它實現自己的目標,必須要對目標有著極度強烈的渴望,而且要將大目標分解成一個個容易實現和易于消化的小目標,以此增強自己的自信心。同時,也要學著保持樂觀愉快的心態,向著目標堅持不斷地努力。
3
當然了,剛開始的時候,可能毅力大家都有。但往往隨著時間流逝,人很容易就懈怠了。那么,接下來,我們就來看一下,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我們還應學會有選擇地運用毅力,來恰當地減少毅力的消耗。
作者在書中提到一個觀點,毅力就像肌肉,如果過度使用,就會讓人感到疲憊不堪,所以要盡可能地減少毅力的消耗,才能讓它在關鍵時刻發揮作用。
正因為毅力是有限的,所以我們要學會辨別自己的薄弱時刻。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期望自己能夠通過努力,快速達到一定的人生高度,快速是想要有多快呢?就是既想在短時間內講得一口流利的英語,又想要考取教師資格證,實現自己的事業和夢想。既想要減肥瘦身,又想要在工作上升職加薪。殊不知,每一個目標對自己都有著極大的挑戰和困難。如果在同一段時間里設定多個目標,勢必會讓自己的能量消耗,毅力也會大大減少,從而加大事情失敗的概率。
書中提到一個故事。女主人公貝絲,想要開一家自己的服裝店,在申請銀行貸款的時候,需要出具一份商業計劃書,正當她著手編寫商業計劃書的同時,看到自己的老公比利在減肥,于是她也萌生了想要減肥的想法。
但是同時做幾件事情的做法是不太可取的。就像她在撰寫商業計劃書的時候,需要非常多的專注力和毅力。如果在中途實施減肥計劃,毅力和自身的能量容易被耗盡,使對待每件事情的專注力都不足夠,最后只會使得兩件事都做不成功。
毅力是有限的,我們學會分清事情的輕重和先后,適當發揮毅力的作用,以便在最需要的時候運用。因此我們要學會辨別自己的薄弱時刻,在適當時間內選擇好重要目標,有選擇地運用毅力,為之堅持和努力,從而減少毅力的消耗。
那么當然了,除了辨別自己的薄弱環節,在執行清晰和強烈目標的意愿過程中,受到干擾和考驗時,還有哪些方法可以減少毅力的消耗呢?這時候我們可以通過四個有效的方法,來幫助我們克服干擾,學習如何減少毅力的消耗。
首先要學會識別干擾自己的那些誘惑。誘惑就是會影響你去達成目標的阻礙。對于書中所提到的正在減肥的比利,對于他來說最大的誘惑是甜品,甜品是他的最愛,總會有比利抑制不住想吃甜品的時候。而對于正在寫商業計劃書的貝絲,最大的誘惑是就是不停響動的手機。她在寫計劃書的時候,總是忍不住去看手機。
那么,對于這些誘惑,需要提前做好應對措施。就像比利可寫好一份毅力計劃書,外出就餐別人吃甜點時的時候,提前為自己立好規矩和準備,例如用水果來代替甜品。而貝絲在寫商業計劃書的時候,可將手機的通信或者網絡功能關閉。
為了達到更好的效果,還要使用強調目標的口號。簡單來說,提前制定好一個詞或者短語作為口號。在你的毅力逐漸消退,當你開始被誘惑時,用這些口號來不斷強化自己的目標。比如貝絲在寫商業計劃書的時候,還沒來得及關機,朋友發來一個微信,她很想去回復與朋友聊天。這時她默念幾遍,她策劃書里的商店名“貝絲精品時裝店”,努力把玩手機的思緒轉移到商業計劃書上,放棄看手機的念頭。
要是你用了以上三種方法,還是沒能抵擋得住誘惑,這時候,就要給自己設定一個快速返回正軌的“固定錨”。 就是即使中途還是沒達成目標,也要通過一種“堅持”的思想,來暗示自己仍然要堅持目標,繼續鞏固自己的想法和追求。像在減肥中的比利,控制不住吃了甜品;又或是像正在寫商業計劃書的貝絲,還是忍不住拿起手機聊天。他們都沒能一直堅持去達成目標。但是這個時候也不能放棄目標,可以在心里默念道:“這次我沒經受住誘惑,但既然已經發生了,后悔也無濟于事。現在能做的是盡快回到正軌,我得堅持住這個目標,持續為這個目標努力才對。”通過這樣的心理暗示,能再次增強自我追求目標的信念。
這四種方法,能讓我們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最大限度地減少毅力的消耗;能使毅力在動搖和經受考驗的時候,不會輕易地減少。正如作者所說:“計劃和準備得越多,你實現目標所需要投入的毅力就會越少。”
不過想要做到最大程度地減少毅力的消耗,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方法,就是將積極的行為轉化成習慣。
習慣的力量是強大的,它能夠讓你不再需要消耗毅力,輕松地做到持續性的堅持。比如刷牙、洗臉、穿衣、吃飯這些事情,從小每天是在父母的催促和幫助中進行的,日復一日形成了習慣,成為了你生活中習以為常的一部分。這時候,你就不再需要消耗毅力,也不用太多的自律,就可以在每天輕松自然地完成。
如果換成你致力于減肥,想堅持晨跑讓自己的身體變得健康美麗。一開始的階段,必然需要用毅力和自律去強迫自己,達成每天的跑步計劃。當你每天早起后,提醒并督促自己要堅持去跑步。慢慢地你可能會發現,在后來的時間里,你仍然會堅持跑步,但不再是毅力這項驅動力在推動你,而是身上已有一股習慣的力量,形成自律的方式,讓你能持續地堅持著這個目標,促使你減肥成功。
用自己的毅力去堅持和行動,當練習到有一定的習慣,能以此來推動你的行為時,就可以不再完全依靠著毅力去達成目標了,從而減少對毅力的消耗。這就是將積極的行為養成習慣所發揮的強大作用。
好了,以上,我從三個方面講述了如何減少毅力的消耗,將積極的行為轉化成習慣。首先,我們要清楚的是,毅力是有限的,不恰當地選擇運用,會讓人疲憊不堪。所以要學會辨別自己的毅力薄弱時刻,不要同時安排過多的目標去消耗毅力;接著,我們講述了在使用毅力過程中,用了四個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減少毅力的消耗;最后,要將積極的行為轉化和培養成習慣,才能最大程度地減少毅力的消耗,較為輕松地達到你的目標。
4
通過前面的分析,我們已經知道了毅力需要保持和減少消耗,才能在關鍵時刻發揮作用,在成功的路上助我們一臂之力。除此以外,我們可以通過培養堅毅的心理素質,用科學的方法去鍛煉毅力,從而養成自律的習慣。
培養堅毅的心理素質,先要學會控制你的主導思想,調動自己的意志力,摒棄消極。要及時識別出自我的主導思想,即那些控制你行為的思想;同時要認識到人的大腦在同一時間只能專注于一件事情,同一時刻只能處理一個主導思想。所以,我們要努力將自己的主導思想控制為積極思想,摒棄消極思想的干擾。
在這里想和你提起一部電影《肖申克的救贖》。電影主人公安迪,含冤入獄,從一個人人仰望的銀行家,一夜之間變成人人唾棄的階下囚。在惡劣的監獄環境中,他沒有臣服于監獄長的威嚴,更沒有被消極絕望的思想所吞噬,而是將自己的恐懼和不安轉移到了探尋越獄的方法上。安迪在獄內保持讀書、傾聽音樂、打磨石頭和結交摯友,并且保持對自由的渴望和對成功越獄后的極度期待。
因為這些積極的行為和想法,幫助他挺過了受人欺負、遭人侮辱的困境,減少了眾多干擾和妥協。安迪的主導思想是積極向上的,他努力改變現狀,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取得了監獄長的信任,最后成功越獄,使他重獲了自由。
由此可見,學會有意識地去控制你的思想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在惡劣的環境下,使積極向上的心態占據你想法的主導,盡最大努力摒棄消極和悲傷,會讓自己的心理素質進一步增強。
我們了解到如何培養堅毅的心理素質,那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科學的方法,能夠地鍛煉自己的毅力呢?有心理學家提出,進行一些有效的自我控制練習,可以從一定程度上改善和提高自己的毅力。這些方法雖然看起來有些“反人性”的,但在一定程度上能增強你的毅力和自制力。當然,在這過程里你要學會調整心態。
第一個方法很有意思,就是通過意志力控制自己不去撓癢。注意,堅持的時間要越久越好。我們知道,如果身體某個地方忽然奇癢無比,是一件非常煩躁的事情,你會下意識地用手去撓。殊不知,在你撓完后可能會加重細菌的入侵,使身體搔癢的地方變得更難受。你可以嘗試著堅持不去撓癢,盡量拖延去撓癢的時間,慢慢會發現身體變得不那么癢了。如此鍛煉忍耐力和毅力,不為是一種簡單的方式。
第二個方法便是,行車時,不妨跟在慢車后面耐心地行駛。就是在你急需趕路時,看著旁邊的車快速駛過,自己仍然只能耐著性子,跟著前面的慢車行駛。這種時候是非常考驗個人的耐心和定力的,這種“反人性”的操作和練習,說不定能讓你的毅力和耐心變得更加強大。
第三個方法是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非慣用手去做一些事情,以此來培養毅力。非慣用手,即在做事情時不習慣率先使用的手,一般指的是人的左手。當然如果對于左撇子來說,就是指他們的右手。譬如我們可以在日常的一些生活中,在吃飯、寫字、畫畫的時候,改變自己慣用手的習慣。這里并不是說要我們徹底地改變自己的慣用手。把右撇子練成左撇子,把左撇子練成右撇子。而是需要通過一種讓你沒那么舒服的做法,來你的克服不適感,以此來鍛煉自己的毅力。
毅力需要循序漸進地培養和堅持,才能更好地應對挑戰。以養成早起的習慣為例。我們可以一起來想想,本來以前自己都是九點鐘起床,后來想要發憤圖強,想要利用好早上清醒安靜的時光,為自己多添一些時間,去學習和工作來提高自己的能力,所以立志早上要七點起床。一下子提前兩個小時起床,這對我們來說是有些困難的,很有可能堅持不到三天,我們就放棄了這個目標。
那么怎樣可以更好地達到這個目標呢?這時候我們可以通過循序漸進的形式來完成。譬如第一天,運用一點毅力使自己早起5分鐘;第二天,多用一點毅力早起10分鐘;第三天,再運用多一些毅力,使自己早起15分鐘。以此類推地進行循序漸進,利用毅力去鍛煉早起的習慣。久而久之,習慣就會逐漸建立起來了。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科學易做的方法進行有效的毅力鍛煉,會逐漸增強自己的毅力,能夠更好地應對生活里重大的挑戰。
上面我們講到了,用一些“反人性”的方法去鍛煉自己的毅力,養成自律的習慣。但最后想要和你解釋一下的是,自律不是痛苦和自我剝奪,而是通過“延遲滿足”來實現自我掌控。養成自律的習慣,是需要自我約束和自我控制,但這種控制和約束并不是剝奪你“及時行樂”的權利,而是在即時滿足和延遲滿足找到平衡的狀態。更是在你經受住考驗后,能更好地走向人生的高度。
斯坦福大學的心理學家沃爾特.米歇爾博士,曾做過一個著名棉花糖實驗。
老師讓四五歲的孩子們坐在教室里,他們都拿著一塊棉花糖的托盤。他對孩子們提了個條件:“現在你們每個人可以得到一塊棉花糖,但我現在要先離開一會兒,如果能在我回來后再吃這顆棉花糖的話,就能再得到一塊棉花糖。”十幾分鐘后,老師回來了。最后只有三成的孩子,可以把控好自己,沒有吃掉那塊糖。14年后,米歇爾博士又從不同方面,對這群孩子進行了一次調查。結果顯示出,當年那些能控制住自己沒有吃棉花糖的孩子,學業成績更加優秀,情商和社交技能都更為突出。
在這里我們可以看出,從小就自律的孩子,長大后在綜合能力的方面,都表現得更為出色。所以說,自律是一個人成功路上的助推器,為自控力輸送能量,促使我們不斷地為自己造就更好的人生。
說到底,要培養堅毅的心理素質,控制自己的主導思想,才能在惡劣的環境中看到希望的光芒,兌現自我的承諾。所以說,在日常生活中,不妨學著用科學的方法去循序漸進地練習毅力,有益于迎接更大的挑戰。有時,自律不是痛苦的約束,不是剝奪你的快樂和自由,而是通過“延遲滿足”,讓你的人生達到新高度。
5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講解的全部內容,下面,我們來簡單回顧一下。
如果你的意志不夠堅定,在面臨生活的種種困難時,就會變得難以去克服。那么,如何才能讓自己為實現目標,從而下定決心和盡其所能地為成功積蓄力量呢?
《毅力:如何培養自律的習慣》這本書里, 我們知道,毅力是一個人養成自律習慣、走向成功彼岸必不可少的因素。那么,我們首先要保持達成目標所需要的毅力,要對成功有著極度的渴望、懷著熱切的欲望和激情,并且全身心投入到追求夢想的行動中。
然后在執行的過程中,學會將大目標分解成易于消化的小目標,易于加速目標的實現。還有要注意的是,我們保持樂觀的心態、積極的想法和行為,因為這是我們在實現目標時的催化劑;接著,要將積極的行為轉化成習慣,最大限度地利用慣性而非毅力地去堅持,從而減少毅力的消耗;最后,我們要培養堅毅的心理素質,科學地鍛煉毅力,從而養成自律的習慣,將人生推向一個新的高度,實現自我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