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嫂、二胎媽媽,這兩標簽似乎就能讓人感覺累累累。
的確如此,每天晚上哄完二寶哄大寶,再擠奶睡覺就到了半夜,晚上喂二寶一次,睡不飽三個小時大寶就醒了。情況好的時候,大寶醒二寶睡,不然,媽媽爭奪戰就開始了,哭聲此起彼伏,好不熱鬧。
三歲的大寶就如同一個永動機,永不知疲倦,上午除了給二寶喂奶,其他時間以大寶為主,大寶睡午覺,二寶肯定一下午清醒,沒人理她她就嗚啊哇說個不停,視線內有人出現她就立馬綻放燦爛的笑容,讓你情不自禁就得陪她玩。
倆娃配合完美,目的似乎就是一個:媽媽別睡,陪我玩。所以,現在的我,拖著疲憊的身子,來給自己打雞血了。
培養耐心,減少焦慮,你需要把3S法則熟記于心。
3S法則即simplify(簡化)、short(縮短)、和slow(放慢)。
001.進行簡化,岔開時間完成。有一個饑腸轆轆的人,來到一條美食街,每一種食物都想吃,于是每一口都塞好幾種食物在嘴里,結果沒有享受到一種食物的美味,還搞得鬧肚子。
我們也經常會犯這種錯誤,想同時完成好幾件任務,又想看書,又想學英語,又要學理財,做這個時想那個,結果一樣都沒做好。
簡化可以有效解決這類問題,核心是“單任務”。做一件事情時,專心做這一件,如果你在整理衣柜時,發現書柜也是亂的,那么先整理衣柜,書柜改天整理。并且告訴自己完成了一項任務,應該獲得成就感,而不是還剩一件任務沒完成的失落感。
我們的耐心和精力都是有限的,不要貪多,人是很容易產生焦慮的,情緒焦慮、知識焦慮,焦慮不會給你帶來收獲,學會簡化生活事項,減少抵觸情緒,向孩子們學習,一次專注一件事。
002.縮短時間。如果你想學習書法、學習鋼琴、堅持閱讀,不要逼迫自己一定要進行多長時間。研究發現,成績優異的那些人,往往會把練習的時間縮短,練習小提琴控制在半小時以內,就不會失去耐心,一旦時間拖長,就會覺得疲倦從而提不起興趣。
讓自己在較短的時間內保持專注,從而產生成就感。縮短的時間因人而異,只要在這個時間段你能夠保持良好的耐心就可以了。
不要盲目堅持,讓自己的耐心處于正常狀態,不要埋頭苦干,這樣你才能堅持的更久走得更遠。
003.整個過程放慢節奏。當多重任務向你襲來時,是不是有種手忙腳亂的無力感,一邊想著趕快解決掉,一邊開始失去耐心,暴怒開始產生,疲倦來襲,無法全神投入,最后都草草了事,從而產生焦慮。
你需要刻意放慢腳步,讓自己平靜下來。
拿我自己來說,倆娃都哭鬧,我只能先以小寶為主,因為她的需求不外乎換尿不濕、吃奶,都是剛需,此時給大寶講清道理,然后交給外公外婆,哭鬧之后他會慢慢明白,妹妹現在小,必須有媽媽照顧,而不是對大寶吼叫說你怎么這么不聽話,能不能別鬧了,讓彼此受傷。
在做事的時候,提高注意力,比如你在刷牙洗臉時,去感受每一個動作,讓自己清醒意識到自己在做什么,專注,活在當下,你會越來越清醒的感知自己在做什么。
生活節奏越來越快,掙錢要快,成名要快,生活節奏更是不折不扣的崇尚快捷,仿佛不快就無法正常生活。
快生活讓我們失去了太多,不僅是健康,還有對生活的熱愛、激情和享受。人們對身邊的一切喪失了新鮮、好奇、體會和感動,生活的細節已被完全的忽視。
卡佛說:“一個人忙得連讀詩的時間都沒有,根本不是生活”。
但,快,已經是這個時代的主旋律,已成常態;而慢,只要偶爾停下來體會一下就好。在行進過程中暫停腳步,慢下來,放松自己,反思自己走過的路。
好了,小寶醒了,我已充滿雞血能量,喂奶去,開始享受美好忙碌的一天,畢竟,有兩個小家伙對我有著不由分說的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