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離職無非就有兩種情況:主動和被動。主動離職就是我們常說的跳槽,因為對企業的某種不滿或者自己有新的發展機會,把公司給炒了。被動離職就是我們說的辭退解雇。但不管是主動還是被動離職,往往會發生很多“秋后算賬”的事情,給公司造成不必要的麻煩和損失,更有甚者會對公司產生負面影響。
據企業危機管理現狀調查報告顯示,在企業所面臨的危機類型中,人力資源危機列第 2 位。而在人力資源危機構成比例中,列首位的就是員工的高離職率。可見員工高離職率對公司管理的影響危機有多嚴重,損失有多大。
人員流動率過高對公司來說損失很大。損失種類不一樣,離職損失分為直接損失和間接損失。
一、直接損失有以下幾種:替換成本;新入職人員的培訓成本;新老員工差異成本;離職管理成本;補償成本等。
二、間接損失的成本實際上比直接損失的成本要大得多,因為有經營的方向改變等。
留給我們每一個HR的問題是如何對離職事件本身進行控制,甚至在離職事件發生前如何準確地預知,這樣會給我們贏得很多寶貴的時間,把企業的損失降到最低。如果一旦發生離職,再好的離職管理也難以補救,而先知先覺可以彌補預防發生離職。
如果HR發現有員工和平日的表現有所反常不對勁,比如最近表現不一樣,有種說不出來的感覺,其實HR就要開始提高警惕,要暗中注意觀察員工是否有以下舉止。
1、員工以前很少請假,可近段時間隔三差五地請假,還有開會時,原本比較活躍的人突然在會上表現的比較安靜甚至一言不發。
2、HR在檢查各部門衛生及出勤時發現有人的桌面變化很大,比如原來總是亂亂的,有很多的東西,現在卻很整齊而且東西少了。這也是一種想離職的現象。
3、某員工打電話時不在公司內,而是在公司外門口打電話,而且聲音很小。一向是個大大咧咧的人,現在卻那么謹慎,很反常。
如果發現了以上種種的跡象,就一定要把這個情況馬上與員工上級領導做溝通,讓他上級提前介入,留心這位員工的工作細節。因為讓他上級介入比HR直接介入更好。
如果領導確定這位員工的確想辭職,那可以先了解為什么想走的原因,有員工一直看不到公司的希望。通過談話和私人關系,領導把員工先穩定住,等平靜一下后,人力資源部可以給他做個談話,相信就沒有問題了。離職預知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HR一般會對明顯的改變有感覺,也能分辨一些離職前兆。大致概括起來有如下特征:
1、辦公桌上的東西一天天減少;
2、私人電話很多,而且都小心翼翼地接;
3、常常請假,都是短假;
4、做事風格完全改變,做什么都是中庸之道;
5、和關系要好的人關系密切;
6、關于今后的措施不主動承擔,更不發表意見,甚至推給同事。
如果用這個規律觀察了很多想離職的人,發現上面說的幾條基本上都有,那要采取行動了。這幾條與離職都有很多內在關聯。
首先,他要盡快地拿走自己的東西。其次,開始找工作,不停地接到面試電話通知;或者在打私人電話時會聊到跳槽,所以聲音很小;會議上不敢隨便發言,以免突然攬下任務,對離職不便。
然后,他不想參與大事情,如果參與了之后又離職,對公司和個人不好。最后,他還會下載整理自己電腦上的東西,很晚離開公司等。因為私人關系,他還會對個別人說出自己跳槽的想法。
掌握了這些動態,HR就要多留心,常觀察,為了公司的發展,也為了自己的工作,把這些小動作消滅在萌芽中。
HR的工作也是這樣,好的離職管理不是在離職之后做挽救,而是在離職之前盡量地預防避免。特別是很多公司年終獎發放前后的時期,也就是年前后這段時間更要多注意。這里還有幾個小竅門分享給大家。
1、間諜的使用。HR是比較聰明的,特別是眼睛非常犀利,每一個員工和誰關系親密、是誰的親信,都瞞不過HR的眼睛。如果發現某一員工有異常,可以立刻對他的好友實施“詐騙”,直接問“他為什么辭職呀”或者相似的問題。
2、常瀏覽人才網站,但不是篩選簡歷,而是針對自己公司的核心人員進行搜索,然后看他的簡歷狀態。如果有更新或狀態調整為試圖跳槽的現象,就要立刻進行關注。這種方法很準確。
有一種情況也要引起HR的注意,就是某一員工傳出了他要離職的消息,或表現出工作不用心、變化很大、狀態不佳的現象,這些都是敏感的信號。
離職給企業造成的負面影響很大,特別是突然離職。這就要求HR一定要敬業,用心觀察員工,特別是核心員工的表現和狀態,努力把不利的影響提前杜絕。
上面提到的很多表現和特殊手段,是保證我們這個離職模塊工作的方法,也是人力資源理論中學不到的東西。一定要記住,永遠沒有“空穴來風”,凡是“空穴來風”,其實都有出處。把員工的高職管理做到前面,這才是最好的離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