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心我,為什么要罵罵咧咧?
前幾日返榕途中,在動車站遇到一對老夫妻。老爺爺很體貼老奶奶,只是嘴上一直不停地罵罵咧咧。
先是進入動車站的那段路上,老爺爺提著大包行李闊步在前,老奶奶拎著小包物什蹣跚在后。老爺爺回過頭來,看到老奶奶落后許多,于是小跑著過去,接過她手里的東西,邊走邊旁若無人地指責道,你怎么這么慢吞吞的,到時候趕不上動車,唯你是問。
在候車室等車時,這對老夫妻找到我斜對面的位置坐下。
老奶奶跟老爺爺說,我口渴了。
老爺爺沒好氣地回答,你越來越像小孩子。杯子呢?
老爺爺從包里掏出一只杯子,倒了些水給老奶奶。
老奶奶喝了一口之后,一臉難受地說,水太燙。
老爺爺白了她一眼,你不會把另一個水壺的涼開水兌點進去?
沒等老奶奶回答,他就把兌涼的開水遞給老奶奶。
不一會兒,老奶奶說,我餓了。
老爺爺緊繃著臉,也沒說話,徑自拿出包里的奶粉,沖了些牛奶,然后取出一塊面包放到老奶奶手上。
老奶奶很愉快地吃起點心。
老爺爺緊鎖的眉頭稍稍舒緩了些,可是冷不丁又拋出一句,你是越來越不像話,懶得要命,都快被你累死。
不論是第一幕中的接手行李,還是第二幕中的料理飲食,老爺爺的舉止無不流露出他對老奶奶的關愛。只是,為什么他嘴上的話分分鐘要削人呢?“腹蜜口蜜”,不是更好嗎?老奶奶聽了高興,開開心心地回應他,反過來,他自己付出有所得,心里也感到欣慰。
愛我,為什么要朝我大喊大叫?
鄰居的老阿姨對自己的小孫女疼愛有加,村上的人都這么說。但是我每次回去,只要小朋友在家,我總能聽到她朝孫女大喊大叫甚至打罵的聲音。
這一次回家,我就親眼見到老阿姨朝小孩子吵嚷的場景。
小家伙一開始跟老阿姨說她要吃荷包蛋,等她把荷包蛋煎好,端著晚飯出來給她吃時,小家伙只顧著玩手里的玩具,根本沒有停下來的意思。于是,老阿姨一邊拉著小朋友的手臂,一邊嘴里大放炮,你這小孩子怎么這么不懂事?我很忙,等下又要喂雞喂鴨,太陽快下山了,你給我趕緊過來,乖乖把飯吃完。要不然,別怪我打你……
見我在一旁,老阿姨沖我笑著說,也是為了她好,小孩子就該聽話。
雖然我不懷疑老阿姨對小孫女的疼愛,但我以為她的這種教導方式并不可取。小孩子言行失當的時候,只要不涉及安全問題,靜下心來講道理遠比惡語相向或大打出手有效一百倍、一萬倍。再說了,愛不是令人愉悅的嗎?為什么你的愛有時候如此咄咄逼人呢?
“忠言”為什么非得“逆耳”?
若干個月前,一個朋友帶著她的女兒去參加閨蜜的婚禮,碰巧遇到她的初中老師。這位老師是出了名的牙尖嘴利、口無遮攔。她經常當眾揭發學生的短,不論是否關乎學習,叫人唯恐避之不及。
那天,她逮住我的朋友,問她說,你的小孩怎么這么瘦呢?我朋友回答說,小孩子身體不好,三天兩頭生病。不得了,這位老師開始自以為是地譴責我朋友,說什么她在生孩子之前沒有運動健身,生孩子之后,肯定又沒細心照顧孩子。我朋友當時內心波濤洶涌,考慮到現場那么多人,不好反駁,于是借故匆匆離開,只留下背后頻頻重復的“你別介意,我就刀子嘴豆腐心,也是為你們好……”
人們總以為“良藥苦口,忠言逆耳”。其實,有些“忠言”不一定非得“逆耳”。就如上文這一情境,老師完全可以換上溫和的語氣,關切說道,可能你生孩子之前沒有把身體調養好,常言道,“根正才能苗紅”。下一胎備孕時,一定要記得增強自己的體質。小孩子現在身體不好也別太擔心,后續可以多帶她出去鍛煉鍛煉,飲食上注意補充營養。
類似這樣的話語,既達到勸服的目的,讓人聽起來又舒服。何必先給人一刀,然后再費盡力氣解釋這一刀滿滿都是愛,誰信啊?
與“刀子嘴豆腐心”的人如何相處?
上文列舉的前兩個例子是家人版的刀子嘴豆腐心。我們知道,家人的本意應該不差,心里多半為對方著想,只因他們性格潑辣,說話心直口快,因此忽略了對方當時的感受。
但是,我們不能老拿“刀子嘴”當作自己口德敗壞的借口。柏拉圖曾說過:
智慧人說話,是說他們該說的話。而愚昧人說話,則說他們想說的話。
想要經營好人際關系,維系人生幸福,能夠智慧地管理心和口,意義可見一斑。
或許,稱此為“口德敗壞”有些夸張。但歸根究底,人的情感是脆弱的。我們的親情,無法承受一而再再而三的無心言語傷害;我們的愛情,無法超越任何渺無界限的忠言逆耳;我們的友情,無法包容任何一次又一次的尖銳批評。因此,當你想要鼓勵、引導一個人的時候,請選擇一些既不傷人,又能表達清楚的言語。當你顧及對方的感受時,你才能高效地收獲預期的效果,同時贏得對方的尊重與喜愛。
至于第三個例子,那是外人的刀子嘴,其背后是否確實對應一顆豆腐心,誰知道呢?遇到這種情況,我們也沒必要浪費自己的情緒,建議直接亮起高冷氣質絕塵而去,甩她一萬八千里。
當然,無論是哪一款刀子嘴豆腐心,當我們不得不面對它的時候,除了躲,我們亦可以學著對此類語言攻勢充耳不聞。刀子嘴的人攻擊我們,無非就是為了激起我們的反映,證明我們在意這段關系。只要我們不給予反饋,他很快就失去了繼續攻擊的興趣。
當然,如果提前做好心理建設,練就一顆強大的內心,由內而外塑造一個無堅不摧的自我,那么這些語言暴力,不論出于惡意還是善意,均會立馬秒成渣,喪失破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