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全家總動員看了《美人魚》,跟昨天一樣,爆滿,大家都是來還周星馳電影票的吧。中國人最講究禮尚往來,又最不喜歡欠別人的,尤其是不喜歡占便宜,過年走親朋,人家送了你什么,必定要估值一番再稍微加點還禮才妥當。對于我們80后來說還多了一份懷舊情懷。我們這一代人被社會議論的已太多,以至于太多人還在為了那些閑人碎語較真的時候,猛然發現如今的“弄潮兒”已經變成90后了!所以最近的幾年想必都是80后“感覺不好了”的幾年。年紀越來越大,身體越來越差,婚姻感情已無趣,工作報酬也翻不出什么新花樣,自己還童心未泯,在辦公室又成了前輩,想想都郁悶,唯懷舊、憶往方稍慰愁腸。所以,只要看到周星馳就足以欣慰,激動,老淚縱橫。不管他拍了什么 ,導了什么。就像春晚前掀起的六小齡童熱似的,只不過是一種情懷。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美人魚這部電影也并非豆腐渣,那些打著一星,罵著五星隊伍腦殘來彰顯自己高雅情懷的,我覺得那才是真正的臭豆腐。你都變了,難道周星馳還凍在世紀前?這是一部很貼合時代背景的正能量片,我們謂之“正劇”。不再用黑色幽默的手法挖苦、影射而是直接有沖擊力的呼吁和吶喊。地產商暴發戶們為了欲壑難填的金錢夢開始變態瘋狂,遇山山挖,遇海海填,哪個人要敢擋路必然三瓜兩棗扔一踏臭錢及早打發。實在不識趣,膽敢螳臂擋車的,必定擾得你活罪難逃還是好的,夜黑風高埋了你又怎樣?豪華的住宅,燈紅酒綠、醉生夢死之下有多少忍氣的眼睛和枉死的魂靈。同類既如此,何況飛禽走獸和游魚呢?
環保是個舊話題,電影的題材橋段也沒有太多新意,但是我仍然受用,在于細節、表達和共鳴,所以買賬。我向來認為所有的經典,不管是書畫影視還是藝術品,必定是能引起共鳴的,簡單而且有愛的,‘于無聲處聽驚雷’,“看似平淡最奇崛”。從來都不是為了噱頭制造一種斗險狹隘,不知所云的東西,還自以為是的認為“曲高和寡”。宮崎駿的動漫永遠都是在關注人與物,人與環境的和諧共處,卻總能使人純凈、美好和領悟,就像童年那樣令人神往、心醉。看看曾經門口清澈的河流被四周的工業、建筑、餐飲亂排糟蹋得腐臭無魚;一片濕地鳥兒無家可歸,在挖掘機,推土機和卡車叢中一圈圈盤旋;老家那片從小撿貝殼的一望無際的沙灘已經被重重養殖圈起,四處都是窮兇極惡的惡狗當道,臨近世代以海為家的漁民因為地產商開發海景房被搬遷,哪里還有家,哪里才是根,回憶斷了篇!當你無法對孩子解釋藍色“天是藍的”’,你從小講的童話里總少不了夜晚的星星、月亮,然而當你的孩子長到幾歲都看不到城市上空夜晚的星星,你覺得環境保護是一種隔靴搔癢還是痛徹心扉呢?我不想每天帶著口罩行色匆匆的穿梭在一片烏煙瘴氣中!每一個有責任有愛的人都痛心疾首,都想做點什么,周星馳也一樣。美人魚雖然人不美畫面也不唯美夢幻,3D效果又不好。但我覺得他比之前更高大了。當然片中還是有他的周氏幽默和笑點,但是已經無足輕重!影片中,當道貌岸然的科學家和唯利是圖的地產商勾結起來,帶著一群看似窮兇極惡實則貪生怕死,麻木殘忍,茍延殘喘賺錢的奴才們瘋狂射殺人魚族的那一幕,令人發指!真的希望人類就此滅絕,罪有應得!但現實中為了利益又有多少同類相煎呢?不亞于此,這只是一個影子!
影片大概是囿于時間限制,如果我拍可能還有個續集:沒有團圓,徹底的泯滅人性和自取滅亡。或者人魚族大勝,主宰宇宙,帶領群生與自然美好共處。所以,周星星他還是童真和有美好理想的,哈哈,他變了,是不是該送他一條時尚的紅領巾?或者他本來就是根正苗紅的。
影片中的女主角雖然是年輕的新人但卻是最出色的,羅志祥的“大蹄膀”肌肉和總是齜開的大牙,夸張的大眼和表情,還有他的聲音,總是讓我感覺很奇怪的跳戲的感覺。不過總體影片我還是買賬的,題材、情節和演員都好,3D效果差點,有些演員(羅志祥,張雨綺)需要配音才更符合人物塑造,可以給4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