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著玩票心態在ole超市買了一袋迷迭香(是的 就是看到知乎日報里那些以無比local的調調介紹西餐做法之后心理不平衡!),在唱了那么多年“芫荽,鼠尾草,迷迭香和百里香”之后終于親自嘗到迷迭香的味道——撒在波士頓龍蝦上面蒸——簡直毀童年,還放那么多,滿房間全是這個味搞得無處下口。
那首有迷迭香的歌就是《斯卡布羅集市》,可以說是我的音樂啟蒙。
五六年級時,我住在爸爸任教的中學,每天早上在六點鐘的校園廣播中醒來。偶爾會聽到一些斷斷續續無比美妙的旋律,但苦于無處得知更多。因為廣播距離遠,又睡得迷迷糊糊,過后一點也回憶不起來。偶爾若在晚飯時間聽到,還是熟悉的味道,便覺欣喜若狂。
讀了這座中學的初中,初一進入學校廣播站,竊喜終于有機會打入內部了。那時的我對音樂一竅不通,可能少兒時期缺乏音樂培養,審美也只局限于瘋狂畫畫。家里沒DVD, 自己也沒MP 3或當時流行的播錄機,能接觸到的只有大街上的周杰倫蔡依林和SHE。對這類無腦流行樂一直不感興趣,因此覺得音樂也不是什么好玩的東西,所以廣播站那段極美的音樂可以說很大程度重塑了我的一些觀念。
這時我作為播音員,打開廣播站的千千靜聽播放器,列表里一大串校園歌曲,八九十年代老歌幾乎一首不認識。遍歷整個列表時,終于聽到那段熟悉的旋律,歌名叫《畢業生》,演唱者是張明敏。終于解開了童年一大未解之謎。
上網繼續搜,得到整篇歌詞,風格正是自己喜歡的類型。繼續搜,發現原來中文版是由一首英文老歌《斯卡布羅集市》改編而來。好奇心驅使點開了保羅西蒙與加豐凱爾那首經典二重唱,少年的小小心臟瞬間被旋律中無處不在的美和輕紗纏繞絲綢一樣若即若離婀娜輕舞的主伴唱歌聲擊中,世界上還有比這更美的東西嗎?
看完英文歌詞、中文翻譯和副歌的詩經譯版,發現原來世界上還真有比旋律更美的東西,細細體味其中的情感,芫荽鼠尾草迷迭香和百里香的一唱三嘆,和反復詠嘆的段落結構,正適合譯成詩經,詩經版也譯得極美。同樣是投入全部的情感去勾勒一個遙遠的,面目模糊的,樸拙的愛,也許是因為戰爭,也許是誰死了。后來查到這首歌源于英格蘭還是哪里的古老民謠,正契合了之前的腦補。
馬上覺得整個人都和幾分鐘之前不一樣了,無法準確描述這次體驗給這個小鎮中學教師的女兒帶來了什么,也無法得知這經歷對我整個審美能力的發展意味著什么。接下來幾年里《斯卡布羅集市》一直在我心目中占據神級音樂的位置直到審美疲勞聽得想吐,后來又聽了保羅西蒙和加豐凱爾其他音樂;再后來對各種音樂風格形成體系,又聽到更美的音樂,看到更美的電影,看到更醍醐灌頂顛覆三觀的書,心跳指數已慢慢趨平,就這么在自己的軌跡上野生著。
如果沒有那幾次重要的偶然的啟蒙,現在又是怎樣的呢?是什么讓你變成現在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