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是充滿未知性和生命力的,每一堂課都是不可復制的嶄新經歷,而在日常教學中也難免會遇到一些意外情況或棘手問題。
尤其對于缺乏經驗的年輕教師來說,這些都是需要認真應對的小小挑戰,具體該怎么做,我們一起來看看以下幾點建議。
1.上課前老師和學生都會緊張怎么辦?
對于剛開始上課的青年老師來講,緊張是很正常的。老師講課時克服緊張的方法很多,比如:自我暗示法、深呼吸法、課前與學生談話分心法等等。
幫助學生克服緊張的方法也很多,最常用的方法就是課前跟學生有一個簡短的談話,談話內容可以是與本節課教學有關的,也可以是無關的。
2.老師要講的,個別學生已經知道了怎么辦?
從教學角度說,教學不是教師教學生學、教師傳授學生接受的過程,而是教與學交往、互動的過程,師生雙方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啟發、相互補充。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經驗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體驗與觀念,豐富教學內容,求得新的發現,教學是一個發展的、增值的、生成的過程。但由于學生所處的文化環境、家庭背景不同,再加上現在的學生獲取知識的渠道越來越多,家長普遍重視家庭教育,課堂上“老師還沒有講,學生就已經會了”的現象是經常出現的。遇到這種情況,就需要我們重新考慮教學的起點。
3.教材上的內容,課前已經預習了怎么辦?預習是生動活潑的課堂教學的前奏。預習過后的學生,不僅對教學內容有了認識,還會有困惑和收獲。課堂上,學生可根據預習提出問題,師生共同探討。預習后的課堂教學設計應該“以學定教”。學生作為學習個體,本身就存在著差異,預習后的課堂面臨學習差異可能更大。
預習后的課堂教學,首要解決的問題是怎樣交流學生的預習成果,反映學生預習后的真實現狀,切實把握教學起點。
4.課上要用的知識學生還沒有學怎么辦?
教師要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以及課堂信息的重組者,不斷地捕捉、判斷、重組課堂教學中從學生那里涌現出來的各種各類信息,把有價值的新信息和新問題納入教學過程,使之成為教學的亮點,成為學生智慧的火種。
對價值不大的信息和問題,要及時地排除和處理,使課堂教學回到預設和有效的軌道上來,以保證教學的正確方向。
5.課堂上教師一不小心出錯了怎么辦?
在公開教學中,教師因準備不足或臨場發揮不好,或者老師由于緊張在課堂中講錯或說錯的現象有可能出現。
一旦出現這種情況,教師一定要冷靜對待,關鍵在于出現失誤之后如何處理,能否適時應變,加以補救。
一般出現這種情況時,會有幾種情況:第一種情況是老師話一說完或者板書剛寫完,老師就已經意識到自己說錯了或寫錯了。
遇到這種情況老師只需要馬上跟一句:“對不起,老師說錯了”或“對不起,老師寫錯了”,然后馬上重說一邊或者把板書改過來就行了。
第二種情況是老師說錯了或者板書寫錯了,自己沒有意識到,但學生們發現了。
遇到這種情況,教師首先應該表揚學生說:“你們真了不起,老師說錯了你們一下子就聽出來了!那你們幫老師改一改,我應該怎么說就可以了?!被颉澳銈冋媪瞬黄?,老師寫錯了你們一下子就看出來了!那你們幫老師改一改,我應該怎么寫就可以了?!?/p>
6.學生提出了老師沒有想到的問題怎么辦?
課堂之所以是充滿生命活力的,就因為我們面對的是一個個鮮活的富有個性的生命體。
課堂教學的價值就在于每一節課都是不可預設、不可復制的生命歷程。追求生命的意義應成為教學的起點和歸宿。
作為教師要勇于直面學生的非預設生成,積極地對待,冷靜地處理,把學生的這些非預設生成盡可能轉化為自己的教學資源。
7.遇到特別愛表現的學生怎么辦?
在問答與討論的過程中,讓盡可能多的學生參與其中是至關重要的。學生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
我們在上公開課時,有時會遇到這樣的學生,他們的思維活躍,反應機敏,老師的問題剛一提出來,他們就把答案喊出來了,幾乎不給別人留下思考的機會。
遇到這樣的學生,教師首先要肯定這位同學優秀的個人素質和思維活躍、發言積極的學習態度。
同時可以和這位學生協商:“下一個問題老師請你當裁判,你知道答案后不要忙著說出來,要先聽一聽別的同學是怎樣回答的,等最后老師請你對他們的回答進行評判。你看可以嗎?”
學生一聽說要讓自己當裁判,它不但自己積極思考,而且還能夠認真傾聽別人的發言,可謂一舉兩得。
既張揚了學生的個性,又給其他同學營造了良好的思考和回答問題的氛圍。
8.上課時突然腦子里一片空白怎么辦?
一定要清楚自己每一步該做什么,怎么做,應該達到什么目的。牢牢記住一些關鍵的教學過渡語,必要時可以寫在教科書的空白處,萬一忘記了,拿起教科書看一眼可能就回憶起來了。
在制作課件的時候,設一個主頁,主頁和每一張幻燈片都要做一個超級鏈接,每個環節后,都能回到主頁上,這樣通過主頁上按鈕的提示,自己就知道下一步該干什么了。
還有一種解決辦法就是,萬一腦子出現了一片空白,先臨時給學生提一個與本節課有關的問題,或者給學生布置一個臨時性的任務,在學生活動時教師趕快看一下教案就行了。
9.面對啟而不發的學困生怎么辦?
一堂成功的課堂教學應該是精彩的,然而這精彩不光是因為有感情的交流、創造力的迸發、思維的碰撞等,更因為有“錯誤”才使它更精彩。
心理學家蓋耶認為:“誰不考慮嘗試錯誤,不允許學生犯錯誤,就將錯過最富有成效的學習時刻?!?/p>
課堂,是學生可以出錯的地方,學生出錯的課堂才是真實的課堂。學生的錯誤,作為珍貴的教學資源,是可遇不可求的,也是稍縱即逝的。
因此教師不僅要善待學生的錯誤,還要敏銳地發現學生錯誤背后的原因,挖掘學生錯題的價值。這樣可以使我們更好地了解學生,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