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么聽不懂對方?
看到對方遲到了,我們總傾向于評判:他是一個沒有時間觀念的人。
某個人在公眾場合大喊大叫,你可能會認為:這是一個沒有素質的人。
這些判斷,讓我們與別人的溝通形成了巨大的障礙。
唯有真正地聽懂對方的話,我們才能真正走進對方的內心。
為什么要進行3F傾聽呢?
傾聽有3個層次:
第一層傾聽:以自我為中心的傾聽;以自己的觀點進行判斷,按照自己的意愿傾聽;
第二層傾聽:專注在另一方;保持微笑、開放的姿態、保持身體前傾、適當接觸,保持目光接觸,點頭表示認同。
第三層傾聽,我們稱為3F傾聽,聽到事實、感受和意圖。
顯而易見,全方位的聆聽對于溝通解決問題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什么是3F傾聽?
這是3個英文字母的首字母,即Facts事實、Feel感受和Focus聚焦,或者Intention意圖。
傾聽事實:對方講述時,不根據自己的想法或固定觀念評判對方,只傾聽原本的客觀事實。
傾聽感受:對方講述時,感知對方目前處于什么樣的情緒,即,用同理心去傾聽
傾聽意圖:對方講述的時候,認真傾聽對方真正需要的是什么,真正的意圖是什么?
如何運用3F傾聽?
溝通時要注意,表達兩個方面,一個是傾聽對方的事實、感受和意圖;另外一方面表達自己的事實、感受和意圖。
陳序老師在五維教練領導力的課上分享他本人的例子,房子在裝修的時候,裝修人員不小心給樓下鄰居老先生的房頂鉆了6個洞;太太溝通無果,對方要求賠償。
他實地看了情況,首先說出事實:“我們家裝修工人不小心給您的屋頂鉆了6個洞,非常影響美觀;這么新的房子變成了這樣,您一定很難受;但是我相信,您一定想盡快解決這件事;”(說出對方的事實、感受和意圖)(接下來,說出自己的事實、感受和意圖)“如果這樣的事發生在我的身上,我也會感到非常的郁悶;我感到非常的抱歉,想盡快地對您進行彌補;你看我們怎么處理這件事,您會好受一些呢”對方老先生,一看陳序老師這么通情達理,氣消了一半,最后從賠償變成了只要把洞補上就好。
所以,很多時候,當被教練者或者在我們看來“搞事”的員工,在很大程度上是有情緒在,當遇上這樣的困擾,我們不妨先處理情緒再解決問題,你會發覺并沒有那么復雜。
關于傾聽事實: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保持空杯心態來從對方的話語中傾聽事實,千萬不要去做主觀意愿的判斷。事實就是事物客觀的狀態,而判斷是我們自己的主觀意念。我們很多人在聽對方說話的時候,習慣性地根據自己的價值觀、經驗和心智模式去進行的主觀的理解和評判,更有甚者帶著自己給對方的標簽來傾聽,這樣的話,無論對方說什么都沒用,因為在傾聽著一方早就有了結論。如果你能在傾聽中,聚焦對方陳述的事實,不帶任何個人的主觀判斷,那就已經走在優秀傾聽者的路上了。
關于傾聽感受,心理學中有個詞叫“共情”,能夠設身處地地體驗他人的處境,從而達到感受和理解他們的情感。當然,共情也是一種能力,并非與生俱來,一般敏感的人共情能力會強一些,但我們平時也可以通過刻意練習來提高共情能力。
我們在感知對方的時候,切忌帶入自己的想法。無論是親密的伴侶還是工作的伙伴,人只有在情感被完全理解和接納的時候,才會愿意坦誠的溝通交談。
關于傾聽意圖,把握對方真的想要什么,真正的意圖是什么,才能通過良性的溝通達成最后的共識。在這個階段,我們需要能很快地從對方描述的事實、情感中提煉出對方溝通的目的所在。
“3F傾聽”不僅是一個教練工具,也是一個非常有效的管理溝通工具和手段。在實際的溝通中,3F技術即通過全方位聆聽盡可能多的收集對方陳述的事實、表現出的情緒以及真實的意圖。當這些信息收集的差不多了,便可以沿著3F的邏輯思路與對方確認事實、梳理情緒,進而一起探討如何實現對方想要達成的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