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001 什么是拖延
遲遲不愿開始做某事,等到實在不能再拖的時候開始動手做。因為預留的時間不夠,所以就是匆匆忙忙的完成任務,或者沒有完成任務。
002 大腦是如何拖延的
因為在想到要做不喜歡的事情的時候,大腦的痛覺中樞被激活,不自覺的想要逃到能讓自己更開心的事情中去。
003 越拖延越不安
我們拖延的往往是讓自己感到不安的事情。但實際上,令人痛苦的,往往是預感本身,對任務的恐懼會耗費掉更多的能量。
004 拖延的后果
拖延是會成癮的,暫時性的感覺良好容易讓自己沉迷于拖延中,長此以往,就會讓拖延的習慣根深蒂固,難以擺脫。
005 如何對抗拖延
改變自己對拖延信號的反應。當信號的壓力點出現時,要提醒自己改變原有的舊習慣,拒絕原來的反應程序。
006 給自己獎勵
拖延的原因是在于大腦喜歡更愉悅輕松的感受,主動給自己設立任務完成后的獎勵機制,啟動大腦的重塑過程。
007 心理對照
想象自己任務完成后的美好情景,把它與當下的狀態進行對比,給自己增加行動的動力。
008 關注過程而非結果
把注意力放在結果上,容易引發痛苦感,造成拖延。關注自己所用的時間,關注過程而不是結果,不容易造成壓力。
009 分解工作量
人的專注時長是有一定的時間限制的,超出一定的時間,注意力就難以集中了,工作效率也會下降,所以把任務分解更有利于任務的完成。
010 主動減少干擾
如果在宿舍難以集中精力學習,那么就可以選擇去圖書館。主動減少干擾,提升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