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福建有種紅茶令人印象深刻:金駿眉。這茶是十年前才研制成功的,茶好喝名字更好聽,但茶好名好之后還要做什么?
中國綠紅黃白青黑六類茶之下有幾千種茶,這幾千種由不同茶企生產出的茶又有幾萬種不同名稱。
茶鄉福建有種紅茶不但好喝,而且名字也響亮,令人印象十分深刻,就是武夷產的金駿眉。
金駿眉的望文生義
“金”字有兩方面的含義:
一是體現了這種紅茶的珍貴,金駿眉全部采摘肥壯芽頭制成,一斤金駿眉的芽頭有八千余顆;
二是這種極品紅茶的成茶顏色黑中帶金,茶湯金黃透亮、杯壁有明顯寬厚金圈呈現。
“駿”字也讓人產生兩種聯想:
一是金駿眉的成茶茶葉形狀象制成中藥的海馬干,駿馬一騎絕塵,品質領先;
二是駿音同崇山峻嶺的“峻”字,意為金駿眉產于福建武夷崇山之中,高山云霧出好茶。
(現在的武夷山市改名之前是福建省南平市崇安縣,一直到1989年8月21日才經國家民政部文件批準,撤銷崇安縣建立武夷山市。)
“眉”字同樣讓人產生兩種聯想:
一是金駿眉全部由形似眉毛的粗壯芽頭制作,成茶又是黑色,讓人聯想到濃眉;
二是讓人進一步聯想到一種濃眉大眼,低調冷傲的氣質。
但金駿眉的經歷卻令人唏噓。
據說,金駿眉是2005年由福建正山茶葉有限公司的創始人、正山小種第24代傳人江元勛組織企業制茶師精心研發制作,2006年基本定型,2007年批量試銷,2008年正式投放市場。
金駿眉的出現,一改當時國內紅茶市場低迷之氣,成為頂級紅茶的代名詞,雖然價格極高,但卻無法阻擋市場的瘋狂追捧,一時洛陽紙貴。
但金駿眉的名稱卻引發了全國矚目的六年商標之爭!
據說2005年,正山茶葉有限公司開始研制金駿眉時沒有注冊商標,甚至還把金駿眉完整制作工藝《駿眉令》交給同村其他茶廠,一起生產推廣金駿眉。
直到2007年,金駿眉被市場狂熱追捧之后,才有桐木茶葉有限公司和正山茶葉有限公司先后向國家工商總局申請注冊金駿眉商標,但均被駁回。申請被駁回后,只有正山茶葉有限公司繼續遞交補充材料,提出復審。
2010年12月,正山茶葉有限公司的商標申請才通過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復審。
2011年2月20日,商標局發出公告,稱在3個月公告期內,如果無人提出異議,就正式核準注冊。公告一出,在武夷山茶葉界掀起軒然大波,多家當地茶企提出異議。
2012年5月15日,國家商標局派人到武夷山調查金駿眉注冊事件,要求武夷山市政府在6月30日之前,就金駿眉商標的歸屬問題提出明確意見。
兩天后,一封附著滿滿8張不同意金駿眉商標以個人或者私企注冊的桐木村民戶和廠家代表簽名和手印的異議信同時寄給國家商標局和福建省各級政府、媒體。
異議信宣稱金駿眉源于正山小種工藝創新,是集體智慧結晶,是一項《武夷紅茶》地理標志產品,不能被個人或企業注冊為商標。
最終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評委做出異議復審裁定,還是將金駿眉商標核準注冊給正山茶葉有限公司。
但這項商標之爭仍在執繼發酵。
直到2013年12月24日,北京市高院做出二審判決,最終認定金駿眉不應作為商標注冊,判令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評審委員會重新做出裁定,停止金駿眉作為企業商標。
現在,金駿眉只是一種紅茶制作標準而非商標,任何個人和茶企都能合法宣稱自己的紅茶是金駿眉。一時之間品質良莠不齊并且價格高低不一的金駿眉紅茶充斥市場,甚至有不良商家用其他工夫紅茶冒充金駿眉高價出售,金駿眉市場一地雞毛。
現在,普通人難以買到、喝到真正高品質的金駿眉,導致不少人放棄了喝金駿眉。
所以,有理想有情懷的茶企茶人在做好茶、起好名的同時,一定要先注冊商標。甚至名茶企名茶人在研發新茶之前就要先注冊商標,才能避免金駿眉之嘆。
先注冊商標
先注冊商標
先注冊商標
重要的事說三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