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脾氣還不錯。”
這句話,一定是騙自己的。
你嘗試著斜歪45°的頭朝向天空沉思一下,是不是人生中好多個鏡頭下都是讓你討厭的人的面孔,你會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而生氣?
那些面孔有熟悉的人,也有陌生人。
“啪!”電話被粗魯地掛下,小柯顫抖的右手還握著電話筒。
“我去,這什么客戶,真要把我氣瘋了!(自動省略臟臟的字眼)從沒見過這樣的傻(嘀)!”
前一分鐘小柯撥電話的時候,是面帶笑容,特意清了清嗓子的。小柯是今年年初的時候才到這家公司上班的,他負責的項目突然出現了一點小狀況:客戶從小柯公司訂購一臺機器,但簽合同前客戶一直徘徊,關于產品的規格也改了很多遍,小柯當初談這個項目的時候,也明確告訴客戶,如果產品規格定不下來,這臺設備的交貨期會有影響。
這次機器上的一個裝置因零件制作周期較長的原因,影響了交貨期,所以他打算跟客戶方對接的人員溝通,希望能談一下項目交貨期做延遲的事情。
可是對方只聽到說“可能要延遲交貨期”,還沒等小柯說完,立馬回絕,并闡明自己對小柯公司的不滿,
“你們公司這么不負責任的啊!對客戶都沒有信譽的啊!我們花了大價錢買你們的機器,你們還要給我推遲交貨期!不可能!要是推遲,按照合同罰款!”
對方一溜嘴地說完這些話之后,不等小柯反駁,立即掛掉電話。
半路掛掉電話,其實是不禮貌的一件事情,不管你是不是客戶。
所以小柯覺得自己受到了對方嚴重的不尊重情緒。于是罵罵咧咧起來。其實不能怪小柯,這個客戶經常性無法溝通,不能協調,不能讓步。
所以,小柯總是會跟人抱怨說,這個客戶真的太難說話了,沒有比他更討厭的人了吧。雙方合作的過程中,會出現很多未知的困難或者阻礙,這時候就很需要雙方的溝通和讓步協調。但為什么客戶總是把自己放在一個高乙方一等的位置,總覺得出錢了就是大爺。我脾氣還不錯啊,都會生氣,一定是對方的錯。
所以之后,小柯已經不想再給客戶打電話,罵咧完了之后,氣鼓鼓地把筆拍在自己的本子上,把自己的杯蓋重重地蓋在被子上。故意造成的聲響,讓大家都知道了他被這個客戶氣到了。小柯的師父華姐看到了小柯的狀態,隨即給客戶打了電話。
“是,是,對,您說的是。真的很抱歉,李經理,給您帶來麻煩了。我們這邊沒有做好,但請您放心,我們現在要求生產那邊抓緊進度,一定會盡快趕在交貨期前給您發貨的。現在我們是想提前跟您溝通一下后期有可能出現的延遲情況,這樣貴司就能提前做出計劃變更。因為當時產品規格確定稍晚了點,我們的設計人員拿到圖紙后才能設計機器。所以這樣的話,交貨期是相應要推遲一點的。我們會盡快完成的。請放心。”在這家公司待了三年的華姐一邊耐心跟客戶解釋情況,一邊在客戶看不見的電話線的這一頭畢恭畢敬地點頭。
掛完電話,華姐跟小柯說,你剛才跟我抱怨客戶,其實大家心里都明白,都遇到過這樣無法溝通的情況,甚至還會有更無理取鬧的呢。但是你不能說這個客戶把你逼瘋了,而且你也不用甩筆啊或者作出一股生氣的樣子。你這么不喜歡他,他怎么還對你產生這么大的影響力呢?
這樣的場景,是不是很熟悉?
工作上遇到難以溝通的對手,你會皺眉拍桌子,或者暗自在心中畫小圈圈詛咒對方。
生活中遇到聲稱說話直然后懟你的人,你的大腦皮層一發熱,懟回去。之后選擇到處與人批判這樣的人。
父母有時候以他們的方式關心你,因為對你的不理解,反而變成了否定和指責,讓你懷疑是不是他們親生的,嚴重的情況有,排斥與父母正面交流。比如“變形計”中的那些接受變形的小孩。
你的所作所為讓我生氣,所以我要發脾氣!
這個浮躁的社會,總是能孕育出來很多暴躁的人類。你以為自己脾氣還不錯,其實在生氣的時候,很多人不知道自己的真實狀態。
但脾氣發泄了之后呢?那些讓你討厭的人還在,甚至低頭不見抬頭見,你還真不能把他們怎么樣。他們的嘴長在自己身上,你并沒有魔法讓他們的嘴開關自如。況且這些人中還有一種喜歡看別人生氣的人存在。如果因為ta的原因造成了尷尬、難堪和氣憤,他們反而會覺得自己勝利了并愉快地地哼起歌兒來。
而你,沒忍住,在大家面前發起了火,給別人造成了一個“你這個人脾氣不好”的印象。好的事情被遺忘的很快,壞的情緒一旦被人看到,你之前做過的所有維護自己形象的努力都會白費。
這個人把我快氣瘋了!
你瘋了嗎?并沒有。你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已經默認對方給你造成了影響,并且受ta所控制,你的喜怒哀樂因別人而起。因為ta的行為能左右你的情緒。
很多情況的事后,你還會后悔自己為什么要生氣,于是又要浪費你的情緒在自我悔恨上。
兩條路,一條是聽任他人的行為造成我們的困擾,發泄出來。這條路荊棘比較多,你走完這條路,身上一定傷痕累累;另一條是康莊大道,承認他人的行為令你感覺不爽,但用意念告訴自己這并不足以影響你的美好心情。
今天說了這么嚴肅的話題,是因為老早之前在知乎上回答了一個關于控制不住要生氣怎么辦的問題。我分享了我媽的一個方法:快要生氣時,嘴角保持上揚,可以很好地控制住不發脾氣,至少不會讓你的臉很難看。親測有效。
結果知乎后面關于脾氣控制這一塊的問題我收到了很多邀請。所以很想寫一點這樣常見的故事分享。同時也想告誡一下情緒暴躁的自己,不要因為他人的所作所為,讓自己過的難堪。因為我還有很多比生氣更重要的事情,比如今天晚飯吃什么好呢。
奈特醬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