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數學、物理、化學,這些被稱為科學的,都有一個特點,叫做結論。比如2+3=5,比如,原子,質子、電子,比如引力、磁力,比如堿性,酸性,化學反應,科學的背后,有實驗室,所有結論,都可以在實驗室里,反復論證,重復實驗,得到同一結果!這就是科學研究的方法
科學的進步,為人類帶來了巨大的貢獻!一旦有人發明了電燈,其他人就立刻可以按照同樣的原理,在世界各地,裝上電燈!一旦有人發明蒸汽機,全世界很快就有了火車!一旦萊特兄弟把飛機送到藍天,不久,全球哪怕是坦桑尼亞、甚至海地都有機場和飛機!
我們自始至終對科學充滿敬意!看著手機,看著電腦,看著電視機,現代生活的背后,有著許許多多的科學家的貢獻,支持著我們日新月異的生活。我們非常感謝,歷史上,無數的科學家,為人類做出巨大貢獻!致敬!
但是,在某些領域,我們發現,科學家很多,但是,科學的結論一直不斷地被推翻!似乎一直沒有定論!比如,生命究竟如何誕生?比如,細菌、病毒,這些萬物的祖先,究竟在自然界扮演了怎樣的角色?比如,如何能夠烹飪出非常好吃的菜?比如,如果媽媽不愛我,科學家能否發明一種,可以替代媽媽的愛的儀器?
雖然醫學也被稱為科學,但是,在解決牙齒的問題,眼袋的問題,白頭發、黑眼圈、記憶力、思考、智力、想象力等等,與人有關的,哪怕很小的問題,至今為止,都沒有很明確的結論,方法。
二、
“黃帝內經”書寫的時候,人類還不知道細菌是什么,病毒如何傳播!也不知道,微量元素的概念!那時候,通訊不夠發達,交通條件有限,作者很難采集到全國的信息,形成的作品,更多的是居于中國古代哲學思想,更以君臣佐使來表述藥物,醫理!
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前,世界各國都沒有像樣的醫院,更沒有藥廠!中國則一直到了80年代才有較為系統的醫院!大部分地區還依賴著沒有醫學背景,沒有合法行醫牌照的“赤腳醫生”來維護鄉鎮的醫療衛生
小學到大學,那時候都沒有健康教育。怎么吃,靠的是沒文化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說法!民間傳說,扮演的權威!喝熱水還是冷水?月經來了怎么辦!生孩子要做月子,至今,都還是各干各的!科學,有時候有,有時候,有不見了。即便是西醫博士,娶了媳婦,也一樣要做月子,聽保姆的,阿姨的,老媽的
三、從西到東
發動機怎么發動,有科學權威,錯一點就動不了!電池怎么有電,有合理的比例,構成電池溶液,都有確定的結論!感冒怎么治?還沒有一個真正統一的說法!西方醫學選擇脫光衣服,打開窗!中國醫生建議,多穿衣服,別吹風
今天,告訴你一個非常重要的觀念,你要認真思考!明確!那就是,醫學,至今為止,還處于起步階段!任何一種疾病的治療,都還沒有達成完全一致的意見!對于健康,更是如此!有的醫生主張多運動,有些主張少動為妙!有的說,多喝水!有的說,那會傷腎!幾乎都沒有標準
不同國家,對待疾病,看法不同,解決方案不同!不同醫生,看法不同,不同醫院,看法不同!為了不出錯,你盡量找有名的,找大醫院!找北京,找301,還要找熟人,走后門!如果是科學的,理應,大小醫院都一樣,理應,哪個醫生都一樣!差異何來?
原來,醫學天生很難對接科學,天生很難科學!因為,物理、化學、數學,有模型,有實驗室,一旦實驗成功,很容易復制 結論也很容易推廣??墒轻t學,卻不同
再說一遍:科學的誕生,始終與實驗室有著密切的關系。每一個新的科學報告、結論,總是與一個導師,帶著一群學生,做著一些實驗,聯系在一起。。
實驗室的好處,就是可以很純粹!可以按照設置的實驗條件,得出可以重復的結果。只要一個科學結論出來,另一個人按照同樣的實驗條件,可以做重復的、同樣的結論,這樣的結果,就會被認同。
醫學本身,是一門生命科學,生命,卻不是死的,不是固定的。而是一刻不停地在變的。而且,生命沒有完全一致的樣本。天生,就很難能夠放入實驗室中,按照一樣的模板、統一的實驗條件,來進行分析。
歷來,所有延自西方的醫學結論和對應的關于各種疾病的命名、解釋、治療方案,都出自實驗室。許許多多的藥物實驗,在實驗室沒有問題,到了實際運用,卻不斷被發現對人體造成的傷害,甚至比疾病本身還要厲害。
這是根源的問題。這也是中醫始終不愿意服從西醫的原因。的確,西醫離不開實驗設備,依靠醫療儀器,來判斷人的健康與疾病。幾乎沒有一個西醫可以獨立看病,他們需要化驗單,需要標準,需要設備進行檢測!問題是,這些沒有生命的儀器,對于有生命的、存在各種變數的活體,必然會有很多難以估計的偏差。這也是醫療問題層出不窮,始終找不到一個可以獲得共識的解決辦法的原因。各種慢性疾病至今都沒有可以康復的把握。
人的數據,要從實驗室的動物那里得到,這是天生的科學缺陷。從一開始,無論是研究營養、研究生活方式、研究疾病的來龍去脈,都有很大的欠缺。實驗室無法全方位地體現人的生活環境的復雜性、社會性、心情情緒的不同、壓力緊張的差異、飲食起居的各種不同。同樣的結論套用在全然不同的人身上,很容易出現問題。
另一方面,如果不走出實驗室,真實地去研究和觀察活著的人、人群,科學家所看到的數據,就很難是全面、完整的。
二次世界大戰之后 國際公約規定,不可以用人體做實驗、所有關于疾病的研究、診斷、結論、藥物制造,都以小鼠實驗、或者其他動物實驗為依據!像比較接近人的基因的大猩猩、猴子,不僅來源稀少,還受到動物保護協會約束!因而,實驗的結果,與真實情況還有很大差距!小鼠的生活方式與人全然不同,實驗室里的小鼠與外界自然狀態的小鼠也截然不同。研究成果,要用于臨床,只能夠在很小的范圍,以及那些特殊病人群體!正常人不可能隨便同意吃個藥試一試!所以,醫學、藥物,不僅歷史很短,不足百年!更因為天生的缺陷,進度緩慢!卻霸占著對疾病的解釋權,話語權
當然,即便如此,即便受到很多限制,在嬰幼兒急救上,婦產科,以及傳染病防治,外傷急救醫療上,醫學依然有許多可圈可點的進步與貢獻,也有許多,是人類目前,還很需要的療法!雖然未來醫學還在不斷更新、進步,今天,非常普遍的做法,明日可能會遭吊銷執照!比如吊瓶輸液,比如抗生素,比如過度醫療!一邊爭論,一邊迭代!只是,到現在,還很難統一,至于各類慢性疾病,更是病因說不清楚,也沒有真正有效的藥物!只能夠先控制多少算多少!哪怕也知道,還會帶來許多副作用
這是現狀!讓學員們,不僅不要迷信哪種療法,哪個大師,哪種產品,也不要以為醫學已經發達都可以替你解決一切問題。我們要做到的是!假如傳說中的“神藥”不神,假如大師被神話!假如醫學治療也不夠用?對于未來,你的健康,你和家人、所愛的人 該如何選擇自己的健康生活,確保擁有最大的贏面,為自己,添加一份保障,保護!
這幾頁,里面說的是,醫學,是健康生活的一種保護手段,不代表夠先進,也不是標準,而是一種工具 根據需要選擇!
而僅有如此是不夠的,我們需要對自己更負責,才不會成為實驗品!我們需要梳理更有用的作為,才不會變的不作為而依賴并不成熟的研究!才不會在遇到問題的時候恐慌,無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