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D:你有拖延癥嗎?
我無數次定下目標,卻沒有一次認真完成過目標。
如果一件事情有一個截止日期,那么,肯定在截止日期前幾天完成。
是的,我有拖延癥,甚至我覺得自己是重度拖延癥患者。
這個TED演講是非常幽默又實用的,化繁為簡。
首先分析拖延癥患者的腦子是怎么運作的?為什么會拖延?
理性的決策人,及時行樂的猴子和驚慌怪獸,這三者組成了拖延癥患者的系統。
理性決策人,很明顯負責做出理性的決策,并去執行。
而及時行樂的猴子并非你希望是控制決策方向盤的人,他完全生活在當下,沒有過去的記憶,也沒有未來的概念。他只關注兩件事:簡單和快樂。
驚慌怪獸則是及時行樂的猴子唯一害怕的東西。當截止日期來臨之際,驚慌怪獸就會出現,猴子則跑掉,理性決策人重新掌握決策的方向盤。
于是,拖延癥患者的行為就可以得到解釋。在一個有截止日期的事件中,前期總是不會去完成任務,非要等到日期快截止了才臨時抱佛腳。
可是,如果一直這樣,似乎也有一種小和諧。畢竟事情最終可以最好,哪怕是匆忙趕工。
然,仍然有很多人深受拖延癥的困擾。
因為拖延癥分為兩種,一種是有截止日期的,而另一種沒有截至日期。這種沒有截至日期的長期拖延更不易被人察覺,也更少被人談論到,它常常在無聲無息中折磨著人們。可以說是長期抑郁和悔恨的根源。長期的拖延使人們有時感覺自己只是生活的旁觀者,讓他們沮喪的不是他們沒有實現夢想,而是他們甚至還沒有開始追尋夢想。
絕對的非拖延者是不存在的,他們只是和截至日期相處得很好。
我們需要想一想,我們正在拖延的是什么?因為每個人在生命中都有拖延一些東西。我們需要警惕及時行樂的猴子,這是我們所有人的任務。
這是演講中的主要信息。
每一句好像都在講我。有截止日期的事情,盡管也在拖延,但是最終也會趕在截止日期前完成。而那些沒有截止日期的事情,則無限期地被拖延下去。想要自學法語,想要出去旅游,想要看掉多少書,想要學習瑜伽,想要跑步,一件又一件,一天又一天,及時行樂的猴子一直掌握著決策的方向盤。于是,我拿起手機刷微博,刷朋友圈,看小說,看視頻。因為追尋的只是簡單和快樂。然而,長期以來,這種每每定下目標,卻從未實現,總是讓人悔恨和無奈。又重新定目標,結果又是惡性循環。
是的,警惕及時行樂的猴子,這是戰勝拖延癥的重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