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說明的是,這篇文章其實是在探討我自己。
因為我就是傳說中的那種拖延癥晚期患者,已經沒救的那種啊!
可是,更不幸的是,我還有一顆想要讓自己變得更好的心。
所以,無數個拖延進行時,我都在問自己,還能怎么辦呢?
對于拖延癥,我相信很多人在病發時都會埋怨和鄙視自己,因為數數生命歷程里的那些光輝往事,好像所有的“光輝”都與拖延癥命運相連。
好像除了拖延這點愛好,就再也拎不出別的什么優點了,說實話,這真的不是一件很奈斯的事情。
也許,你會問:
有的時候,明明可以做得更好,卻最終不了了之~~~
不是這樣,不應該這樣,怎么就這樣了呢?
你是不是也會這樣不停地問自己,卻總是找不到方向?
在生命的意義里,什么是應該,什么是不應該?我們又要怎么去決定這中間的一些深淺呢?
有時候,即使沒有答案,也還是走了下去。
就這樣吧,哪怕憤懣、不安,如果沒有更好的辦法,其實這樣也不錯。
沒有什么是完美無瑕的,就像不可能一直都按照理想的狀態來生活一樣,人活著,總是會有一些所謂瑕疵的存在。
只是,有的時候,是不是換個角度和思路,這一切看上去就會有些不一樣了呢?
作為一個典型的拖延癥患者,如果你正在試圖用不一樣的方式去解決一些事情,那么,請放下所有的顧慮,僅僅只是去做就好了。
知道拖延癥患者最經常犯的一個錯誤是什么嗎?
總是幻想著各種可能性,評估可能存在的風險和預期,然后沉浸其中不能自已。
你以為,這樣就可以一帆風順了嗎?
不,其實這個時候你已經失掉了擺脫拖延癥的先機。
時間和機會往往就浪費在你猶豫、反復的這些日子里,對于大部分人來說是,對于拖延癥患者尤其是。
那么,你也許會問,究竟應該怎么辦呢?
在這之前,你或許已經看過很多大咖的方法論,當然,這些方法論或許很有效,但是如果你還在質疑自己的拖延癥,只能說明你失敗了。
很顯然,這其中也包括我。
似乎,對于系統的學習和改變,每個資深的拖延癥患者心里面都會有那么一些顧慮:
如果拖延癥恰恰好是一面最完美的屏障,隔絕掉了現實世界里所有失衡的比較,那么,等到真的打破了這個壁壘,是不是就意味著再也不能為自己的平庸和失敗找到更完美的借口了呢?
如果這才是癥結所在,那么簡直就陷入了一個死循環里面,再也出不來了好吧!
那么,究竟應該怎么辦呢?
當你覺得自己扛不住拖延癥的時候,閉上眼睛,吸氣,呼氣,想想你最艷羨(最嫉妒、最崇拜、最喜歡、最討厭,管它哪一種,反正輕易碾壓你就對了)的人,默念30秒·········
咪蒙
咪蒙
咪蒙
咪蒙
···········
OK,現在你成功受到一萬點暴擊的傷害值和能量值了嗎?
如果沒有,在你的欲望清單里找一個最吸引你卻又無條件碾壓你的人或者物件,繼續······
額,如果你還是沒感覺?
??。。。?!
不管了,我該滾去繼續碼字、看書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