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期
總編輯:任凱曄 總監制:王俊
執行主編:趙新發 編輯:伊一 沫沫
場記:蕾蕾 采編:蔣笑笑 趙默笙
"金石幼兒園,
有一位親愛的園長媽媽"
夏日清晨的陽光,并沒有過分的灼熱感,透過晨曦的潮霧,灑在誘人的花瓣上,便折射出一種斑斕的色彩。此時,漫步的渭南的街道上,深吸一口氣,泥土的芬芳、花草的清香便隨之而來,就像一杯美酒,在品嘗之后,縈繞在舌尖的香醇讓人回味無窮。
楊利娜是一名幼兒園園長,19歲開始從事幼兒教育工作,算起來已有20年的教齡。初見她,優雅的氣質以及她的恬靜、淡然與謙和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大概是工作特性的原因,她的親和力具有一股強大的磁場,與她的交談、相處都會被她的魅力所感染。
6點起床,6點40分準時出家門,這是楊利娜多年不變的生活節奏,從家到學校并不遠,步行也就十多分鐘的距離。此時,路上的行人和車輛都不算多,相比那些還沉醉在夢鄉里的人們,她比他們更早地呼吸到新鮮的空氣,更早地開啟了新的一天的生活。
1996年,楊利娜從西安幼兒師范學校畢業之后,并沒有選擇留在西安,而是毅然回到家鄉渭南做起了自己喜歡的幼教工作。起初這份工作并不起眼,收入也不高,因為對幼教工作喜愛,她努力讓自己堅持了下來。為了適應不斷提升的崗位要求,楊利娜努力學習專業知識、提升業務技能,并通過學習深造先后獲得了北京師范大學學前教育專業學士學位以及中國科學院兒童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專業研究生學歷。
楊利娜所在單位是位于五馬路中段的金石幼兒園,從大門進入,直行穿過五彩斑斕的童話樂園,便來到了她工作的地方。對楊利娜來講,這里已經是她生活的一部分,她一生注定要和教育結下不解之緣,而自己能做的便是懷著一顆虔誠的心去品味這份命運給予的安排。
如今的管理崗位是楊利娜多年努力的結果,優異的表現、突出的業務能力和豐富的經驗都是成為一名合格園長的必要前提。除此之外,園長的職責還包括處理日常瑣碎的事務,教學、管理、安全、衛生都要過問,事無巨細。
作為一家私立幼兒園,服務和管理品質都對學校未來的發展起到決定性作用。每天在孩子們到校之前,楊利娜都會和老師們集中在校園的操場上召開“早會”,這種類似于“誓師大會”的方式即是快速、高效解決遺留問題的方式,也是提升團隊士氣的方法。雖然時不同往日,但這些年輕的老師也正像當年的楊利娜一樣,正在磨礪和成長中慢慢蛻變著。
園里的食堂為老師們準備了豐盛的早餐,例行的早會仍然呈現出一種輕松卻嚴謹的氛圍。對幼兒園來講,沒事是最大的好事,歡快輕松的氛圍才更符合一所現代化幼兒園的氣質。在年輕老師們的眼里,楊利娜不但是他們的直屬領導,也是他們工作和學習中的導師。
“園長媽媽早……園長媽媽好”一張張稚嫩的臉龐,一句句親昵的稱呼,自然也得到了一句句甜美的回應——“孩子們早。”此時的楊利娜早已調整好最佳的狀態,親自在校門口迎接著自己可愛的孩子們。據說幼教這樣的工作,一定是非常有愛心的人才能做好,我相信,她一定是這樣的人。
對于這份工作,楊利娜一直所信奉的是“用愛教育、用心教育”,雖然只是簡單的八個字,但運用到具體工作中卻并不容易。在孩子的世界里,好玩、好動是不能被彌滅的天性,我個人對孩子無限的打鬧毫無抵抗力,自然也對這種自己無法勝任的工作心存敬畏。她說,用心愛護每個孩子,學會欣賞他們純真的笑容,便會有發自內心的愉悅。
幼教工作面對的人群是天真無邪的孩子,而幼兒園可能正是一個人一生的真正起點。七月,是畢業季,雖然孩子們并不理解這三個字的含義,但老師們卻在努力讓這個季節變得對他們有意義。楊利娜告訴我們,老師和孩子們正在準備一場“盛大”的畢業典禮,今天要進行第一次的彩排。
在老師與孩子長時間的接觸過程中,彼此之間自然培養出了感情。雖然畢業后的孩子多數并未遠離他們的視線,但又有多少人會一生都記得自己幼兒園的老師呢?啟蒙教育的意義重大,而在一個人的一生當中,誰會把教育價值的呈現和這些在他幼兒時期與他朝夕相伴的人們聯系到一起呢?
孩子們的表演自然狀況不斷、笑料百出,楊利娜在一旁認真地看著每一個節目、記錄下每一個存在的問題,時不時還會與身邊的老師溝通著,并且不斷給予孩子們愛的鼓勵。二十年的幼教經歷,楊利娜對幼教工作的認識也在發生轉變,更多國內外先進的管理和教學經驗也正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這些幸福的孩子們。
在學校的每個角落,都有孩子們不斷成長的印記,無論是集體活動時的剪影,或是稚嫩的筆描繪出的七彩世界。每個孩子都會快樂地離開這里,前往下一站,而他們的園長媽媽還將一直守護在這里。
此時,已經是中午時分,午飯過后是孩子們午休的時間。楊利娜便召集起其他老師一起開會,她要求針對彩排中出現的問題要盡快提出解決方案,要確保給孩子們留下一段美好的回憶,也讓他們快樂地走向人生下一段旅程。
管理員工和管理孩子不同,作為幼兒園的直接管理者,楊利娜在老師的管理方面也頗有心得。金石幼兒園擁有完善的教職工管理制度,使得“幼教老師”不再僅僅是一種身份,更是一種責任和愛的呈現。在員工管理方面,她更希望自己和老師們之間構建出一種家庭般的氛圍,并且給予老師們極大的尊重和保護。
楊利娜是一個很有熱情的人,因為從業久、經驗豐富、業務能力強而被業界熟知,時不時也會有一些老師前來求助,經驗豐富的她總會適當地給出一些意見或建議。極具耐心恐怕是這個行業的標配了,既使求助的事情異常繁瑣,她也能耐心地一一幫助解決。
下午,在送完最后一名孩子之后,楊利娜告訴我們,她要加班,可能會很晚,而此時我們的拍攝也不得不結束了。不少前來接孩子的家長會主動和她進行交流,“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家庭和學校都應承擔起相應的責任,我們努力把學校辦得像家一樣溫馨,家也應該能夠像學校一樣,給予孩子正確的引導。”
如果從楊利娜今天的成就來看,她20年的堅持確實換來了一個非常不錯的結果,我們也會認為她這些年的努力和堅持完全正確,但這20年走過的路、付出的努力、體會的辛酸,恐怕只有她自己最能懂了。祝福她!
*《渭南人的一天》是渭南首家以影像的方式紀錄渭南人和事的紀實類、原創型自媒體平臺。我們計劃每年至少完成100篇與渭南人有關的專題報道,欄目以全面展現渭南人自信、自強、堅韌、樂觀的人文精神為己任,弘揚正能量,力爭為構建和諧渭南貢獻一份力量。《渭南人的一天》獨樹一幟,每一段文字、每一張圖片、每一段視頻都堅持原創,并根據欄目發展的需要,不斷自我調整和完善,力爭將其打造成渭南新媒體領域的新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