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那么一個時刻,望著十字路口洶涌的人群,你會突然覺得好生羨慕,因為他們大多數都步伐矯健,每一腳都那么有力,那么堅定,朝著自己的方向前進。而自己卻只能呆呆地看著他們,無法邁開腿,因為不管朝哪個方向,自己都是三毛筆下的那個浪者,走到哪里都沒有一個棲息地。
有沒有那么一個時刻,你望著林立的高樓里燈火闌珊,每一個小窗都散發著一簇光芒,暖意融融,甚至透過這些光亮中可以聞到飯香。可在那一刻,你卻突然想哭,因為在這萬家燈火中沒有一盞燈是為你而亮,沒有一處小窗的光亮是在指引你回家,也沒有一縷飯香是等待你的歸來。
所以有沒有那么一個時刻,你突然不再那么強烈地想去看看世界的繁華,而是只想找一個溫柔的人,簡單地,和他擁有一個家,在柴米油鹽中熬白了頭,單調而平凡,卻也覺得那是一種幸福。
01
今天又是一個雨天,店里的生意慘淡冷清,連平時看書的那幾個熊孩子也沒有來,我們幾個人卻難得清閑坐在一起聊天,也不知怎的就聊到了未來期許和規劃。我和榆林姑娘首先發了言,帶著年輕沖動和一顆不安分的心講了許多想要去做的事情。
婉清姐笑了笑說,我在你們這個年紀的時候也是這樣,總有一些無法安放的狂妄,好像什么都不放在眼里,什么也都想要去做,感覺好像這世界上就沒有自己什么做不成的事兒。于是她一個人在北京工作了兩年,又到西安工作了一年多,當她準備再到其他地方闖蕩時突然遇見了現在的丈夫。她說,那時她突然覺得不想再這樣一個人在異鄉漂泊下去,她渴望擁有自己的一個家,一個可以避風的港灣。
于是她安定了下來。
而現在的她只希望自己肚子里的寶寶能夠健健康康,平安出生,一家人和和美美就是她最大的愿望。這大概道出每個人婚后女人共同的心聲,平凡樸素,卻滿滿得都是溫情,也擁有了林語堂所認為的四種幸福:
一是睡在自家的床上;二是吃父母做的飯菜;三是聽愛人給你說情話;四是跟孩子做游戲。?
對于婉清姐來說,這是她生活的日常,也是她的幸福。
02
聽到這里,我似乎突然明白了自己那個二十歲嫁給生活的女同學,為何會毅然決然地嫁給一個大她七歲的男人,而且還一再地和我強調她現在的生活就是她想要的生活,她現在的丈夫就是她想要嫁的丈夫。其實現在回過頭來想一想,應該最重要的是她活了二十年才真正意義上擁有了自己的一個家,而這個家是那個男人給她的。
女孩子對家庭都有特別熱烈的渴望,從小時候玩過家家的游戲,到長大后莫名喜歡逛家具城,也總在幻想成為一棟房子的女主人,幻想未來家里的擺設與裝潢,連養什么綠植都計劃好。
其實有時更渴望的是那種每日清晨醒來有一個人在身旁的滿足感,晚歸時屋里一片光亮,也會有人嘟囔一句"怎么回來這么晚啊!"。這種感覺比包包,鞋子等來得更踏實,更是一種久違的安全感。
喬一在書中寫道,第一次去F君家里看到他們一家人其樂融融的模樣時她特別羨慕,甚至一度渴望在這樣的家庭里生活。雖然后來別人問她早婚的原因時她說她遇到了對她很好的F君,但是如果仔細想想就會明白,喬一對家的渴望超乎尋常人,她希望得到一個健康完滿的家庭,而恰好F君可以給予她。
所以也就明白了我的那位女同學為何會忍受花一樣的年紀去嫁給一個目不識丁,粗俗鄙陋的男人,照顧他的起居,為他生兒育女。
也許生活中我們都過得不容易,可一想到家這個有溫度的詞,誰都會喜上眉梢地講起關于它的記憶,誰都會渴望擁有,誰也都會有對它的期望與贊許。就像《舌尖上的中國》里講得一樣,這是我們中國人的情懷,是我們中華民族五千年賴以生生不息,傳遞的精神火炬。
03
喬一在書最后講道,這個城市永遠在堵車,這里空氣不好,城市太大,人潮擁擠,我有一萬個不喜歡這里的理由,可我愛的人在這里,我就在這里安了家。
其實,仔細想想,只要和自己心愛之人有一個家,無論生活在大城市還是小城市,貧窮還是富貴,只要一想到每天晚上總有一盞燈為自己而亮,桌上的飯菜還在冒著熱氣,有一個人蜷縮在沙發里睡眼惺忪等待我們的歸來。
這該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
城市沒有溫度,可一想到余生和你躲在同一個屋檐下,就覺得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