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晨,在起床與賴床之間痛苦掙扎。
每天上午12點前出門算是成功!
即便任務迫在眉睫,仍能“從容不迫”,不忘發很多會兒呆。
這就是最大的毛病“時間不敏感癥”
上了分身術后,發現自律是治療拖沓癥的很好方法,自律是可以克制自己的情緒而讓自己具有行動的能力,不受其他任何事物影響地去讓實現自己既定目標。主要從以下幾方面提高自律:
1、制訂出你做事的優先順序,然后按這個順序去做
如果一個人只看自己的心情,和一時的方便而行事,肯定不會成功的,更不要說別人尊重并跟隨他了。有一句話說得好:“完成重要任務有兩項不可缺少的伙伴:一是計劃,二是不太夠用的時間。”
2、把自律的生活方式當成目標
向杰瑞·萊斯這類高度自律的成功人士學習,你會發現自律不能只是偶爾為之,它必須成為你的生活方式。培養自律最佳的方式是為自己制定系統及常規,特別是在你視為重要的需要長期的成長及追求成功的指標項目上。
3、向你的借口挑戰
如果想培養自律的生活方式,首要的功課之一就是破除找借口的傾向。正如法國古典文學作家佛朗哥所說:“我們所犯的過錯,幾乎都比用來掩飾的方法,更值得原諒。”
4、工作完成之前,先把獎勵挪開
著名作家麥克·狄朗尼說過這么一句智慧的雋語:“任何一個企業或機構,如果給予怠惰者和貢獻者同等待遇,那么,你將會發現前者越來越多,后者越來越少。”
5、把目光注視在結果上
無論任何時候,只要你把注意力放到工作的難度本身上,而不考慮結果和獎賞,就很容易灰心喪氣;如果沉浸于其中太久,就會養成自憐的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