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葉小白
這部據傳耗資7.5億,耗時六年的宏偉巨制,一上映就口碑撲街了。更離奇的是,上映僅三天就不放了!不放了!不放了!
有傳是為了保持顏面,不想評分低過《封神傳奇》?大有墻倒眾人推的慘烈悲壯之態。
明明就是一部標準好萊塢固定模式的科幻片套路,以直接利索的故事情節襯托絢爛的科幻創意。用道具弱化演員的作用;用場景柔化人物的表演;用技術展示人類頭腦中想象力的創作場景。通過屏幕描繪出無法用語言形容的虛無空間里僅憑腦力創造出來的奇妙世界。
在科幻片的宏幅巨制中,人的表演被歸為錦上添花。
但觀影群眾是抱著看故事片的心態希望電影屏幕能通過展示各種奇思妙想的界面渲染出更好的故事情節效應,在各種炫耀頭腦風暴為目的的畫面中思考的是故事邏輯問題。把光影幻鏡當成是故事村托。于是產生一種本末倒置的觀影結果。
就是本來沖著影帝表演去的,當然還有很多是去看小鮮肉的。結果發現阿修羅王就是三個主演的腦袋合成的。
欲望之頭說:“我要打天?!倍床熘^說:“我不會讓你打天的”。謀略之頭說:“你們這是何苦呢?” 于是劇情就圍繞這三句話展開了。
這哪需要什么演技啊,有面具就可以了。于此,觀眾就不買帳了。
好萊塢的商業大片培育出了全球大批量的“良民”。就是凡是好萊塢出品的大片,統統買單!
管他故事老套的重復的讓人掉牙,還是戰士服飾毫無新意的設計讓人審美已經疲勞;
抑或是色調是壓抑感的黑白灰暗,或是空間站的永遠都是重金屬味道的充斥;
還有幾個汽車人的不斷起死回生,環太平洋的幾只打不死的怪物;
包括混雜著各路英雄豪杰統打滅霸類似高仿“孫悟空大鬧天宮似“群魔混戰,
和一律大眼睛尖顎模樣的外星人以及怪物中都有類似咀蟲蠕動的嘔樣。
然后不斷的以無止境的一,二,三,四。。。。。。繼續下去,總有人愿意為“好萊塢”出品的名義買單。
對于這種現象級的市場反應,只能理解為品牌正品效應!一到國產的科幻巨制,就成了類似淘寶的高仿。
雖然外表保持一樣的光鮮亮麗,內容同樣的單線利索, 但是哪怕經歷本土化戰略的多重包裝,最后還是被一眾的“良民”無情舉報制假造假,不遺余力的多方認證其是高仿贗仿。很快就下架了!
制作方心里委屈啊,經過商業本土化戰略的包裝,在好萊塢科幻片中加入諸多東方元素,中方作為出資人,請中國的演員,講中國的故事,只是花錢把好萊塢的團隊請到中國來,怎么結果全被打成仿品了呢?明明是引進加改良??!哪里就不對了呢?始料未及,損失慘重!
影片開始還是很認真的做到中西融會貫通,就像阿修羅王一開始也是很認真的派人找到投胎轉世后的洞察之頭好合力打天。
開篇是一種中西文化和場景熔合的味道,有渾然天成之感,還是很讓人欣喜的。
第一幕的木偶戲就特別有民間淵源的氣息,開篇以民間藝人的歌謠唱出整個“六界”和阿修羅王的傳說。 而且可以看出場景搭得非??季?,道具制作也極度精良,雖然東西方人混住在一個村莊,但是讓人覺得世界大和好的美滿。
村民們在豐收時節載歌載舞的篝火晚會,加上科技渲染的宇宙天空相得益彰,確實營造出了讓人心生向往的人類群居美好生活場景,就是那種可以在夢里出現醒來卻找不到的鏡像。
科幻制作的場景和人類活動溶合的非常溫馨。
只是好景不長。開篇的美好沒過幾分鐘就被阿修羅界來找王的人給破滅了。 場景切換到阿修羅界之后,中國元素就被極度弱化了。 甚至覺得出現的很牽強。
特別是那金子做的山,要不是牧羊娃(洞察之頭轉世后的身份)“哇”了一下,怎么看都是黃土高坡啊。
后面的場景除了那幾具海上的沙雕美人,就毫無新意感。特別是結尾在天界的場景,只有腦細胞燒盡后留下的腦髓體元素了。
最讓人詬病的故事情節,就是阿修羅王作死的直白,兩個腦袋都不思考的行事風格。
手下找回洞察之頭,一路“我的王,我的王”把人伺候的舒舒服服地。都同意一起打天了。一切順利的很,結果阿修羅王硬是要拉他來看“滿清十大酷刑”!激起少年的叛逆之心。非得等人家叛逆了又硬生生拽回來合體,合體結果自然是自相殘殺,最后同歸于盡。真“這是何苦呢?”
人界的情倒都是提了筆的,就是觀眾還沒體悟呢就掠過了.
關于人與人情愫上的表現弱暴了.
在親情上,只有一點對奶奶的回憶。
在友情上,跟怪物小南瓜也只是相互有個伴。
在愛情上,表達得是極度東方式的含蓄,就是夢中見到,畫出畫像,然后四目相對微微一笑插肩而過,下輩子再見!
這些好萊塢原版做得已經深入人心的,應該保留的,就像KFC的漢堡你不能因為在中國賣就去掉夾層讓它變成面包賣么,是不是這個理兒呢?
中國元素參合的是很明顯的,也有自己的思想創新??删褪翘祀s了。只有參合的味道,不是溶入的精進。
整體感覺是制作方本土化決心不夠強。過于想熔合但結果卻顯得參雜混合了。
對于影片上映三天就停播了還是覺得挺可惜,被吐槽不定是壞事,研究觀眾的想法,再重新找準定位,相信國產科幻片也能走出一條光明之路來!
作者簡介:葉小白,外貿從業者,愛好看書,喜歡寫字。相信思想的力量。這個世界因為思想的交流和交易而變得日新月異。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