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自己的公眾號拿過來在這里再發一次)
? 配合主題奉上自己畫的的簡筆畫版頭圖
? ? ? ? ? ? ? 大家都愛吃酸和辣
? ? ? ? ? ? ? ? ? 我愛吃甜和咸
? ? ? ? ? ? 寫點兒自己喜歡的東西
? ? 今天講的是一個關于南方的故事
? ? ? ? ? ? ? ? ? 圖多流量預警
? ? ? 母親年輕的時候愛讀書,所以書架上有很多老書,基本都是文學名著和當代小說,而大多書的內容對于那時候還小的我,讀起來自然十分艱深晦澀,但對于當時嗜書如命的我,卻是統統啃一遍,看下來再說。當同齡人還在看著安徒生童話和格林童話的時候,我卻已經開始津津有味地開始看《悲慘世界》、《茶花女》這類外國名著。
? ? ? 接觸到《飄》的時候,已經是我小學五年級的尾聲了,而在這很久之前,我就已經把連環畫版的《斯佳麗》讀過一遍,當時還不知道《斯佳麗》是《飄》的續作(原作者去世后,別人在原作基礎撰寫的續作,當然對于我來說《飄》的結局已經很完美了,并不需要后人續寫)
? ? ? 當時母親對我說這是她最喜歡的外國名著要推薦給我,因此我興致勃勃地抱著那兩本厚重分上下的《飄》跑去閱讀。由于年代久遠,書頁泛黃破敗,繁體印刷字體也參差不齊,但依然沒有澆滅我閱讀的熱情。當時看到第一句話,我就被深深吸引了。
“那郝思嘉小姐長得并不美,可是極富于魅力,男人見了她,往往要著迷,就像湯家那對雙胞胎兄弟似的。”
? ? ? 說到這里,就得再提一段話外題,這個版本的《飄》是快八十年前的譯本,是傅東華先生翻譯的,而傅東華先生又是一位中外都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翻譯家。因此這版本的《飄》讀起來少了外國感,卻將那時候的舊中國年代味很好地融到了里面。在書中他將“斯佳麗”譯成了“郝思嘉”,“亞特蘭大”譯成“餓狼佗”等等,以至于再次提起《飄》,我的腦子里卻只有“郝思嘉小姐”了。但不得不說,傅先生對于人物性格語氣翻譯可以說是出神入化了,只是簡單的對話,活生生的人物便浮于紙面之上了,驕縱自尊的郝思嘉,俏皮風流的白瑞德,善良的媚蘭等,他們的喜怒哀樂,淹沒在那浩蕩的美國南北戰爭歷史里。
這就是我看到的那個版本的《飄》
直到看完這本書后的一段時間里,我才知道原來《飄》也有電影,中文名字叫《亂世佳人》而當看到電影里的費雯麗和克拉克蓋博,我著實大吃了一驚,因為演員實在選的太好,幾乎就是原著走出來的兩個人,在書中對女主角斯佳麗的描寫是這樣的:
“她那一張臉蛋兒實在迷人得很,下巴頦兒尖尖的,牙床骨兒方方的。她的眼珠子是一味的淡綠色,不雜一絲兒的茶褐,周圍豎著一圈兒粗黑的睫毛,眼角微微有點翹,上面斜豎著兩撇墨黑的蛾眉,在她那木蘭花一般白的皮膚上,劃出兩條異常惹眼的斜線。就是她那一身皮膚,也正是南方女人最最喜愛的,誰要長著這樣的皮膚,就要拿帽子、面罩、手套之類當心保護著,舍不得讓那大熱的陽光曬黑。”(依然是傅東華版本,我對比過很多譯版本的這段描寫,至今覺得沒有超過這段外貌描寫的。)
而電影中的費麗雯演繹的斯佳麗則完美地符合了這段描寫。而克拉克蓋博也本色演出了那個瀟灑不羈的白瑞德,一雙明亮的黑眼下是似笑非笑的神情。
費雯麗扮演的斯佳麗
電影開始,就是一段長長的空鏡頭,那是戰爭前的老南方,一望無際的莊園,放牧牛羊的黑人奴隸,這里是棉花和莊園主的樂園。上之下滾動的字幕似是用懷念的口吻講述著這段已經“隨風而逝”的文明。
而斯佳麗就出生在這個富饒之地,泰拉莊園。從未知饑餓和悲傷為何物,受盡父母的寵愛,再加上天生俱來的氣質魅力,使她從小就受到男人們的追捧和獻媚,在這種環境長大的她,驕傲而充滿自尊,如同《邊城》里的翠翠,從不想到殘忍事情,從不發愁,從不動氣。她的記憶里只有美好的午后陽光,友好的莊園主鄰居們,數不清的奢華聚會。
她人生中最美好的年華,都織進了她走起路微微搖擺的綠絲綢舞裙里,融進了她那上挑的嫵媚眼角里。而她唯一憂愁煩惱的事情,也只有如何得到艾希禮的心。在斯佳麗少女朦朧的感情里,她似乎可以愛那個溫潤如玉的優雅少年直到天荒地老。那時候的她,還未意識到對家鄉土地的感情。
但誰想到,一支被溫室所培養出的嬌艷玫瑰,在她十六歲那年迎來了她人生的轉折點,那就是在艾希禮的莊園,十二橡樹里舉行的聚會。
在此之前,斯佳麗得知艾希禮要和他的表妹梅蘭妮在聚會上宣布訂婚,于是穿上最美的禮服,誓要將艾希禮奪過來。在聚會上,她認識了命運中注定和她糾纏不休,針鋒相對的荊棘——來自北方的客人白瑞德。
如同《荊棘鳥》里,拉爾夫神父和小梅吉第一次見面,就注定了這輩子的糾葛不斷。
白瑞德和艾希禮,是兩個極端,一個是沙石,一個是流水。
這場聚會注定是打破斯佳麗平靜人生的大型炸彈,在這場聚會上,她遭遇了失戀,得知南北戰爭打響,更是被她所厭惡的客人白瑞德看到了她失戀后的狼狽和失態。
在萬念俱灰的絕望中,她一氣之下答應了梅蘭妮表弟的求婚。
然而這段婚姻是短暫的,她丈夫很快就在戰爭中犧牲,不到一年,她從天真爛漫的少女一下子變成了穿黑喪服的寡婦,但她依然對艾希禮懷抱著憧憬和希望,于是她搬去亞特蘭大和梅蘭妮同住,在一場慈善籌備舞會上,斯佳麗依然表現出了她少女性情的一面。
白瑞德也突然出現在舞會上,那時候的他已經不是被南方莊園主趕出去的客人,而是成了穿越封鎖線,為南方運輸軍火的大英雄。在舞會上,白瑞德驚為天人出了大價錢,指名要和還是守喪寡婦身份的斯佳麗跳領舞,眾人駭然,而斯佳麗也無視了世俗的議論紛紛,大大方方和白瑞德跳了舞。
我無從得知白瑞德是什么時候開始愛上斯佳麗的,在十二橡樹聚會上的驚鴻一瞥,可能使他對這個擅長在男人堆里左右逢源,風情萬種的嫵媚姑娘開始感興趣,在接客室里無意聽到斯佳麗對心上人的心跡流露以及她失戀后將花瓶的憤怒一摔,讓他開始真正發覺這個姑娘可能和他一樣是同類人。而在舞會上一襲黑衣的斯佳麗笑盈盈向他走來的時候,他才真正確定,他們是同一類人,如果說斯佳麗是帶刺的猩紅玫瑰,那么他就是無所畏懼的堅硬荊棘。狹路相逢的兩人,張開了各自所有的刺,似乎只要其中一人服軟,就會被扎的遍體鱗傷。
經過這場舞會,兩個人見面的次數頻繁了起來。
南北戰爭如火如荼,但斯佳麗心里依然掛念著那個謙謙有禮的紳士少年艾希禮,每次戰爭傷亡名單一下來,她就會和梅蘭妮一起慌張不安地在名單上尋找艾希禮的名字,然后一起長長地松氣。在艾希禮被批準休假回來的時候,她也會心中狂喜,但艾希禮終究是梅蘭妮而不是她斯佳麗的,最后艾希禮返回戰場的時候,斯佳麗再次表露了她的心意,而艾希禮依然回避了她,斯佳麗的光芒太耀眼,讓他無所適從。
戰火即將燒到亞特蘭大,這個南方城市已經沒有了以往的寧靜優雅,滿大街小巷都是傷亡士兵和奔赴前線的新兵,斯佳麗他們也不得不放下以往的十指不沾陽春水的貴族身份,穿梭在教堂里救助受傷的士兵。在這段情節里,無數的難民逃亡的鏡頭穿插,以及最后梅蘭妮即將臨盤,斯佳麗跑去請醫生,穿過火車站時的俯拍由近到遠的長鏡頭,無數個傷亡士兵整整齊齊地躺在地上,伸著雙手絕望地尋找幫助,鏡頭拉到最遠,破敗的南方國旗無助的飄搖著,無不渲染出了戰爭的殘酷。(據說這個鏡頭動用了當時的電影史上規模最大的群演)
亞特蘭大最終城破,斯佳麗為了履行艾希禮要求她照顧好梅蘭妮的諾言,決定獨自帶著剛生完孩子的梅蘭妮回到家鄉泰拉莊園,此時斯佳麗終于放下她的驕傲,低聲下氣去尋求白瑞德的幫助。白瑞德立刻偷了一匹馬,帶著斯佳麗和梅蘭妮他們逃離了亞特蘭大。(逃離的鏡頭片段真的非常棒,據說穿過坍塌的著火建筑這個鏡頭,劇組真的是放火燒了一個倉庫)在路途中,白瑞德對斯佳麗說他要回去加入南方軍隊,見證老南方的隕滅。(就像白瑞德不理解斯佳麗對家鄉泰拉的執著,斯佳麗估計也永遠無法理解白瑞德在局勢已定卻為了男人的自尊毅然入南方軍。)分別前,白瑞德表明了他的心意,并強硬地吻了斯佳麗。
最終斯佳麗用盡力氣帶著梅蘭妮回到了家鄉泰拉莊園,卻沒想到泰拉早已不是她記憶中的泰拉,記憶中的泰拉,陽光下的棉花,有姐妹們的歡笑,母親嚴厲的教導,父親寵溺的笑容。然而現實卻是,北方軍坍塌過的破敗莊稼,姐妹們染病奄奄一息,母親尸體已經僵硬冰冷,父親因為打擊而神志不清。這個家已經風雨飄搖,瀕臨毀滅。
斯佳麗已經深深意識到了老南方的文明已經消逝,她像是從少女時代的美夢中驚醒,徹底扔掉了她最以為傲的南方貴族的驕傲和自尊。為了支撐起這個家,她學會了種植莊稼,采摘棉花,讓一雙嬌嫩的手長出繭子,并放棄了她的宗教教條,不擇手段去獲得她想要的東西。即使父親去世,以前的無賴來催債的時候,她也沒有崩潰倒下,而是想盡一切辦法留下她最終的信仰——泰拉這片土地。
艾希禮也回到了泰拉,本來想依靠艾希禮的斯佳麗,卻猛然發現艾希禮身上除了老南方那些品質,已經沒有其他能依靠的了,她能依靠的,僅僅只有自己。為了還清泰拉的債務,斯佳麗在得知白瑞德還活著的時候,第一想到的是求助白瑞德,為了不讓白瑞德看見她的窘狀,她用家里僅剩的最好的窗簾做了一條裙子,來到監獄里探望白瑞德,假裝自己還是那個他所愛的無憂無慮的少女。然而白瑞德還是識破了她的謊言,并告訴她現在拿不出錢來。
瀕臨崩潰的斯佳麗發現妹妹的男朋友肯尼迪開了一家木材店并且頗有起色,于是她毅然嫁給了肯尼迪并且解決了泰拉的問題。白瑞德出獄后去找斯佳麗,發現她已經嫁為人婦,并且自作自主把生意上全部的事情攪過來,將木材店開的有聲有色。此時的她已經完全摒棄了曾經南方人的溫潤品質,完全融入了北方,因為斯佳麗已經明白在生存面前,那些驕傲和自尊并不能當飯吃。
而白瑞德此時也明白,他愛的是斯佳麗這個人,不管是天真嫵媚的斯佳麗,還是現在成熟冷酷的斯佳麗。
斯佳麗在去木材店路上被棚戶區的游民欺凌,所幸被以前的奴隸黑人救下,她的丈夫肯迪尼氣不過,艾希禮也頗為動怒,于是他們那些南方男人便跑去棚戶區和人決斗。最后艾希禮他們被白瑞德用計救下,而肯迪尼卻永遠躺在了冰冷的大街上。
失去第二任丈夫的斯佳麗十分難過,雖然她并不愛肯迪尼,但肯迪尼畢竟為她而死,就在她沉溺在愧疚之中的時候,白瑞德卻跑來找她,向她求婚。斯佳麗也一時慌了神,她從來沒有見過這樣認真的白瑞德。
“他這話說的很認真,已經是一點兒不容疑議了。思嘉聽見他有這樣的意思,立刻覺得嘴巴發了燥,只管咽這氣,瞪著他的眼睛看,想從里面看出一點線索來。她看出他的眼睛里充滿笑,但是另外有一點東西藏在它們的深底,她從來沒有看見過的,那是一種不可分析的光輝。”
? ? ? ? ? ? ? ? ? ? ? ? ? ? ? ? ? ? ——《飄》傅東華譯
最終斯佳麗還是答應了嫁給他,但她的心里依然沒有放下艾希禮,畢竟她年少所擁有的事物都已經隨風而逝,除了對艾希禮的憧憬,那已經是她年少所唯一剩下的執著了。
結了婚后,斯佳麗終于過上了富貴的生活,可她卻經常夢回她戰亂剛回到泰拉挨餓的情景,白瑞德將她摟醒,她縮在白瑞德的懷里說:
“哦,瑞德,我一直在那里跑啊跑啊,又拼命地找啊找啊,可是的到底不曉得找的是什么。那件東西一直都藏在濃霧里邊,我知道我若是找到了它,我就永遠可以安全了,永遠不再挨餓受凍了?!?/b>
? ? ? ? ? ? ? ? ? ? ? ? ? ? ? ? ? ? ——《飄》傅東華譯
諷刺的是,電影結尾白瑞德離去的時候,住宅外面盈滿了霧氣,白瑞德的身影漸漸消失在霧里,再也不見,徒留下了淚眼朦朧的斯佳麗。
白瑞德用盡他的全力去愛和嬌寵斯佳麗,但他很快發現,斯佳麗一直放不下艾希禮,他作為荊棘,已經為他的玫瑰收起了他的刺,卻被玫瑰的刺扎的體無全膚。
意識到這點的白瑞德,便將對斯佳麗的一腔愛意轉移到了他們的孩子邦妮身上,而對于斯佳麗,他再次張開了刺。
既然如此,就一生相互折磨吧。
梅蘭妮死后,看著痛哭的艾希禮,斯佳麗終于幡然醒悟,她愛的不是艾希禮,而是她自己曾經的驕傲和執著。如同梅蘭妮是艾希禮對老南方的追念和夢,艾希禮對于斯佳麗亦是如此,現在她真正應該去愛的是白瑞德,玫瑰終于學會試著收起自己的刺,但她沒有發現,荊棘已經破敗不堪。白瑞德已經沒有再去愛她的力氣和勇氣了。
他只是為了邦妮,再加上善良的梅蘭妮對他的打氣和鼓勵,他才得以堅持下去。所以當邦妮意外死亡,梅蘭妮死去的時候,白瑞德終于崩潰了,他知道他和斯佳麗唯一的聯系已經消失了,現在他再也無法抓住斯佳麗了,所以他決定選擇放手。
這一邊斯佳麗終于明白自己真正的心意,她奔回家去尋找白瑞德,在房間里,斯佳麗哭著想挽回白瑞德,但白瑞德卻毫不動容,他的心已經再也經不起折騰,玫瑰終于收起了刺,卻反過來被荊棘一刺又一刺扎傷。最后穿過那長長的發生過許多悲傷事情的階梯上,白瑞德不再回頭,消失在了門外的霧氣里。
本來已經極度崩潰的斯佳麗,痛哭中再次想起了泰拉,那是她的家鄉,她的信仰,她的根,那是她和父親曾經眺望過并引以為豪的土地。于是她決定先回泰拉重振旗鼓,然后再次追回白瑞德。
在結尾,她再次站在了泰拉那棵大樹下,這棵大樹見證了她的人生轉變,而斯佳麗也如同大樹,在風雨和戰火中成長得愈發堅挺。
在火紅的夕陽下,只剩下了大樹和斯佳麗的剪影,長鏡頭拉得越來越遠。
結果究竟會怎么樣呢?
不管如何,斯佳麗堅信著。
那些隨風逝去的東西,總有一天它們還會歸來的。
而玫瑰和荊棘,一旦糾纏后,也注定一生牽扯不斷。
? ? ? ? ? ? ? ? ? ? ? ? ?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