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有夢想的話,就要去捍衛它。——《當幸福來敲門》
前幾天在第一節人力資源管理課結束的時候,老師布置了一個作業,回去看一部電影并總結里面體現的人力資源的知識,這部電影就是《當幸福來敲門》。
每一部電影都會有它想要傳遞給觀眾的東西,而每一位觀眾,對同一部電影都會有不同的感悟,說實話,這次我沒有很好的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因為這部電影最震撼我心靈的地方不在于所謂的人力資源,而是一種把人逼到窒息的絕境,和一直閃現在主人公信仰中的幸福。
影片講述的是一個只有高中學歷的推銷員克里斯,用全部的積蓄買了一批高科技治療儀,到處找醫院推銷,但因為價格昂貴,買的人并不多,因此就算他再努力奔波,也改變不了日益窘迫的家境,妻子一人在工廠打四份工,兒子在一個連幸福的“幸”字都寫錯的幼兒園上學,還因為交不起房租而整天被房東催債。最終妻子也離他而去,他跟兒子最終被趕出了房子,流落街頭。
影片一開始就向觀眾展現了一片凄慘又絕望的普通家庭的遭遇,而在很多人看來,這不就是一般勵志劇的日常套路嗎?知道開頭就能猜出結局是什么的劇,究竟有什么好看的?但在我看來,這的確是一部典型的美國勵志電影,很多劇,我們知道開頭和結尾,但我們依然愿意看完中間的每分每秒,是因為很多時候,開頭和結尾并不那么重要,而經歷的過程,在絕境的路途中不斷重生的歷程,才會顯得更加珍貴和有意義。
我也看過很多的勵志影片,但這一次看克里斯的追夢之路,有好幾個地方讓我覺得震撼,印象最深的是當生活無數次把他逼向絕境的時候,幸福的影子仍然牢固地刻在在他的信仰中,幸福就是他追夢的方向。
當他那些昂貴的治療儀賣不出去的時候,他打聽到證券公司在招聘實習生,兩個月的時間,不僅沒有工資,最后能成功的也只有二十人中的一個,而他卻只是高中畢業,還面臨著一團糟的家庭,最令人寒心的是他的妻子并不支持他,但他最終還是選擇了去爭取,去為了幸福努力。
面對妻子的離去,克里斯萬分痛苦卻又無力挽留,隨后,他跟兒子因為交不上房租而被趕出家門,去了最便宜的旅館,而好景不長,過不了幾天,他們又一次被趕了出來,這次真的要流落街頭。他帶著兒子深夜在公共廁所里過夜的時候,外表堅強高大的他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流下了眼淚,我想這就是絕境帶給人的煎熬吧。
在流落街頭的日子里,他為了搶到教會收容所的床位每天早早的完成工作去排隊,也為了修好最后一臺治療儀去賣血,在實習的公司受人白眼,著所有的一切,拿出任何一件對平常人來說就算得上是絕境,我們很難想象到底是什么在支撐著他?
不要讓別人告訴你,你不能做什么。那些做不到的人總要告訴你,你也不行。但他告訴我們只要有夢想,就要去追求。
最重要的應該是他對幸福的信仰和追求,他從來不會相信或是去聽從別人對他的懷疑,在他看來,只要自己有夢想,就該努力去追求,而他在絕境中對幸福的不懈追求,最終告訴了我們最好的答案。
再一個就是信任,事實證明,當你最在乎的人給你最大的信任的時候,它們就是你的動力。
影片中,克里斯的兒子就是他最大的支柱,兒子相信他的爸爸,他告訴他:“你是一個好爸爸。”也正是兒子的信任給了克里斯最大的鼓勵,讓他在追求幸福的路上一往直前。
其實比起人力資源的只是,給我更所思考的還是克里斯在絕境中追求幸福的這段經歷,他讓我們知道,無論面臨怎樣的環境,都不要委屈甚至拋棄了夢想,更不要放棄追求幸福的權力。
愿我們都不要虛度光陰的人生,也永不懼怕任何絕境,愿我們都能有一場刻骨銘心的人生,千萬別忘記,絕境中總會有幸福的影子,這永遠不是最差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