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埃落定》是藏族作家阿來的一部長篇小說,首次出版于1998年。小說描寫一個聲勢顯赫的康巴藏族土司,在酒后和漢族太太生了一個傻瓜兒子。這個人人都認定的傻子與現實生活格格不入,但卻有超時代的預感和舉止,并成為土司制度興衰的見證人。
這部小說被拒絕多次才出版,一經發出就引起非常大轟動。小說展現了獨特的藏族風情及土司制度的浪漫和神秘。從98年初版直到今年是22周年,它已經陸續發行了200萬冊。如此暢銷的書所敘述的故事母題卻是我們所熟悉的。一般只有在莎士比亞喜劇或者古希臘古羅馬故事中能感受到那種命運對人的捉弄與操縱,人對命運的反抗,人與歷史如何狹路相逢,這些命題一直都是在的,但突然它出現在藏族這么一個特別的史詩環境中間讓我突然感覺到好像人性在這里被揭示,就顯得額外的驚心動魄。一直以來對少數民族充滿了憧憬。比如《穆斯林的葬禮》給我們展示的是回族的生活,描寫用的是長鏡頭,很少有近距離關注。然而《塵埃落定》卻有特別多的特寫,這些特寫甚至讓我感覺到有點猝不及防,在一個家族里面有那么豐富的人性,周圍的一切都是那么的鮮活,生命在這里充滿了壓迫感和張力。
在這個故事里面,藏族末代土司他所經歷的所有的比如說戰爭與和平,權利與財富,內外爭奪,聰明與愚蠢等等問題,很像是中國版的《權利游戲》,里面也有非常那種劍拔弩張環環相扣驚心動魄的東西。也有人說它是中國的《百年孤獨》,孤獨感是很強的,卻未必真有100年的時間那么久。不過話又說回來有個詞叫“悠然蒼老”很符合主人公,就像你跟他今年談這事他還年輕,明年跟他談他是就已經是個老人了,不再簡單純粹了。
細細品味《塵埃落定》這個名字,意味深長。我們常說塵歸塵土歸于土,但這個是塵埃又不知去哪里?塵跟土之間你無法分清楚。就像你置身于土司家,要爭取權力和愛情,就需要角逐,隨之而來的就是陰謀和暴力。書中寫兄弟倆,一正一負,或者說一個聰明一個愚蠢,然后有一個巨大的反轉,從一個長時間段來看就是聰明的反而是愚蠢的,愚蠢的反而是聰明的。金庸的《射雕英雄傳》都是這么寫的,能夠洞見未來的是一個“傻子”。我突然就聯想到了莎士比亞的《麥克白》,而且從《麥克白》引申到了美國的作家福克納的《喧嘩與騷動》。其實《喧嘩與騷動》是《麥克白》里頭的一句臺詞:人生不過是一個行走的影子,一個在舞臺上指手劃腳的笨拙的憐人,登場片刻,便在無聲無息中悄然退下;它是一個愚人所講的故事,充滿著喧嘩和騷動,卻找不到一點意義。你看,喧嘩是亂的,騷動也是亂的,但最后卻是白茫茫大地真干凈,它是這樣的一個過程。所以說這本書文風有一點莎士比亞的風格。
整本書是以第一人稱來寫的。文中的主人公即敘述者是個傻子,開門見山就說:我是個傻瓜。如此直接這讓人眼前一亮。傻瓜是真的傻么?真傻會傻到哪種程度?
讀罷才知道,作者用這么一個癡人,一個近乎白癡的角色,給我們呈現出一種更高級的“角逐”,當然,主人公雖然傻但還遠遠沒有到白癡的程度。旁觀者都清楚:這樣是給你下套。但是他沒感覺。反而覺得:別人對我好。他用天真無邪的眼睛打量他所看到的這個世界,用不加掩飾的話敘述了出來。所有呈現出來的不是膚淺的套路,而是讓你跟隨在這么一個傻子的身后站在他的角度來看看這些人的世界,從而更能震動到我們。因為傻子是沒有自我保護的能力的,正因為如此,我們就會更揪心。如果是哥哥敘述這個故事,那作為旁觀者的我們態度立馬就會不同了——更多的是隔岸觀火。但是他是一個傻子,生存在那樣一個大家族中就如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淵,更讓人揪心。因為他是天然的,沒有太多的個人偏向,沒有什么褒貶,因此顯得更加的客觀真實。而且,傻子不會被外界的意外事情干擾,我們“聰明人”遇事會迅速做出反應,一個事情出來之后,立馬就會有好壞之分。他的“傻”給我們呈現的是一種“別樣的智慧”,因為好多事情在當時面對的時候覺得事大如天過后想想不過細枝末節而已。因為傻,所以他天然具有對那些偶然的事大如天的事情是忽略的,就算是發生了也都像沒看見一樣,直接穿透所有過程直接看到最后的結果。
對于末代的土司來說,他就是一個微縮的王,他有領地之爭和外交之爭。整個外交之爭,我注意到就是在最初他說到哥哥打敗了汪波土司立了功。他父親的心理活動立刻就有了微妙的變化:兒子有出息了也就意味著老英雄老了。內心是非常復雜糾結的。他們不光是兄弟之間有著殘酷王位之爭,作為父親也感覺到了來自大兒子的巨大的威脅。即使這個這個威脅從長遠來看并不能算是威脅,但是當局者被一葉障目不見泰山了。所以看到這里我就能隱約感受到可能父親與哥哥二者之間的關系要出事情,這為后面埋下了很大的伏筆。其次就是特派員帶來鴉片讓種罌粟這個事情,能猜到未來一定是大的財富和大的結劫難并存的。就像南美大陸西班牙統治者的到來,它不是一個結束的開始,而是開始的結束。所顯露出來的不過是冰山一角而已。鴉片的進入就像伊甸園里進了一條蛇一樣,皆大歡喜的背后又有很多讓人不安的東西。
在書的開頭就有特別多的反轉和意外,環環相扣的爭斗與兇殺,撲面而來的窒息感。比如土司因為看上了頭人的老婆殺了頭人,然后派管家去殺頭人,最后土司的大老婆再派人殺這個管家。他們就每個人都是在博弈,每個人都為了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不擇手段,想把自己的利益擴大化,漠視任何一個道德倫理準則。你看他們像不像多米諾骨牌,牽一發而動全身,最終都倒下了。但是看不出那個傻子二少爺對于這個博弈棋局會有什么樣的態度。他只說真話,真實有時候給人希望,有時候又會幻滅。
在眾多的“多米諾骨牌”中,其中的一張最終的倒下有點與眾不同——多吉次仁,他的死亡仿佛是一個預言,不是結束而是開始。(多吉次仁從寨子里逃走后又回來復仇,點火燒了寨子也燒了自己)
有一幕對話讓我印象深刻,就是問這個槍是誰的?這是第一次傻子二少爺和他的哥哥之間產生一個較量的,讀到這里我為他揪著一顆心。這個槍是誰的?然后他無所顧忌的講了出來,而且說的是真話。佛語:如是我聞如是觀照。只是把看到的聽到的感悟到的如實的表達出來它就已經蘊含著巨大的能量。
在文中剛開始我提到了特派員送的罌粟種子。這顆種子它不僅僅孕育著財富和危險,里面還孕育著懷疑和復仇。當聰明的哥哥和傻弟弟第一次進行正面交鋒的時候,那些種子也開花了。罌粟長出來后開花,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綻放著的絢爛的罌粟花給人一種迷醉和欲望的誘惑,欲望的引誘下就是邪惡。夜幕中的寨子著著火就像黑夜中罌粟花開放一樣,熱烈而又危險。想起福克納的一句話“花香,往往是腐敗氣息的前奏”,有生就有死,有開花結果最后就有腐爛消亡。所有的一切都是環環相扣的。
書中有很多隱喻,比如描寫罌粟的時候說“這個苗一開始的時候呢發的晚了一點,反而躲過了一場霜凍”。這個晚發育的苗指的就是傻子二少爺,不曾想傻反而成了他的保護層,讓他更加安全了。他覺得正是因為傻所以我的哥哥才會喜歡我。細想如果他不那么傻,可能兄弟間殘酷的斗爭會提前很多。
關于搶的問題他說了真話,對他母親而言是一個暴露,一下把他母親推入了一個危險的境地,當然他沒有意識到危險。也正因為如此,他的父親才會對他們放松警惕,在他父親看來:我這個夫人的陰謀都這么膚淺直接,我倒也沒有必要去提防了。整個寨子的人都是我的手下一舉一動我都能看見,更何況我的傻兒子會告訴我真相,我不會被蒙騙。將讓這一切透明化之后擺在土司面前反而讓他放心了。
書中有一段比喻說:聰明人就像是山上那些永遠擔驚受怕的旱獺,吃飽了不好好安安生生地在太陽下睡覺,偏偏這里 打一 個洞,那里屙一泡屎,要給獵人無數障眼的疑團。可到頭來總是徒勞枉然。其實所謂的蠢人大抵是大智若愚的人,在傻子二少爺看來所有一切不過是在徒勞奔忙。再怎么陰謀詭計也都擋不住別人一眼看到底。傻子二少爺用坦白的方式先告訴你一切權謀陰謀都沒有意義,最后事實會一點點驗證。當我看到最后的時候反而看到一種無力的滄桑感。
每個人都在表演,只有傻子二少爺不,他代表著一種真實的天真的力量,像大自然一樣,他就那么表現出來說出來,讓我恍然覺得這個天真的孩子又像個老靈魂,不管別人什么陰謀詭計,對他來說都無妨,不管多么血雨腥風,到他這里就戛然而止了,所以當他回頭看的時候,所發生的一切跟他之前想的是一樣的。
書中還有一個細節就是:母親不放心二少爺,就對大少爺說將來你還得多多照顧他。其實如果母親不不說不替她這個小兒子刷存在感,二少爺就不至于成一個把戲。大少爺就會想:你要讓我多照顧弟弟,那你也會跟父親這么說,你也會對別人說多照顧弟弟,那弟弟豈不就被所有人罩著了?母親的話對大少爺來說是一個提醒,同時也是關心則亂。而哥哥就開始把槍放在自己手中,開始不斷栽贓,開始把弟弟當成自己的對手。
這里最后留了一個重大的伏筆。最后的時候他說那個多吉的孩子說你拿燈照照你的面孔,讓我以后認得你。這其實是穿越了整本書的。到最后的時候,土司說如果報仇等不及了,我死了可以嗎?因為實際上對他們所有人來說,都有種虱子多了不咬債多了不愁的感覺。因為每個人都在血腥中摸爬滾打,
一邊要活著,一邊要應對各種明槍暗箭,茍且著。誰知道還有幾個春夏秋冬可過?所以這里面還有一種麻木不仁,同時麻木不仁中還有一種自信,要不然他不會放他走。因為他覺得我今天能放走你,說明你是在我掌控之內的。
前面我們講到種的罌粟已經開花了。罌粟開花帶來了非常多的象征著權利的財富的信譽的這種東西,是欲望的蔓延。開花后會有什么樣的收獲呢?
真是步步驚心,最讓人揪心的地方是又一次的試探。試探的方式很簡單,就是有關是不是要當吐司是不是想當繼承人的問題。跟所有的奪嫡大戲一樣,父親永遠是高高在上的提問者,而且他的答案其實是沒有固定的,他只是想要看你的一個態度。
這個時候這個傻兒子就像一個測謊器一樣。如果小兒子說我不想當土司。那他的父親就會繼續問他:這是你自己真實的想法還是你的母親讓你這么說的?是誰說的說什么并不是那么的重要。他父親只是永遠的猜疑,永遠的想知道誰才是那個幕后黑手。但是話又說回來恰恰因為他的傻兒子脫口而出的一句話,反而更能讓他的父親卸下自己的提防和猜疑。就是話怎么說說什么并不重要,但是什么時候說這個話的契機卻非常重要。
在土司家的生活日常生活中每一次說話聊天都是步步驚心充滿危機的,時時刻刻都能感受到背后有一雙眼睛在盯著自己。就像那句老話說的:不在于說出了某種真實的東西,而在于真實的說出了某種東西。所以這次發問讓傻子二少爺又過了一關,并且還把他的母親也帶過了這一關,正因如此,在這里,他的土司父親對二少爺和他的母親暫時稍稍放下了戒心,因為他父親覺得他們娘倆沒有處心積慮,掀不起多大的浪。
? ? ? ? 就像前面我說旱獺挖洞到最后都成了自己的坑。罌粟已經開花了,結果也已經開始呈現了某種不妙的東西。看似好心的黃特派員實際上已經深深的進入到了土司的版圖里。
? ? ? ? 黃特派員的算盤是我來給你罌粟種子是送錢,掙的錢你留一半還得花一半繼續跟我合作,買完我的軍火我的士兵得留在這里保護你們,繼續留在這就不得不進行軍事操練。到這一步實際上特派員的勢力已經滲透到土司的領地。就像伊甸園里進去的一條蛇,它已經進來了,還是一步一步的悄無聲息的。到最后的時候有一點我特別印象深,就是那個老囚犯說破了天機。就像是《白鹿原》里的朱先生,他說:雖然天還沒亮,我已經知道活的比天黑之前還要糟了。這就像墨菲定律如果可能變壞就一定會變壞。因為看見了知道了真相所以殺了他,但殺不了他所說過的話,也殺不了他所預言的未來。
? ? ? ? 在這樣一個有著豐富的藏族的文化底蘊同時又有著魔幻現實色彩的這樣一個長篇小說,在這一幕幕驚心動魄高潮迭起的這樣一個史詩的大戲中,里面有非常多的非常耐人尋味的環節,招式很多,步步殺機四伏。我覺得是穿越時代的道理和智慧在里面,比如特派員送種子這件事情,又是傻子二少爺似乎透視出了很多別人看不到的東西。對別人來說好像是擺在眼前的重重迷霧,而二少爺一下子就穿過了迷霧,再次做出了一個很正確的判斷。我覺得正確的判斷就是看出好多人拼死拼活費力掙扎后的徒勞。因為好多人就是純粹的瞎忙,還自信的覺得自己能能忙出個道理,忙出一番作為,忙的都是對自己有利的。但傻子立刻就能告訴你這一切就是徒勞的,機關算盡最后也是歸塵歸土。
? ? ? ? 我認為這里面那些聰明人都覺得自己有辦法有能力,所以不容易認識到自己的局限,從而把自己的局限拋到腦后去。所以這個時候傻子二少爺他的智慧就是他對自己認識的很清楚,沒有高估過自己的能力。當他的哥哥和父親因為擔心罌粟花的種子被別的土司偷搶。他說聰明的哥哥又辦了一件傻事,防是防不住的,你即使不給他們風都會給吹過去的。從旁觀者的角度看,只要這個東西很賺錢,就不可能不傳到外頭去,尤其是你的對手。那他一定會得到你的種子,結果傻子的哥哥想了非常狠的一招,把種子裝在五個人頭里,給送了回去,所以就是人在這里面不僅僅是其子是法寶甚至直接就是容器。
? ? ? ? 當小說我看到很多類似這種場景這種地方的時候,突然就感覺心被插了一刀。在這里面的這個傻子,其實他一直是一個清醒的旁觀者,或者說是一個審視者。他的傻就傻在他對所有你布的局有一個判斷。對于所有發生的過程,他不清楚云里霧里的,但是他能一下子就看到最真實的那個結局,就仿佛他能預知能夠感受到他的對手他的敵人的土地上長滿了罌粟花。其實傻子內心知道人算不如天算天算不如不算。所以傻子是有點大智若愚的意思。對于人心復雜的東西中他能夠去超越。
? ? ? ? 書中另外一個很重要的人,是關于二少爺的青春年少——卓瑪。或者確切的說卓瑪是他的心愛的女人。原本剛發芽的感情還沒來得及長大,卓瑪就告訴他:我要嫁人了,是嫁給一個銀匠,我不再成為一個自由人,但這是我的命。就在那些不認命的哥哥們手腳并用的各種掙扎的時候,傻子像看笑話一樣能迅速說出謎底。但是呢,這個認命了的心愛的女人對著傻子說出了任命這樣的話,傻子反而一片茫然了,不知所措。
? ? ? ? 你看,傻子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心思,不同的命運有不同的態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表情。這一點也不傻。他面對卓瑪婚事的手足無措反而讓人覺得傻子是一個真正的有情有義的種子。傻子二少爺也是一顆種子,他所在乎的事情跟爸爸媽媽哥哥都不一樣,他在乎的是他喜歡的卓瑪跟了一個她自己并不喜歡的人廝守終身這件事情。這個事情在別人看起來太微不足道了,沒有人去關心,甚至連卓瑪自己都不打算關心,已經認命了。就是這一刻你能看看傻子內心的柔軟與深情。其實聰明愚蠢和有情無情,也是這個小說里面探討的很深的一個話題。
? ? ? ? 我們常說傻愚笨蠢,這幾個字聽起來是一樣的都是說不聰明,但真正的內涵卻是大相徑庭。
? ? ? ? 就比如二少爺他可能他是傻的,但他不是蠢和笨的,傻和愚是天然的是靜態的;但是蠢和笨卻是動態的,正如那句話“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書中哥哥的好多行為就讓我不禁想起福爾摩斯說過一句話:笨蛋雖笨,總有更笨的笨蛋為他喝彩。
? ? ? ? 蠢本來指的是一個動作,春天剛剛回暖的時候沉睡的蟲蘇醒了,剛開始還比較僵硬,它想動,但是它達不到想要的那個目的,所以動作多余的很多。但是傻是靜的它就不動就在那里,不對外界做出很多反應。書中二少爺說白忙的徒勞的那些人,就是蠢蠢欲動的在不斷的“興風作浪”。《道德經》里面說:知其白,守其黑。這里面的白,它象征著就是土司所擁有的白花花的銀子,罌粟,武器。“知其雄,守其雌,知乎巧,守其拙”,就是這樣的道理,罌粟花開了,銀子也蔓延開了。
? ? ? ? 書中二少爺說了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我覺得永遠有一種很奇怪的感覺,好像明明是在下墜,但又感覺是在飛翔。他作為土司的兒子,從出生就注定與權力為伍。人在面對權力的時候,不管怎么選擇,都會有兩種感覺,剛被卷入的時候是下墜,當到達權力中心中心的時候,被眾人認可了就是在飛翔。但是傻子二少爺他完全不想去到權力中心,但他每一次都比哥哥表現的好判斷的正確的的時候,其實他是逐步在靠近權力中心的,他無法擺脫這個中心,所以同時貌似飛翔。
? ? ? ? 有幾次重大的要考驗他們兄弟倆去考量和選擇的,除了是否給別家土司罌粟種子,還有就是到底是選擇種糧食還是繼續種罌粟。這個傻子二少爺他的判是在天然的踐行著某種東西,應了《道德經》的“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這個善就是仁慈天道無親,常與善人,他無時無刻不在天然地在履行著《道德經》的里面東西,比如“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憂。 ”水是往低處走的,永遠處眾人之所惡,眾人都不喜歡低處,眾人喜歡往高爬。但這就是水的德行。當然,這些東西二少爺完全不知道,所以說是天然的。
? ? ? ? 其實二少爺的父親是有智慧的,只不過是世俗的的智慧。比如剛開始種鴉片的時候,別人都沒有種。父親選擇去種了,別人開始種的時候,他們去擴大面積,別人擴大面積了,他覺得我要做的更好,人人好,我賤賣壓價,別人賤賣后我進行產業轉型種糧食了。但世俗的智慧和天道的智慧有很大的區別。
? ? ? ? 書中有一幕讓我非常感動:傻子二少爺他第一次匯向權力邁出腳步。因為他認識到權力的魅力就是能夠幫助想幫助的人。卓瑪對他說:如果你當上了土司,我就能成為自由人了。你看這個傻子二少爺他自己不愿意去爭取權力,但是他肯為他所心愛的人去爭取。這是他和別人最大的不同。如果讓二少爺為自己得天下他是不肯的,但如果得了天下可以幫助天下人,哪怕是天下人中的一個人,他也可能會火中取栗得這個天下爭取權力。不是說權力只對壞人有吸引力,對善人同樣有,這就是權力的復雜性和詭譎性。
? ? ? ? 大少爺其實一直能感受到來自身邊的危險,但大少爺又是這樣一個人:他父親每次在北邊蓋房,讓他去管理,但把他累死他都想不明白他在干什么為什么要干。哪里還有精力去管他的弟弟呢?并且他很自大,他說:“你們別打他了,再打他還是個傻子”。
? ? ? ? 所以說二少爺說的下墜的同時又在飛升的這種錯位感,書中的每個人都有這樣的一種命運,這樣一種荒誕的感覺。
? ? ? ? 講到這里,其實還沒有完,但是在這里已經有了質的進程了,這傻子二少爺真是傻人有傻福,用糧食不僅換來了土司的地位,還換來了美女換來了心愛的人。他是最不爭的那一個,但最終好像獲得了一切。常言道:勤者勞智者憂,無能者無所求。無所求的時候上天又把他不想得到的東西直接拋給他,這是個禮物。但是二少爺不僅是贏得了一個王國,贏得一個女人,還贏得了一樣——被背叛的機會。可能對于哥哥那樣的人來說,我只要有一個王國,誰背叛我無所謂,但對于傻弟弟來說當上土司又怎么樣?哪怕有一個人背叛我,我的世界就是灰暗的。并不是到這里事情就大團圓了,傻子二少爺仍然站在這個滾滾的紅塵中。
? ? ? ? 佛教有個說法:事物存在有四個階段——成住壞空。首先成是向上發展的過程,然后會有短暫的持續,然后就開始變壞,最后是空。比如說二少爺,把前面的發生的一切拋開不談,他就是在從成為土司的這個過程中間就開始壞,最后什么都沒有了變空了,所以他最后達到了空的最高境界。
? ? ? ? 其實二少爺他還做了很多有意義的事情,比如推動經貿往來,減輕賦稅等等,都是一些很正確的決定,但他最后的結局就是看透了別人那么多的陰謀詭計,卻又要走向自己的陰謀。
? ? ? ? 在解放軍入藏要和平解放之前,他最后選擇的事情,一方面負隅頑抗,另一方面要給自己所有的奴隸自由。他覺得我作為土司作為最高的王給你們自由是我應該做的,就像當初想給卓瑪自由一樣,但是這個自由已經沒有意義了。這就像在星火燎原之前自己想生個篝火,但生的那點篝火在真正星火燎原的時候什么都不算。《莊子》的《逍遙游》里“堯讓天下于許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難乎?”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 ? ? ? 本質上二少爺一直是無為的代表,而哥哥是有為的代表。結果是無為而又無不為的二少爺做成了土司。到最后二少爺說了一段這樣的話:是的,上天叫我看見叫我聽見叫我置身其中又讓我超然物外,上天是為了這個目的才讓我看起來像個傻子。
? ? ? ? 書的結尾是一種巨大的虛無,也是一種殘酷的真相。即使曾經貴為土司家二少爺,但無論做什么都是一粒塵埃,但是只有到最后一刻死亡降臨的時候塵埃才回到塵埃的搖籃——大地,塵埃才真的確認自己是塵埃,在這一刻,他和他親愛的人與在他之前死去的人才是團聚。最后的時候雖然是死亡,但不是絕望和悲傷,因為他只是回到清靜。
? ? ? ? 從最初嘈雜的喧囂到最后突然就歸于寂靜,是真的一片死寂,在這個濃濃的炮聲當中,官寨也沒有了,紛爭也消彌了,仇殺也不見了,所有的一切塵埃落定,一切歸于真正的平靜,只留的茫茫大地真干凈。
————閑話《塵埃落定》至此完結[抱拳]
? ? ? ? ? ? 2020.3.23道可道于航天城親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