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木瓜牽玫瑰
讀書是一種很悅心的精神享受。尤其是對于品讀一本讓人暢快淋漓、欲罷不能的作品而言,能夠激發你的大腦思維,如臨其境、樂游其中的感覺。而剛好,藏族作家阿來的這本《塵埃落定》,就是這樣一本能吸引到你一口氣讀完,意猶未盡,浮想聯翩,卻又舍不得放下的書。因為憐愛有加,我以每天一章的速度,花了半個月的時間,讀完這部小說。
由于書中闡述的隱晦內容,在經歷了長達幾年的出版商婉拒和退稿風波后,1998年3月,《塵埃落定》最終由人民文學出版社首印出版,小說出版后,在當時純文學閱讀低迷的環境下引發強烈反響,獲得各界好評。2000年,眾評委以全票推選這部作品榮獲中國長篇小說原創作品最高獎——茅盾文學獎。自出版至今,該書已被翻譯成30多個國家語言出版,印數達一百多萬冊。
小說以族群為背景,講述了民國末代藏族土司部落的鄉土人情和故事,作家通過詩性而睿智的語言敘述康巴藏族土司制度在崩潰前的恐懼和最后幻象。并因此,塑造了傻二少爺、麥其土司、太太、桑吉卓瑪、塔娜、翁波意西、大少爺、跛子管家、黃特派員等一系列個性鮮明、形象豐滿的藝術人物。魔幻與現實的交互敘述,簡潔而又充滿智慧的人物對白,毋庸置疑是小說通篇最有趣的看點。情節交替之間,作家恰如其分的點到為止,妙趣橫生,又總能讓人回味無窮,直到最后會心一笑:
親愛的父親問我:"告訴我愛是什么?”
“就是骨頭里滿是泡泡。”這是一句傻話,但聰明的父親聽懂了,他笑了,說:“你這個傻瓜,是泡泡都會消散。”
“它們不斷冒出來。”
讓一個女人經常使自己心痛不是個長久之計。
塔娜說:“傻子,你不愛我了。”她這樣說,好像從來就是她在愛我,而不是我在愛她,這就是女人,不要指望她們不根據需要把事情顛倒過來。
要是一個東西人人都想要,我也想要,要是什么東西別人都不要,我也就不想要了。女人也是一樣,哪怕她是天下最美麗的女人,哪怕以后我再也見不到這樣美麗的女人。
故事以一個土司傻瓜兒子的視角,向我們娓娓道來,仿佛在聽一位智者講述他塵封多年的往事記憶,親切而有代入感,圍繞著權利和欲望,在土司部落的統治下,人性的愚昧和真知、善良和丑惡,日益顯山漏水。麥其土司的老謀深算、奸詐狡猾,太太的尊卑極化、傲慢殘暴。大少爺的自作聰明唯我是從,傻二少爺的單純善良,大智若愚,卓瑪的熱情奔放、不甘命運,塔娜的美麗叛逆、輕率自負,跛子管家的精明靠譜,忠厚樸實,翁波意西的思想獨立和熾熱真誠。兩個小廝和家奴們的忠誠和逆來順受等等,無不渲染著整個故事里的悲歡和喜樂。
土司對權利的縱欲,對兩個兒子不同情感微妙的變化,熱愛女人和打仗的大少爺隨著對土司職位的掌控和與傻子之間的兄弟情誼變化,太太在兒子失去土司遜位后對權力失威的恐懼,土司家族間的爾虞我詐以及部族統治下對女人的占有,桑吉卓瑪、侍女塔娜、銀匠曲扎、行刑人等家奴們不可動搖的被奴隸命運和忍受,人性的尊嚴、愛與貪婪,在欲望的驅使下,變得微乎其微,一文不值。
《塵埃落定》不僅僅是一部描寫少數民族鄉土人情、宗教與歷史的優秀作品,在我看來而且是一部現實意義非常深刻的文學藝術。站在21世紀的現在,它仍有太多需要我們思考、領悟和學習的地方。從文化而言,它是一個好的傳承,增添了藏族斷層文化讓世界認知的一部分。從藝術而言,它是一個充滿詩意和智慧的創作方式,值得后來人稱頌和學習。從生活而言,它以睿智的語言講述蘊含了人性的脆弱、善惡、丑美。
到了這一代,土司們覺得自己已經無事可干,江山是祖宗打下的,官寨是祖宗蓋好的,規矩是祖宗定好的。他們又覺得自己應該找點事干,吃喝淫樂玩女人,小動干戈的打仗,土司與土司之間,爭搶掠地,為了使自己的部族更加強大,他們種植罌粟——鴉片,期待來年能大賺一筆,更加富有。可除了麥其土司,誰也沒有賺到分毫,還得到了更大的自然災難。故事里的土司們,生活空虛,戲劇性的是他們被傻二少爺聚集到一起在新興的小鎮上似乎是在共度塵埃落定前最后的盛宴,極度幻想,在漢人新建的妓院里極度淫樂,直到彼此被染上梅毒,樂此不彼,悻悻而歸。他們像是在發泄、卻又像是在集體訴說著什么。土司社會制度無與倫比的權利游戲和生存狀態,已讓他們奢靡到忘我,一種自高自大的忘我。
愛情是一部作品不可或缺的潤滑劑,《塵埃落定》亦是如此,小說里又有不少隱晦的情愛大膽描寫。傻二少爺少年時期與桑吉卓瑪那段青澀的,并不能稱之為愛情的男女之歡,以及后來著墨頗多的傻二少爺與茸貢土司之女塔娜的愛情,兩個官寨政治下的聯姻注定不會一帆風順,女方的兩次背叛,二少爺因愛的原諒,讀來不僅讓人五味雜陳、感嘆不已。
很長一段時間,傻二少爺睡覺時,第二天醒來,都會忘記自己是誰,身在哪里?于是他醒來第一件事就是問自己和身邊的人這些問題。很多時候,他是不知道自己未來是要做什么的,也沒有什么打算,別人都覺得他是傻子,但有時候他做的事情卻又顯現的異常聰明,他時常會預感到一些事物將要消失,新的事物將要崛起。他不想做土司,卻在哥哥的逼迫下,熱愛那種土司獨享的權力。直到有一天早上,他興奮的告訴坐在身邊的妻子,知道自己身在堡壘里,要做什么,自己是未來的土司,要做未來的麥琪土司,疼痛的愛情可以讓男人變得勇敢而偉岸,哪怕他是一個傻子。他是一個出色的傻子,開辟了邊塞貿易市場,創建了新的集鎮,美好的生活,應該是一個不錯的結局。但因為世仇,他最終因麥琪土司這個權利至上的身份,死在了別人刀下。
傻二少爺似乎是這個青黃不接時代里的典型見證者,他又似乎是如末代皇帝一樣一個土司部族沒落時代的悲劇形象。在土司家族畸形的生存環境里,淫威成長卻又充滿仁愛,心地善良。在死亡前夕,還不忘念叨著要以土司的名義恢復所有家奴的自由身,給予他們生而為人應有的尊嚴。
父子情,手足愛,男女歡,人之情的陰謀詭計、沖突矛盾,卻都在這結尾的人走茶涼,塵埃落定里歸為美好和最初的所在。
所以,一篇好的作品,永遠離不開作者對人性的脆弱美丑獨特關注和細致入微的剖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寫于2015-6-07 晚9時